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在看到抗日进步组织牺盟会决死队的力量不断壮大、对他的统治形成威胁时,便想遏制削弱它.所以,阎锡山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搞了一系列削弱、打击、遏制牺盟会决死队进步力量的反动活动.为了从组织上代替、控制进步力量,阎锡山搞了一个叫民族革命同志会的组织,阎自任会长,想驾凌于其他组织之上,并决定在1939年11月间召开民族革命同志会代表大会,想通过纲领,产生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2.
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走马灯式地更换的民国时期,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在山西掌权达38年之久,他长期盘踞山西,拥兵自重,诡谲多变,翻云覆雨,左右逢源,奉行“中的哲学”。但是,“中”是手段,随着形势和利害关系的变化,阎锡山立场可以随时变换。但最终,阎锡山还是在人民解放军的凯歌声中,结束了他在山西的统治。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  相似文献   

3.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我们也要承认阎锡山为山西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由于阎锡山具有爱国抗日思想,并深知民众的伟力,他才能在自报求存中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没有阎锡山的贡献,这样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建立的。  相似文献   

4.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陈赓大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山西,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挥师东征,首战歼灭阎锡山"王牌军"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战役,进入山西。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率领第一师渡过黄河后前进到关上地区时,首先与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展开激战。这个旅是阎锡山的"王牌军",在山西哪里有情况,阎锡山就将这支部队派到哪里,它到  相似文献   

6.
1937年秋,山西军阀阎锡山在中共影响和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1938年总兵力发展到26个团,编为四个纵队;共产党员薄一波为第一纵队队长兼政治委员,活动在太岳地区。新军名义上届阎锡山领导。1939年秋,阎锡山让薄一波参加他的“秋林会议”(陕西宜川县秋林镇)。一天早晨,阎锡山正在房中洗脸,薄一波走了进去。“你那个地方有没有共产党?”阎锡山一面洗脸一面问。薄一波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阎老西对他不放心,有意出个难题试探他。他很巧妙地答:“我怀疑我那个地方一定有共产党,对这个…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抗日前线的山西,曾有过由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担任会长而实际则由中共领导的抗日进步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曾有过中共同晋、察、绥三省政府代表、战地驻军及各界代表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还曾有过在中共提议下经阎锡山批准而成立的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为主的山西人民抗日武装山西新军。这些组织在中共山西民主革命史抗日战争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当局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而不是阎锡山制定了新策略,请…  相似文献   

8.
与日勾结,阎锡山密谋妥协 陈述利害,王世英紧急晤阎 抗战之初,日军的凌厉攻势使阎锡山大为震惊。为了保全山西,他急忙要求八路军尽早尽快进入山西,协助他进行不出晋境的抗战。在这一阶段,阎锡山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合作是积极的,取得很多战果。但是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阎锡山开始变脸。为了“存在”,他设法从对日妥协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晚上,太原山西国民师范礼堂内人声喧哗,气氛热烈。牺盟总会正在举行欢送军政训练班王镛等13名东北籍学员北上抗日的大会。同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阎锡山对战争是有预料的,他把薄一波请回山西和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办“军政训练班”,都是为应对战争做的准备。但阎锡山的嫡系们并不了解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要求把薄一波赶走。当阎锡山看到东花园官邸跪了一地“请愿”的晋绥军将领时,大为恼火,他骂他们“目光短浅,糊涂”……阎锡山还是要用薄一波的。芦沟桥事变刚爆发,阎锡山就急…  相似文献   

10.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可谓功勋卓  相似文献   

12.
罗晓红 《党史文苑》2010,(11):49-52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  相似文献   

13.
阎锡山这位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显赫且特殊的人物,在本世纪前半期的风风雨雨中,曾对山西的经济和历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他在修筑同蒲铁路中的胆识,令人称道。 阎锡山纵观山西经济的发展认识到,铁路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争的工具。他认为:“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枢纽。”要想与省内外沟通,发展山西经济,必须修一条贯通山西南北的主干铁路,并辅以若干支线。1927年5月,阎锡山聘请德国工程师穆兰为测量队长,筹备测量工作,制订修路计划。次年8月,山西省议会议决:由建设厅筹办同蒲路,争取在1929  相似文献   

14.
山西五台山有一座大孚灵鹫寺,阎锡山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到寺里去烧香拜佛。他之所以那么虔诚地到该寺去叩拜,是因为听其母亲说,曾经梦游灵鹫寺,并从寺中把他抱了出来,后来就生下了他。因此,阎锡山相信自己不是个凡人,是庙中的神灵转世,是来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只是,这个“神灵”最终连自己也没有从水火中走出。另外,这个新军阀最忌讳地名。抗战爆发后,他带着第二战区党政要员来到陕北洛川,本来是住在这里的,因为洛川即为“落川”,而阎锡山的字是“伯川”,于是就转移到了宜川,宜川太适合他了。1940年,阎锡山将战区司令部移驻山西吉县的南村坡。  相似文献   

15.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七期《周小舟传》连载之一《年轻的中共谈判代表》一文中谈到: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当毛泽东同志派周小舟去山西阎锡山那儿开创局面的时候,他充分估计到了阎锡山的老奸巨  相似文献   

16.
1917年阎锡山总揽大权之后,具备了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扩张的基本条件,于是便着手筹划经营山西。根据当时国内形势和山西人民的心理状态,以及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他提出了“保境安民”的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阎锡山的“保境安民”主张,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特别对其作用应该如何评价? 多年来,山西政界,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大多数人对此完全予以否定,部分人认为应该客观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下面我就对阎锡山的“保境安民”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胡展奋 《廉政瞭望》2010,(10):52-52
春节去五台山,少不了关注阎锡山故居。故居其实没有特点,小一号的“乔家大院”,而且还破了点,倒是导游的解说“解”得我一愣一愣的:“……阎锡山先生爱民亲民,在他统治山西的38年间,山西莺歌燕舞,富比盛世,人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相似文献   

18.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争取阎锡山乔希章毛泽东说,没有山西即不可能设想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作战。而挺进山西,把握激荡汹涌的历史浪头,首当其冲的是要争取"土皇帝"阎锡山。毛泽东争取阎锡山的工作就此拉开了帷幕……如何在共军、蒋军、日军"三个鸡蛋上跳舞",阎锡山举棋不定...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由此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山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也蓬勃发展,直接推翻了国民党山西省党部,迫使阎锡山组织和利用群众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