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在祖国大陆,只要提起“康师傅”方便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那胖敦敦的小师傅标志,笑容可掬,憨态十足的模样,让消费者务感亲切。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是台湾顶新国际集团。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消费者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康师傅”的笑容处处可寻。去年全国主要城市居民经常性消费品牌调查结果显示,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51%以上,较之排名二、三位的统一(约占19%)、华丰(约占5%),其“面霸”地位不容置疑。“康师傅”几乎成了国内方便面的代名词,它给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3.
如今一提起“康师傅”,大伙立刻会联想到他那笑容可掬,憨态十足的模样,“康师傅”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确有其过人之处。 “康师傅”的诞生 1992年8月,顶新国际集团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所生产的“康师傅”方便面一经面市便以其优异的质量,物有所值的价格,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方便面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公司所在的顶新国际集团创立于1958年,由魏氏兄弟的父亲魏和德在台湾创立,专门从事食用和工业用油品的营销业务。 1988年4月,魏氏兄弟排行老四的魏应行来大陆考察,看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居方便面市场龙头的统一与顶新集团4月27日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由统一斥资新台币40至50亿元,买下顶新集团旗下顶益公司33.14%的股权,此一合作案将在近日敲定。这是两岸台商旨宗大型并购案。 顶新集团以“康师傅方便面”写下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传奇佳话,一夜之间“康师傅”在大陆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5.
方便面行业的竞争状态 1995——1998年,祖国大陆方便面市场出现了众多品牌。“顶新”、“统一”,“华丰”三大企业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从1995年的45%升到1998年的80%。199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康师傅”为51%,“统一”19%,“华丰”10%“美厨”6%,“营多”7%。前三名品牌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康乐 《台声》2004,(4):40-42
在大陆,“康师傅”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迹,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台资食品公司,被称为“中国面王”,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可以绕地球十二圈。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借力大陆的广阔市场,康师傅将一个企业的迅速扩张推到了极致。难怪,在康师傅的企业标识里,也念念不忘用一个抽象的“中”字表现“中国情”。 在开曼岛注册、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 以下简称“康师傅”) 是中国最大的速食面生产商,有一些行业估计数据显示它还是中国最大的瓶装茶生产商,而且在果汁行业排名第二。康师傅控股拥有的康师傅(MasterKong) 品…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0日,150多万人参加了台湾省台北市的“天下围攻”行动,将持续了几个月的“倒扁”运动再度推向了高潮,以贪腐为特色的陈水扁当局再次面临民众的怒吼与声讨。陈水扁自上台以来,民望不断走低,卷入的弊案却不断刷新纪录。最近一年,台湾岛内揭发出来的重大弊案几乎都与陈水扁及其家人或亲信有关。但在民众的怒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却仍然负隅顽抗,拼死硬顶,不仅为台湾岛内民众所不齿,也成为历史的笑柄。重重弊案缠身这两年,可以说是台湾的“弊案年”。岛内政治围绕着弊案翻滚,民众也在弊案的不断曝光下对陈水扁当局几乎丧失了全部信…  相似文献   

8.
1992年,台湾的旺旺集团在大陆投放了第一支广告,“徐福记”糖果落户东莞,“捷安特”自行车在昆山办厂,而魏氏兄弟在天津创立的顶益食品公司,推出了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  相似文献   

9.
肖杨 《两岸关系》2009,(10):16-17
朱立伦对大陆民众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是在岛内却几乎人尽皆知。其与马英九、胡志强被合称为“马立强”(谐音“马力强”),是国民党内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3,(9):52-52
8月3日,台湾社会对役男洪仲丘冤死的愤怒,通过网络的简单召唤,催化出一支近25万人的“白衫军”走上凯达格蔓大道。当天,岛内民众高举一张张淌血的“公民之眼”图像,场面让人肃然。这样的规模和情绪,传达出岛内民众对台当局的颟顸、敷衍,忍耐已达临界点。若以为这场示威只是为抗议台军重重黑幕,恐怕就低估丁这项行动的意义。事实上,这次示威掺杂了岛内民众对社会种种不公不义现象的义愤,集中藉由“洪仲匠案”找到一个宣泄出口。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局自己不想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却想把这种观点强加于台湾民众头上,称这是台湾多数人的看法。事实并非如此,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岛内真正死硬的“台独”支持者在民众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现在倒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赞同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的“一国两制”政策。 事实上,“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12.
顶新集团,伴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大潮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顶新人以其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最终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康师傅系列品牌在火陆的知名度高达95%,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占有率达35%,全国12大生产基地88条生产线年产方便面近40亿包,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的面王”。魏氏兄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饮水思源。一粒种子从萌发到破土  相似文献   

13.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以来,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加紧活动,以反对《反分裂国家法》。他们歪曲《反分裂国家法》是什么“武力犯台”的“战争法”,继而炮制和渲染“战争氛围”、“恐惧心理”、“大难临头”气氛,操纵悲情与敌视祖国大陆的情绪,将岛内社会分为爱不爱台湾,随从者为“自己人”,“非我族类”则靠边,鼓动不明实际情况的民众走上街头,实则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岛内的“3·26”游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反分裂国家法》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心声,得到海内外舆论一致拥护,连台湾岛内的一些政党和民众亦表示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升的阴影笼罩下,岛内部分连年亏损的“公营事业”,一年就要赔上数百亿元新台币,不但成不了赚钱的“金母鸡”,如果继续经营下去,台湾民众的血汗钱就像投入无底的“钱坑”,而且速度快得惊人。 仅以近10年岛内“公营事业”累计亏损状况作统计,“交通部”所属的台铁、台汽堪称第一、第二大“赔钱货”,至于“退辅会”所属“退除役军人”工程公司名列第三大。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3)
<正>11月20日下午,第十三届厦门食博会台湾食品展区,台湾阿面达美食馆大甲干面进行的"大胃王"比赛,现场吸引了很多民众参与。执行长念琮宜介绍说,来自台中的大甲干面,在台湾知名度很高,除了岛内市场外,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14年还被美国知名拉面博客评为"台湾十大方便面"之一。事实上,大甲干面不像市面上的方便面,它不能泡着吃,而是要煮几分钟再拌酱吃。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一方面发表“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言论,另一方面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18.
12月6日,“台湾2019代表字”票选结果出炉,“乱”字当选,拔得头筹。正如这次票选产生“乱”字,2019年,蔡英文当局执政乏力,导致岛内乱象丛生、民怨四起。蔡英文在岛内又制造“绿色恐怖”,千方百计压制希望两岸关系走近走实走好的岛内主流民意,引发“寒蝉效应”,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台湾的前途在大陆、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  相似文献   

19.
提起“康师傅”方便面,大陆的男女老幼,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提到使这鼎鼎有名的台湾食品落户大陆的创业、经营者们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就很少有人了解了.近几年,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只身前来、节假日往返于两岸间的“空中飞人”;也有不少是携妻带子、举家迁至大陆的“定居者”,像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就是在199O年把全家搬到北京来住的.来往于两岸间的“空中飞人” 固然一身轻松,不必为安家操心发愁,但毕竟有诸多不便,个别人还衍生出一些问题和麻烦.那么,举家迁移者们,从遥远的彼岸搬来,他们适应吗?大陆买房贵吗?妻子买菜方便吗?小孩上学,课程进度和台湾一样吗?  相似文献   

20.
李贺 《统一论坛》2009,(1):25-27
2008年,是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法理台独”被有效遏制,两岸关系走出“高危期”。两岸和平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岛内外“遏独促和”的因素持续增强。但由于多年来“台独”势力强化动员造势,岛内民众的身份认同仍趋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