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斯日古楞  晓荣 《前沿》2009,(11):104-106
蒙古族生态伦理思想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文从蒙古族的自然崇拜、习惯法中孕育的生态伦理思想入手,主要论述了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古代蒙古草原文化中的诚信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 《前沿》2005,(9):22-24
蒙古族是蒙古草原文化的主要创立者,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同时,蒙古族还以粗犷豪放、诚实守信而远近闻名。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和性格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蒙古族创立的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诚信伦理思想,这种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研究和探讨蒙古族的诚信伦理观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呼唤诚信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呈现出同一性特征。乡土传统文化模式的重构推动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敖仁其  席锁柱 《前沿》2012,(15):4-6
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有什么样的关联呢?研究游牧文明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呢?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给予人们的启示和思考会有很大的区别或不同.该文章研究视角和方法主要聚焦与游牧文明中那些具有普世性真理的人类价值体系(或思想或方法)的精华,特别是游牧生态文明价值体系对现代文明中那些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的检讨及反思.该文章的另一个重点是探讨游牧文明中生态文明的思想或方法对于指导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也探讨了游牧传统技术与现代轮牧技术的结合点或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盖志毅 《前沿》2011,(5):4-9
匈奴的生态文明表现为敬重自然的生态意识和根据气候变化创造伟大游牧文明。从匈奴肇始,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形成了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和意识,形成了对多种自然形态的崇拜;游牧的经营方式为以后的游牧民族所继承。其现代意义体现在,为人类留下了一个在现代社会前较好的草原生态环境;为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生态智慧;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态文明应对目前的主流文明——现代文明进行逆向传播,对全球化在内的现代性进行全面反思甚至批判。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及其形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中所体现的生态文化理念,通过制约民族地区群众的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对不同的传统宗教生态文化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我们对民族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也进行了总结,发现其在历史上从内容、功能、传承性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它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宗教伦理观的不同,还和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生产活动紧密联系,有很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适应性特性。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蒙古族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蒙古族在自己长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习俗、宗教、道德、立法等领域蕴涵着许多比较符合自己游牧文明的生态环保思想意识,即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观、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自然资源或自然要素是无比珍贵的价值观。这些正确的环保思想意识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明成果,它对于我国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西部大开发活动中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和智慧启悟。  相似文献   

9.
康琼 《求索》2007,(12):148-150
中国儒家生态传统,以其以利万物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作为一种深刻的东方文化智慧,它对当今生态实践的发展和生态危机的拯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但今日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儒家生活的古代大不相同。原封不动地继承或弘扬儒家的生态传统与具体主张,不足以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因而,必须吸纳现代文明的批判理论。在强调儒家生态传统独特的文化价值的同时。又使这种价值不脱离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促使它实现从传统形式向现代化转换的时代超越。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与犄角密切相关,对称弯曲的犄角充满健壮活力的生命之美,因此蒙古族对动物的犄角充满无限的赞美之情。蒙古语将装饰纹样统称为"贺乌嘎拉吉"。蒙古族普遍认为对称弯曲的犄角最美,所以将类似盘羊角样的卷曲纹样概括为装饰纹样。蒙古族的装饰纹样以对称卷曲纹样造型为主,这种对犄角与类似犄角曲线的特殊喜好,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气息,同时折射出草原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