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德锋 《法制与社会》2010,(29):36-36,38
民事诉讼撤诉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都有所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的撤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欠缺,条文简单,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撤诉的性质效力,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就民事撤诉审查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2.
民事撤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既是当事人自由处分其诉讼权利的一种途径,也是人民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国对撤诉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事撤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既是当事人自由处分其诉讼权利的一种途径,也是人民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国对撤诉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事撤诉制度的不完善之处,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中的撤诉制度,是一项比较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诉讼制度。它不仅涉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还涉及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各国规定不完全一样,我国《民事讼诉法(试行)》也只作了原则规定。本文仅就撤诉的适用范围、撤诉的实质内容以及撤诉的主要法律后果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对原告拒不到庭等情形下可以按撤诉处理的诉讼制度,相关司法解释对该制度也进行了一些规定。但无论是民事诉讼法典,还是司法解释,都规定得比较笼统,留有诸多空  相似文献   

6.
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素有东方经验之称,多年来为解决民事纠纷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其适用范围已扩张至刑事公诉案件领域,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却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现行行政诉讼法颁布14年以来,我国行政诉讼的撤诉率逐年上升。本文研究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之弊端,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居高不下的行政诉讼撤诉率,二是现行法律规定与行政诉讼目的背道而驰;三是合法性审查原则往往流于形式;最后再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撤回公诉制度蕴含重要价值取向,为现代刑事诉讼广泛采纳。我国现行撤回公诉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撤诉时间、撤诉理由、撤诉效力等规定不尽合理,应根据司法实践完善我国撤回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撤诉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撤诉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也是当事人处分自己权利的有效手段。在现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完善撤诉制度对体现民事诉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分析发现,撤诉制度目前仅由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实践中.存在撤诉率偏高、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公诉案件撤诉制度.规范检察机关撤诉行为.  相似文献   

10.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分析发现,撤诉制度目前仅由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缺乏法律依据;实践中,存在撤诉率偏高、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公诉案件撤诉制度,规范检察机关撤诉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民事撤诉制度变革的必要性1.职权主义或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和价值理念仍主导着现行民事撤诉制度。有学者认为,民事诉讼中最能体现当事人处分权和意思自治的撤诉制度,在当事人的撤诉权和法院权力关系的配置中,仍然坚持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审判权本位观  相似文献   

1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然而由于附带性,使得其与理应是同一性质的民事诉讼无论在实体或程序方面日益出现严重摩擦和冲突。作者从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反思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民事撤诉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民事撤诉制度,因法律规定过于疏简,缺乏可操作性,在审判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民事撤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以原告自由处分原则为基础,着眼于原告撤诉权与人民法院审查权的平衡,实现对原告撤诉权与被告合法权益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从撤诉权的行使及其时间,不准撤诉的范围和撤诉裁定的方式等方面对民事撤诉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侯天良  唐亮 《法制与经济》2010,(4):63-63,71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对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实践中的撤诉原因多样化,突破了现有撤诉制度规定的范围,存在撤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撤诉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撤诉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仲裁制度中仲裁申请撤回的相关规定,参照民事诉讼撤诉制度研究仲裁申请的撤回,并通过比较法分析了各国关于仲裁申请撤回的情形和处理方法。随后,本文着重对部分裁决和临时裁决作出后对仲裁申请撤回的处理,以及仲裁协议失效与仲裁申请撤回后再次提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撤诉是指民事诉讼中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宣判前,要求撤回自己的诉讼请求的行为。广义上的撤诉应包括撤回起诉、撤回反诉和撤回上诉三个内容。撤诉是当事人享有的重要民事诉讼权利之一,但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地适用撤诉,作法不一,本文中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关于撤诉的条件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中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除原告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而拒不到庭或未经法院允许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以外,无论是撤回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撤诉问题,在理论上认识极不一致,实践中的作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对此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针对撤诉的法律后果等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浅见,以讨教于同行。民事诉讼中的撤诉,是指当事人起诉(或上诉)后,在人民法院宣判之前,申请撤回自己的诉讼请求的一种诉讼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  相似文献   

18.
刑事公诉案件撤诉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程序,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体现.通过时某市检察机关2008年撤诉案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实践中的撒诉原因多样化,突破了现有撤诉制度规定的范围,存在撒诉不当、不规范的情况.有必要通过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撤诉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撤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诉讼领域中对于自认制度的规定不够具体,加上诉讼当事人诚信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利于自认制度积极作用的发挥.本文基于我国自认制度的运行现状,对自认的界定和效力进行分析,以期深刻理解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并为其完善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诉法第112条和114条分别对撤诉作了规定。从这两条规定来看,撤诉有两种情形:一是原告申请撤诉;二是按撤诉处理。原告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至于按撤诉处理,必须是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否则,是不能适用的。然而,我国的民诉立法毕竟还不够完善,在审判实践中,撤诉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上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