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改革开放,工作千头万绪,机遇稍纵即逝,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如何来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光荣使命?第一要紧的还是要秉承和发扬改革的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责的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必须提振全体政协委员昂扬奋进的“精气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政协委员有了振奋、饱满的“精气神”,就能把政协事业放在心上,把委员责任扛在肩上,在认真履行职责中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3.
将精神无限夸大,视为万能,是行不通的;将精神无限贬低,视为无用,是错误的。两极相通,都将用来严重恶果。不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顶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党的十五大依据观小平的上述思想,对世纪之交全党全国人民四有的精神状志,提出了明…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都崇尚这样一种思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铁十四局五处领导班子成员对此体会深刻。他们正是发扬了新时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有了一股“劲”;正是这种“精神”和“劲”的统一,才干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们快速发展的奥秘所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刘剑英 《湖湘论坛》2000,13(2):14-15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人摆脱贫困落后的热望和因理论滞后而造成的教条主义空谈习气,邓小平同志疾呼:“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是.邓小平同志集我党几十年历史经验之精华,以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6.
<正> 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的确是击中时弊的警世之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回顾人类的进化史,就会发现,它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飞跃,无不是闯与试的结果。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茹毛饮血到火烧熟食,从风餐露宿到筑室而居,从发明骨针、石珠到发明石(石奔)、石斧,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等等,都是通过反复试、反复闯而实现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我们的祖先仍然崇尚并善于闯与试,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从石铲、石镰到青铜器、瓷器、纺织的创造,从氏族部落的消亡到国家的产生,从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到奴隶社会的王权世袭,都是我们的祖先敢于并善于闯与试的明证。历史向我们昭  相似文献   

7.
□改革,没有一股披荆斩棘的闯劲,就走不出一条通往新体制的路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真是至理名言。确实,事情是人干出来的,一个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可惜有人受旧习惯的影响,没能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事,本来我们残疾人也能干,但别人都说残疾人干不了,于是残疾人朋友不敢涉足。我们总也走不出“盲人只能干算命、按摩;肢残人只适合做医生、修钟表;聋哑人只能干手工艺、卖力气”的怪圈。其实,冲破“怪圈”路自宽,别  相似文献   

9.
2002年朱清文调入黑龙江省鹤岗市任常务副市长并被选为市残联第四届代表大会主席。任职期间,无论工作多忙,只要残疾人有求于他,无论大事小情他都会帮忙。他说:“残疾人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真诚地为残疾人服务才能够体现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一次从郊区回市途中,他遇见一位残疾大娘行走艰难,就用车载着大娘走了5公里路送  相似文献   

10.
马玉田 《北京观察》2001,(10):48-49
现在是商品经济,许多商品供大于求,于是人们常说,顾客是上帝,不说供奉吧,起码是不可得罪的。我经常上街,买点鱼呀,肉呀,菜呀什么的,偶尔也到高档商店光顾,可一点“上帝”的感觉也没有。一次,我到副食商场买鱼。卖鱼的一字排开,足有二十米长。鱼儿在每个摊位的水泥池子里拥挤着,挣扎着,并按草鱼、鲤鱼、胖头分开。我边走边问。问一位人高马大,满嘴胡茬的摊主“草鱼多少钱一斤”?他指着翻着白肚、浮在水面却显然活着的说“四块五”。我说等等再说,就边走边问,货比三家嘛。问了几家,都比他的贵,于是折回来,“给我称一条二斤左右的吧。”没想到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徐毛板将一面绣着“残疾人的保护神”的锦旗送到了洪洞县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感谢为他讨回了公道。 徐毛板系洪洞县马牧乡辛北村人,六年前还是一位眼明能干的健全人。他经营的木工带锯机,为周围村的群众带木破板,生意十分红火,曾经6个月就赚回7.2万元。谁知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歌手李琛誉为“内地的郑智化”,他的歌曲《初吻》、《窗外》脍炙人口;今年 9月初他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国演出,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一名残疾人歌手,他走上唱歌这条路要面临着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压力,还须承受种种歧视和挑战,痛并且歌唱着;作为弱势群体当中的一分子,他时刻体会到不安全,他告诉自己“我要走出来”。李琛没有偶像明星那样光彩照人,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一点残疾,才使得他成了一个“真正用歌声说话”的人。 与死亡作斗争   14岁那一年,李琛就感受到了生之疲乏。他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做着美好的梦,他从小…  相似文献   

13.
快乐同行     
在大家的印象里,残疾人都是别人帮助的对象.而我们的社工理念却提出鼓励残疾人相互帮扶,发挥潜能.前些日子,我在无锡市湖滨区乐山社区组织的18名残疾人游览古运河美景时,就看到了残疾人携手互助,快乐同行的一幕.有位腿脚不好的残疾人在台阶前犯难.自己下怕摔倒,想叫社工帮忙,可人家都在忙着抬轮椅,顾不上.此时,同行的一位手指残疾的女同志走了过来,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走下来.还一边安慰道:“不急,慢慢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3,(10):54-54
在天津市东丽区残疾人联合会,有一位平凡的残疾人工作者,他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他是一名业务能手,他是深受领导称赞的“铁人”,他是同事们公认的“秀才”。他就是东丽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王振全。从进入残联系统的那天起。他就立志成为一名坚定而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15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林老是一位风趣的人.刚一见面他就对记者说:“我现在也是残疾人了,一只耳朵听力不好,你们说话要大声点啊.”记者向他谈起这次采访的初衷,他很支持.“我很支持你们写一写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总结一下我国残疾人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以鼓励残疾人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林老爽朗地说.  相似文献   

16.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至今已有两年,如果对他的大陆政策进行回顾,就会发现它的轨迹:他走的是一条危险的“边缘路线”。这条路线早在他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以“四不一没有”为“下线”,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上线”,只要不突破这两条线,就要极力靠着“下线”的边  相似文献   

17.
我正当壮年,走在街上或坐在车上,从来都毫无顾忌不知避让,然而两次和残疾人同行的经历却使我感触颇深。 第一次,是陪一位残疾老人去某大机关办事。当我推着轮椅在川流如织的街道上行走时,才感受到残疾人“行”的艰难。一路上,我不间断地朝前面的人群说着“劳驾”、“抱欺”,才为轮椅开出了一条前行的缝隙。到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河南省许昌县蒋李集镇的一家医药门市部前,走过一个投亲不遇又正发高烧的外乡人。他走着走着,突然一下晕倒在地。医药门市部的老板——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赶忙招呼人将这外乡人抬进屋内,给他打针吃药,还留这个外乡人在门市部里食宿。待他痊愈后,门市部老板又送他50元路费,让他返回家乡。这位老板就是“河南省两用人才先进个人”,蒋李集镇一等伤残军人何长喜。1980年,何长喜带着伤残回到了家乡。看到自己残破的房屋,他思想斗争很激烈,难道就靠二亩贵任田,近千元的残金过一辈子?不能,决不能。他对自己说:我…  相似文献   

19.
“审判长、审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第一歉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第三条第三款:‘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庄严法庭,一位神情严肃的中年律师正在为残疾的当事人作法庭辩论。他叫张白云,家住崇明县,是上海市恒远律师事务所律师,又是该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然而,又有谁想到,就是这位律师,自己竞也是一位残疾人。自1994年11月执业至今,他共办理各类案件600多件。其中,仅成功代理由残疾人联合会转来的助残疑、难大案有6起。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接见企业家张锦禄时,对其创办退伍军人扶贫煤矿的业绩予以充分肯定:“你这条路走对了。”张锦禄走的既是一条创业之路,更是奉献之路。创业,须有开拓精神。张锦禄辞去国营煤矿的“铁饭碗”,白手起家,百折不挠,苦斗八个春秋,创办了一个年产值400多万、牟利税200多万的扶贫煤矿。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讲,他称得上是奋蹄疾进的千里马。奉献,须有牺牲精神,张锦禄创办企业,并不是为了自己成为百万富翁,而是为了千百名退伍兵就业,为了家乡的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都过上好日子。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讲,他称得上是埋头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