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下的民主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地方关系是国家结构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民主政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永恒的价值追求.虽然分别谈论它们的专家和学者很多,但把二者结合起来讨论的著作和文章却很少见到.本文将从纵向分权、地方自治、"政府集权"几个同中央与地方关系和民主政治都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出发,来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下的民主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传统政治以"中国式民主法治"予以定位把握的逻辑之下,钱穆提出了一套地方自治思想。其中既有他对中国历史上地方自治的认识,也包括他对现实中地方自治的主张。从逻辑构成来看,钱穆地方自治思想分为地方分权和社会自治:前者以汉代郡县之制为例展开,主张精简政府层级,任用地方贤能,使统治重心由中央政府下移到地方政府;后者以宋明社会自治为例展开,主张加强乡村建设,推进基层自治,给地方社会开放更多自由空间。以自治佐成统一是钱穆地方自治思想的历史意涵所在,体现了其具体的现实政治诉求;而打通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节是其地方自治主张的超时代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力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理论中对政府角色经典演绎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治理新常态下所呈现出的诸多特征,进而提出地方政府角色历时性变革的时代命题。详细阐述地方政府在依法治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集体行动网络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战略举措中重新审视自身角色的理性逻辑。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存量改革、完善制度安排和加快社会培育等方面寻求角色转型的现实路径,以建立更具现代化的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0,(12):88-89
皇娟住《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国家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中央政府合理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能力。虽然我国中央政府集中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人事权,但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以GDP为纲的考核标准,使得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在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尚有不足,这是我国国家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深层次的原因与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这一空间维度审视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中央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背后,存在一轮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地方政府创新实践,这些地方实践各有特色,并经过相互竞争和学习,在管理目的、理念、主体等方面形成一些共同取向。对创新的动力进行分析发现,各地的创新探索既非社会需求自下而上的压力驱动,亦非源自中央自上而下的指示和动员,而是地方党政领导思想解放、主动创新的结果。本文认为地方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央层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具体而言有三种机制,即改革预期包围、改革意志传递和改革备选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责任“泛经济化”倾向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行政性分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日益繁重的社会经济管理任务,导致地方政府常常在实践中将经济行政作为地方政府责任的中心内容,导致了地方政府责任“泛经济化”倾向。为此,必须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界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以及逐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责任,矫正这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和谐,严重制约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首先要政企分开、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同时需要做好法制规范、自我规范、社会监督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邱实  赵晖 《人民论坛》2015,(5):11-15
政商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可越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中国政商关系的演变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和官员与商人等几方面的关系。探讨中国政商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必须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下,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与"商"的宏观与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探讨,寻求一个政商关系最清廉、最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平 《中国民政》2009,(5):42-43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的基本前提,而行政区域界线是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为辖区地方政府及社会活动提供相关法律活动依据,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悠久,行政区划管理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但行政区域界线却一直处于相对粗放的管理状态。到上世纪末,  相似文献   

11.
地方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兵 《桂海论丛》2008,24(4):21-2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众民主、法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建立责任政府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强大,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强烈诉求。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是要建构现代化地方责任政府,这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兴  成志杰 《人民论坛》2014,(11):26-29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权体制中的重要问题.当代治理理论的提出为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其核心是多元协调治理,其中刚性约束与柔性参与是积极因素.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有集权传统的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主要集中在政权层面本身.它们应该发挥法制、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管理提升为治理.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来,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社会救助的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但总体来看,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尚显不足,社会救助特别是低保标准仍然偏低。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老少边困地区,甚至连最起码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保障不好。现在,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从温州开始、后来几乎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政府效能革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现已大体上趋于平静。为什么这样一种当时被认为将成为燎燃之势的“革命”,最后却没有大的发展呢?它究竟在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给我们透露出一种怎样的信息?作者通过对温州地方政府效能革命的亲眼目睹和深入思考,认为这恰恰说明,现在的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冷静和理智,说明今天的社会政治生活更加趋于理性,也说明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强行政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起高效的政府管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及其地方政府实践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在政府和自然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府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预示着地方政府宏观政治生态的变化。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际上可以把地方政府划分为增长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地方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发展型政府为导向并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对其职能进行科学的调整,以使政府有能力正确地履行其职能。  相似文献   

16.
佟德志  李欣 《人民论坛》2012,(11):14-15
在现代西方实行了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并不存在地域回避的相关制度规定。不同的社会基础造就了不同的地方政府制度,并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西方地方政府官员在地域回避问题上的制度差异。而地方政府职能的差异恰恰又是决定中西方对于地域回避制不同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政府投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宏观导向作用。在现阶段,政府投资呈现出异化现象并产生一系列的风险。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投资的监督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也被近年来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立法所肯定。一些地方人大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和审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监督的法律依据、监督标准、监督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完善政府投资监督法制、实行政府投资监督的常态化、创新政府投资的监督方式、加强政府投资监督的队伍建设,是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投资监督的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18.
央地关系视角的土地财政:一个制度层面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央与地方税收、金融、国企等经济分权改革是本世纪初土地财政兴起的重要根源,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一致则是土地财政快速扩张的关键。嵌入此背景中的土地财政不仅是地方政府以土地为载体获取财政收入的过程,还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构成的土地市场复合型利益链条的重要环节。在后"四万亿"时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目标出现偏离。在政治层面的制度支持逐渐耗散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这一"独木"将难以支撑土地财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是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本质上是对地方政府政治职能回归式的重新界定。从地方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省、市、县)与人事结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着手,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有了重要切入口。地方政府结构体系主体性功能的有效配置与合理调适则是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由此,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将通过地方政府结构体系的公共治理行动网络化形态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聚焦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改革与开放、政府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等几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