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钮菊生 《唯实》2014,(12):91-94
大湄公河次区域亦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包括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和中国云南省,总面积约为260万平方公里,人口逾3亿。其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始于1992年,当时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必须建立起能够适应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多层次、多样性的不平衡状态,最大限度地体现次区域各国利益和要求的开放、透明并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创造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便利条件,不断提升次区域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召开,朱镕基提出三点建议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领导人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千野忠勇也出席了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就如何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合作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二是坚持以项目为主导,注重实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朱镕基在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三点建议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六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朱镕基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势头,云南充分发挥了独特区位优势,依托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拓展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本文总结了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探讨了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袁航 《当代贵州》2022,(35):9-11
<正>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携手共进,合作共赢。8月23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跨境电商助力湄公河国家经贸发展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在数字经济赛道上“乘云直上”的贵州抢抓机遇,前瞻布局与湄公河国家跨境电商合作新蓝图。2016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正式启动。这是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经过6年多来持续高水平发展,澜湄合作已成为区域合作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在会议期间,主办了全球的第三届童工和教育圆桌会议。这次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湄公河次区域三个国家已经开展了的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得到了展示、讨论和肯定,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行动打下了基础。而中国这一部分,其实施地就在云南省的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孟连、江城、勐海和元阳。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政府在会议期间,主办了全球的第三届童工和教育圆桌会议。这次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湄公河次区域三个国家已经开展了的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得到了展示、讨论和肯定,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行动打下了基础。而中国这一部分,其实施地就在云南省的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孟连、江城、勐海和元阳.  相似文献   

8.
正"提升云南与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放合作水平""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推动西部发展提出36项重磅举措。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云南将如何作为?在云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相似文献   

9.
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北京赴云南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途中,专门来到广西梧州市,看望遭遇超百年一遇洪水袭击的梧州市干部群众。慰问抢险救灾的军民。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广西梧州龙新大堤慰问正在抢险的官兵。  相似文献   

10.
准水 《支部生活》2007,(3):27-28
五年中,全省进出口总额从不足20亿美元增加到60亿美元,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与南亚国家的合作逐步拓展。全面加强西南六省区市、滇沪、滇浙和省院省校合作,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云南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沿边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但与沿海开放和内地发达地区的开放相比较,云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下,相关体制机制的建设仍然滞后。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云南的对外贸易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澜沧江——湄公河"、"中印缅孟"两个次区域的建立,充分发挥云南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走特色外贸发展之路,就成为云南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以"功能性建设"为特征的地区合作进程,将更多地表现为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合作,以及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中国在亚太地区合作,特别是东亚合作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发展周边落后国家的能力建设,从次区域和宏观大区域两个层次关注基础设施等功能性建设,并加强地区内协调和流通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西双版纳"开放云南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GMS)合作深入开展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西双版纳连接中国西南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当地,依托西南,拓展东盟,面向世界,坚持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和通道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西部大开发需要制度创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尽快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而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制度创新。 (一)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制度是一个社会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程序和伦理道德等行为准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的多少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经济增长最终要取决于有效率的组织,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制度能否提供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个人发明、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需重点防范沿线自然环境阻滞、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张力等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出现的域外大国同质政策竞争等生态环境衍生风险。对此,中国可以探索治理主体开源、治理过程持续、治理手段多元、治理客体共生、治理结果共享的绿色治理新路径,这一新路径不仅能够系统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而且能同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针对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在"一带一路"提出以前,便通过与周边国家积极分享水文数据、立足自身主体地位参与对话会议、坦诚回应外界水电站建设质疑等方式开展了次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绿色治理实践。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丰富的环境治理实践,中国应从引领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共识、打造区域强效制度、分享绿色扶贫经验、探索第三方市场绿色合作等方式,积极探索以系统性治理逻辑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绿色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参与"成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印尼的巴淡岛正是通过积极参与"成长三角"区域合作,从一个不显眼的小岛变成印尼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积极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参与"成长三角"合作的相关地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界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范围涵盖广阔,从面积上看,一般都在十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有的达到数百万平方公里乃至上千万平方公里,如东盟自由贸易区、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等。在这些辽阔的区域内产生的经济,可称之为大区域经济。在大区域经济中,包含着中心城市,包含着国家生产力布局重点,比如,在长三角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处在这些大区域内  相似文献   

19.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国土面积32.95万平方公里,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越南地形狭长,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越南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红河,南部的湄公河。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平原。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越南的人口是7973万人(2002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越族(京族)占89%以上,其余有岱依、芒、侬、傣、赫蒙(苗)、瑶、占、高棉等60多个民族。通用越南语。…  相似文献   

20.
现在,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州处在西部的西部,在全国,算是个大自治州。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西部地区搞大开发,如何正确处理开发与稳定的关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我州实现大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