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中国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并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深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各个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最低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倾向反而越高,但由于受低收入影响而制约服务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整体来看财产收入对服务消费影响最大;不同收入结构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是所有收入中对中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影响最大的类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能显著增加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家庭规模、教育和职业也对服务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获得更多的收入是流动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为准确了解收入状况,文章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劳动力的收入概况及特征,同时对影响流动劳动力的收入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流动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流动劳动力的收入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魏下海 《中国发展》2007,7(2):59-63
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该文基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人力资本成因,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筑业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振  林锟 《求索》2005,(6):22-24
由于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以及行业特征,来自建筑业的稳定收入成为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打工收入的代表部分——建筑业收入的影响因素,并依据数据初步建立了模型,在经过一系列的检验修正与再估计后,确定了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模型。文章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有效结论,从而给增加农民工收入提出正确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育代际流动可以映射社会长期流动模式和开放程度,合理的教育代际流动能够有效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推进社会公平。本文基于2021年对全国出生于1976-2000年已完成学业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82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教育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明显增强,两性差异日渐消弭;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女性实现教育高阶向上流动的比例增加,男性教育代际的顶部传递优势依然显著;父代收入仍对代际收入流动起关键作用,女性的代际收入关联度高于男性;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能有效阻断父代的代内收入差距向个体传递,教育代际向下流动则会加剧代际收入传递固化,且这一影响更多作用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抽样调查资料,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本文用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人口比、农村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比率、城乡基建投资比等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中部,而中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大于东部。导致东中西部城乡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基数、农村农业劳动力基数、城乡基建投资的地带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进城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流动、就业、权益与社会融入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三个维度对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行研究,并将三个视角进行了变量操作化,通过描述和交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进城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就业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对劳动者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方式越趋于“稳定”,进城农民劳动力收入则可能越高,而本文所选取的社会资本指标未能显著影响进城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对中国农民农业收入起正向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化肥使用量、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虽然也能增加农业收入,但效果不如前三个指标明显。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制约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成灾率虽对农业收入起制约作用,但明显其制约作用远小于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相似文献   

10.
钱智勇  丛旭文 《求索》2011,(8):62-64
在新古典经济学劳动力市场是单一、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教育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激进学派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假设条件下,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没有任何作用。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激进学派的观点都过于片面,本文不承认劳动力市场是单一、完全竞争的假设,但认为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假设条件下,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先后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和两个上升时期,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合理性成为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少数国家之一;从发展线索和趋势上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倒U假说"理论和其他国际经验有明显不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素;从原因上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家的"逆向再分配制度",即国家现行的一系列分配制度违背了再分配的初衷,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须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具体路径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建立以累进性税收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财政收支也要致力于提升相应的规模和质量,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进行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结构的变化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产生巨大作用,因此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成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其缓解二元经济结构的掣肘,探究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内生动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指引。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基于2001-2017年民族聚集省域的统计数据,选取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镇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进而构建面板门限模型探究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为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居民内部间的收入差距日浙扩大,加之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不协调,已经成为影响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基于广东地区的调查研究,认识到收入指标只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对不同阶层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力不同,应尽快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协同改善计划,各扬其长,各避其短,通过“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的改善措施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经济转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武汉市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有: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体制不完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再分配手段不完善;不公平竞争及非法所得。要缩小分配差距,必须大力创造就业岗位;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1984—2003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统计及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1984-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人为性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时少华 《中国发展》2011,11(5):57-61
中国社区主导型旅游村落的居民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该文以北京郊区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针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村资源旅游经营、旅游监督、旅游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旅游不足问题背后的三个体制性影响因素,即村干部委托代理制度、村干部公共管理角色与经营角色的混合制度,以及乡村干部内部利益的庇护网,并提出了可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广泛地表现在收入、消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往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或体制即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这一格局的关键,必须下决心改变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给予农民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机会以及平等的国民待遇,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征税范围规定的缺陷在于税基狭窄;税率无法完整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与税收公平原则不符;分类制与源泉扣缴制相联系,不利于纳税申报和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我国所得税制模式应向综合所得税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