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包含两层含义:(一)区分罪与非罪首先是有无社会危害性。(二)区分罪与非罪还要看行为危害社会的程度。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在区分经济犯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时,应当进一步具体化。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具有指导意义。据此,我们认为,行为是否危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程度,应是区分经济犯罪的罪与非罪的标准。因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归根结底,都是社  相似文献   

2.
“能人经济犯罪”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对能人内涵的确定,能人以往功绩的承认和评价,如何让能人戴罪立功,如何判定能人在经济、科技或其他活动过程中的罪与非罪等多方面的理论课题。本刊自今年第5期和第7期两期展开对能人经济犯罪问题专题讨论以来,在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引起积极的反响,收到许多来稿,表达了对此问题的各种看法。本期仍发一组讨论稿,以期讨论深化。科技人员在技术活动中的罪与非罪的界限认定与能人经济犯罪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本期将两篇科技人员经济犯罪的来稿放入此专题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3.
论市场经济与投机倒把犯罪邢一山编者按:当前,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借反腐败的东风,正以浩大的声势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在审理经济犯罪案件申常常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罪与非罪的认定,关系到严厉打击严直经济犯罪斗争能否顺利进行,需要...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中,应当注重对经济犯罪规范进行刑法价值上的独立判断。当某种经济不法行为不具有经济犯罪规范所指向的特定的社会危害性而刑法条文在字面上又能够将该种行为包含在其中时,规范的实质内容应当优先,对该种行为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而不应从形式上理解。当值得处罚的经济不法行为在实质上具有某个刑法规范所禁止的性质、但刑法用语在形式上对其无法予以包含的,亦应当从实质上解释经济犯罪规范。由于经济犯罪规范数量众多,法条大小系统庞杂,所以在经济犯罪规范解释中应当特别关注构成要件的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经济犯罪?这是我们研究探讨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惩罚以及预防等问题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而又具体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我国法律目前尚未明确规定,法学界认识也不尽统一。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揭示经济犯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研究经济犯罪,建立我国经济犯罪体系,区分罪与非罪及罪与罪之间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如何办准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陈华杰最近颁布并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对被错误羁押或财产受到错误查封、追缴等人员,办案单位对受害人要以支付赔偿金等形式予以赔偿。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划清罪与非罪界限,办实办准贪污贿赂等经济犯...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犯罪在新的形势下所采取的方法,手段诸方面更加狡猾、复杂,而对于过去在认为是犯罪,现在按政策不构成犯罪的界限不容易掌握,对于如何正确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很有值得研究的必要。现根据对某一地区经济犯罪的调查,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经济犯罪的罪与非罪界限的紧迫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广和逐步建立,经济犯罪也日益增多.由于它发生在经济领域,受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就更为直接、强烈,因此,较之其他类型的犯罪,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可变性和贪婪性的特点.司法人员在处理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斗争的实践证明,经济犯罪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当前经济领域和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政策正在进行调整.因此,必须调查研究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保障这一斗争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严格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司法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谈对认定和处理经济犯罪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 三经济犯罪与非罪的界限,是非常复杂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区分经济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准确地认定经济犯罪,可使经济犯罪受到应有惩处;可使合法的经济活动受到法律保护。这对于搞活经济,保障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中指出: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要划清工作失误同违法犯罪的界限,划清经济上的不正之风同经济犯罪的界限,划清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同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改革中由于某些制度、办法不完善而发生的问题的界限。在判定罪责时,要划清个人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对我们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和解释,是我们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活动的有力武器。但是,由于经济犯罪案件的复杂性,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问题上仍然存有分歧。现就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社会再生产环节探讨了经济犯罪存在的方式,指出: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经济犯罪的原因,是“先天”遗留的“胎毒”和后天发展的“病毒”……。为了正确打击经济犯罪,保护合法的经济活动,要注意区分经济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1)要注意划清投机倒把与正当经营和交易的界限;(2)要划清经济犯罪与不正之风的界限;(3)要划清经济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4)要划清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或从事业余科技劳动获得报酬是经济犯罪还是正当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学研究之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学研究之前瞻李培泽一、引言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学研究,一直是刑法学界颇为关注的热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更使这一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契机。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划清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都需要经济...  相似文献   

14.
论估价鉴定     
王道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4):97-100,105
一、估价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的刑事犯罪中 ,经济犯罪占有极大的比率。经济犯罪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中要求侵犯财产的价值达到“数额较大” ,这是判断此类犯罪的罪与非罪的分界线。同时 ,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是“计赃论罪” ,按照财产价值的多少来确实刑期的长短。因此 ,估价报告书所确立的财产价值无论对于定罪 ,还是量刑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估价行为是一种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专门活动 ,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受专业范围的限制 ,一般无法亲自审查、评估 ,必须请估价事务所的专业鉴定人员对涉案的财产价值进行评估 ,而将估…  相似文献   

15.
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民交叉,或者称为责任重合。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常常由刑事、民事行为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法律实践相当多见,也较复杂,尤其是以经济犯罪案件更为凸现,如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理清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竞合时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十分必要,它将涉及到刑事被告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究竟启动哪个司法程序更为恬当以及被害人合法权益如何有效保障等诸多问题。本文仅就刑事、民事交叉经济案件的实体、程序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分子,正确执行法律,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我们选择了一百例有争议的疑难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案件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区分经济犯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本文不涉猎经济犯罪的所有问题,只选择了争议较大的八个问顾,根据法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提出初步意见,以供研究。一、关于几种经济实体财产性质的认定及与贪污罪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百案中50例贪污案件反映出对合资、联营、股份制等企业的财产是否认定为…  相似文献   

17.
燕子 《中国律师》2014,(6):37-39
正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以及周边产业都具有强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近年来,建筑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渐趋凸显,经济犯罪日益严重,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法规,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比较混乱,各地法院、律师对该行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判断标准都不尽相同。建筑领域经济型犯罪法律关系复杂,是一种典型的刑民交叉法律问题。为此,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  相似文献   

18.
宋琪 《法制与社会》2012,(15):143-144
从世界刑罚发展趋势来看,刑罚轻缓化已经是必然结果。但是我国刑法却对经济犯罪规定了死刑适用条件,这显然与国际上限制和废除死刑的司法趋势背道而驰。而在司法实践中,经济犯罪死刑也引起了较多的争议,遇到了很多窘境。同时,经济犯罪作为秩序犯,法定犯,与传统犯罪相比危害小,刑罚空间大。在全面废除死刑不现实的情况下,从废除经济犯罪入手是一条比较可行的线路。  相似文献   

19.
刑民交叉,或者称为责任重合。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常常由刑事、民事行为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法律实践相当多见,也较复杂,尤其是以经济犯罪案件更为凸现,如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理清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竞合时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十分必要,它将涉及到刑事被告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究竟启动哪个司法程序更为恬当以及被害人合法权益如何有效保障等诸多问题。本文仅就刑事、民事交叉经济案件的实体、程序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本期发表一组从不同角度探讨在新形势下关于贿赂罪的文章。今后本刊还将陆续发表各类经济犯罪的新情况及其查处的新经验,以冀对实际工作和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有所裨益。希望读者把有关的综合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证据认定及其他有关专题研究寄给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