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马科斯对伊梅尔达一见倾心的时候,这个虽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的小姐还是个清纯的少女,她当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在菲律宾的某一处海滨拥有一幢属于自己的别墅.然而,在接受了马科斯之后,这一切都变了……马科斯在菲律宾当总统20年,而执政的权柄实际上不是他一人所掌握的.他的有菲律宾“第一美人”之称的夫人伊梅尔达,不是在背后,不是在帏幄深处,也不仅是靠枕边絮语,而是在明地里,聚光灯耀人眼目的政治前台,明目张胆地出谋划策,颐指气使,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和马科斯分享统治的权力.充满诱惑的石榴裙下躺倒的是一国之君,演绎的是这个国家的荣辱升降和民众的悲欢离合.如果说马科斯编织谎言的主要手段是金钱和恫吓的话,那伊梅尔达的主要手段就是美丽和眼泪.  相似文献   

2.
虽然菲律宾前总统夫人伊梅尔达经常口口声声说穷,说目前仅是靠朋友帮助接济维生,可是据菲律宾《今日报》报道,她是在讲假话,她在过去5年不断挥霍,已再度搜购了3000双名牌鞋子。最近,伊梅尔达在马尼拉金融区马卡蒂其豪宅内接受了一家欧洲电视台采访时,曾向记者展示了她的3000双鞋子。该报引述一位与马科斯家庭成员相熟的消息人士  相似文献   

3.
被杀害的菲律宾反对派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居然在死后实现着他活着时永远无法现实的目标:推翻马科斯的独裁统治。这是对历史的一大嘲弄。对事态的急剧转变最感吃惊和最受其害的,也许要数费迪南德·马科斯本人。绝大多数菲律宾人现在都把他看成是1983年8月21日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跑道上惊人谋杀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相似文献   

4.
1986年2月22日至25日,马尼拉爆发了推翻马科斯统治的“二月革命”。菲律宾恢复了民主政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80年代末以来,菲律宾对义务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宪法有关免费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新规定与菲律宾联邦时期制定的一部宪法(1935年)和马科斯统治时期颁布的一部宪法、(1973年)相比较,1987年的宪法关于免费教育的规定,有新的提法。1935年宪法提出“提供至少是免费的公立初等小学教育”。1973年宪法已将免费教育提高到“公立小学教育”,并且提出在经济条件许可地区,“建立和维持一个免费公立教育…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东南亚纵横》2001,(1):32-33
2000年的泰国小姐Kulthida,就是中间这位,才21岁。带着这种东方的甜美笑客,她将参加环球小姐评选。 菲律宾政府军向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大本营发起猛攻。可怜的孩子受到惊吓。 在印尼庆祝独立55周年的国庆之际,约1000名学生抗议印尼军队参与政治。 香港廉政公署控告3名内地商人及1名香港贷款代理,涉嫌行贿汇丰银行雇员,欲替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遗孀伊梅尔达取回一笔马科斯存放在香港两间银行共200亿港元存款。这个女人是选美出身的穷家女,她至今不知自己有多少财产。 10名浙江瑞安人经广西桂休某旅行社介绍…  相似文献   

6.
阿基诺夫人继任菲律宾总统之后,曾被马科斯总统下令遣配到台湾的《华侨商报》社长于长城和总编辑于长庚两位兄弟很快地就分别从美国和加拿大重返马尼拉,并于6月12日重新出版《商报》。最近菲律宾司法部长冈萨雷斯于9月17日宣布,阿基诺总统已下令取消对他们兄弟两人的驱逐令。正如阿基诺总统给《商报》复刊号的贺词中所说的:“于长城和于长庚的遭绑劫和被放逐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第一个凶兆”。这就是说,《华侨商报》案件是菲律宾民主力量与马科斯独裁统治的一场前哨战。七十年代末我同于长城先生在北京重逢,他送给我加思·亚历山大所写《无形的中国》("The Invisible China",by Garth Alexander,Macmillan Publishing Co,New York)一书的影印件,这里所载的就是该书的第七章译文。于长城先生说,这篇报道大致如实地介绍了这个案件的经过及其来龙去脉。现将此文译出,以飨国内读者。本文的标题和文内小标题是我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7.
1979年7月2日,苏联大使馆在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五十岁生日时交给她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的一枚贵重的友谊勋章。四天之后,她没有等候正式接受勋章就前往北京去签订一项航空协定和建立同中国更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关系。考虑到菲律宾在同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中采取一种等距离的政策,此举被视为是对苏联人的一个温和的、但以后可能不得不加以消除的外交怠慢。事实上,苏联人还是有许  相似文献   

8.
民主政治在菲律宾的恢复与发展 ,是发生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被称为“新民主政治” ,其意思是指它的内容与马科斯“新社会”不同 ,并象征着菲律宾参与到全球民主化浪潮之中。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 ,始于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经历了“民主政治恢复”、“有效率民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维护”阶段 ,这三个阶段推动着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的民主政治发展。民主政治的恢复在菲律宾政治进程中 ,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取决于民主化的恢复。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89,(4)
1986年2月22日,正当菲律宾反对党发动的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斗争日益尖锐时,马科斯政府的国防部长恩里莱和副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马科斯,支持反对党领袖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兵变的发生,使斗争迅速白热化。四天以后,马科斯仓惶出逃,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实现了(菲律宾人民把这一事件叫做“二月革命”)。耐人寻味的是恩里莱、拉莫斯等人身居要职,都是马科斯的亲信,军队又一向听命于马科斯,是马科斯政权的重要支柱,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倒转枪口发动兵变?如何看待这场兵变?这是研究菲律宾“二月革命”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政府的反对党领袖,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在流亡美国三年之后返回菲律宾,在大马尼拉国际机场遭到了暗杀。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政府政界人士也表示了愤慨。本文试图分析阿基诺事件之所以会掀起菲律宾社会反马科斯政府浪潮的社会背景以及该事件对菲律宾政局的影响。 (一) 阿基诺事件使菲律宾社会陷于动荡不安之中,各界人士义愤填膺,把阿基诺之死归咎于马科斯政权。数千名大学生举行了抗议集会,数百万人为阿基诺送葬,由反对派组  相似文献   

11.
在1969年末遭受了经济危机之后,由于政府的努力,最近的菲律宾经济情况虽然已经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但1972年8月袭击吕宋岛的大水灾对其经济活动的打击不小。1972年9月,马科斯总统宣布实行军事管制,标榜要建设“新社会”,决定要根本改革菲律宾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那日去逛书店又遇上云浦,因为书店有明星签名售书,他来采访。我躲得远远的,生怕不小心上了他的镜头,他看到我,笑嘻嘻地:“你看人家前呼后拥的,你也出了书,怎么和张爱玲似的?”我气。“你俗不俗?别提张爱玲好不好,张爱玲让你们这群乌鸦嘴说得早就面目全非了,我14岁从旧书摊上看到《流言》时,全世界有几个知道张爱玲,现在全世界都说张爱玲,张爱玲被你们说恶俗了,她要不死,也会气死。”他说你怎么还是这么伶牙俐齿,这可怎么嫁出去?然后他又问,“最近有什么新作没有?”我叹口气:“哪里有,没有新的爱情,又没有优秀的男…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01,(11):41-44
一谈到马尼拉,许多人马上浮现"危机之城"的印象.的确,自从1984年阿基诺遭暗杀之后,这个城市在政治上确无一天安宁.加上贫富差距悬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旁,就是堪称亚洲之最的贫民窟.身为菲律宾首都,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结果,使得单单首都圈就高达1200万人.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交通、空气污染等都市问题.走在马尼拉的街头,呼啸而过的吉普车、灰蒙蒙的天空、刺耳的喇叭声,以及孩童的叫卖声,对于初次造访马尼拉的观光客而言,这个城市简直有点儿匪夷所思,然而这份喧嚣或许也正是马尼拉的迷人之处.马尼拉的建筑充满殖民色彩,有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代建造的城堡、都城以及美式建筑等等,煞是有趣.在此也可以遇到友善、热情的菲律宾人.这就是马尼拉--缤纷与迷乱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第三世界民主化热潮以前的一个时期,很多学者、发展学家和政治家都接受这样的观点: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强硬的,也许甚至是独裁的领导。当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1972年宣布实行军管法时,他似乎很符合这种独裁开发者的模型。当时国际上很少对此提出官方的指责,而且美国的经济著作还开始预测,菲律宾将成为下一个“亚洲经济奇迹。”马科斯现在似乎有能力改革和调整菲律宾的经济结构,而且很多评论家(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这正是马科斯应该着手干的事。据认为,关闭菲律宾国会将使一大批更  相似文献   

15.
澜涛 《新青年》2007,(3):21
“你错了的时候,你要认错,因为你错了;不知道谁错的时候,你要认错,因为你居然不知道谁错;我错的时候,你要认错,因为你知道我错了却没有提前告诉我。”这是他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慕时,她对他的“约法三章”。虽然明明知道她的霸道,可他却对她爱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6.
天涯咫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话那端的一句话,才让我有了勇气和毅力投入枯燥的考研复习之中,报考了这所北京的名牌大学。因为这样离他最近。那天,是我和他分开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白天当他打电话来时,被喜悦和失意缠绕的我调侃地说了一些怪话,诸如考不上就散伙之类。深夜11点半,我从睡梦中被铃声惊醒。拿起话筒,电话那一端的他说:“我今天想了一天,觉得早上你说的话不对。”“什么话?”迷迷糊糊的我莫名其妙。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反正我们能在一起,不管你考不考得上。”我反问:“如果考不上,怎么在一起呢?”呆了一会儿,他没回答,只说今…  相似文献   

17.
人物介绍     
一、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马科斯的父母是学校教师。在菲律宾大学学习时,他获得演讲比赛的奖章,并因得到所有课程的最高分而获得奖章。他是大学的拳击、游泳和摔跤运动员并成了全国射击冠军。他还作为学生领袖和多少敢于批评政治上的前辈的活动分子而享有一定的名望。当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政府认识到它要依靠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因此准备把南方各岛的穆斯林叛乱问题缩小到最小限度。菲律宾政府发言人在1月12日告诉本刊驻马尼拉的记者说,菲律宾政府已经“控制了”这些岛屿的局势,“穆斯林叛乱的残余部队”已经受到包围,并且只能展开一些“偶然的袭击”,但在2月菲律宾政府武装部队和叛乱者之间进行了长达两个星期的剧烈战斗,和乐(Jolo)市沦为废墟,四百人死亡,这个事实推翻了上述的估价。注斯·卢瑟先生(一位西德政治学家,他最近访问了这个地区)在本文中分析了穆斯林教(?)强烈要求建立自已的独立国家(摩洛共和国 Bangsa Moro Republio)愿望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当政的二十多年里,面临过两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七十代初期(1969—1972)的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军管法”的颁布和“新社会”的出笼;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前期(1983—1986)的危机,这场危机最终导致了马科斯的垮台。可以说,第二次危机是第一次危机的重演和加剧。本文在透视第一次危机背景下,考察“新社会”纲领的立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通过对马科斯就任总统前后的言论、就职演讲、国情咨文以及媒体访问的报道进行分析,剖析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内容与趋势,分析马科斯政府任期内(2023—2028年)菲律宾经济的前景和挑战。马科斯政府的《2023—2028年菲律宾发展计划》描绘了未来六年菲律宾的发展路线图,其中包含了历任菲律宾政府经济战略中的关键要素,如贸易自由化、放松管制、减少官僚主义等,保持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马科斯及其经济团队也在推动菲律宾国会修改1987年菲律宾宪法的经济条款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在基建方面,马科斯继续前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承诺保交付,并提出自己的“多建好建”口号。在菲中经贸关系方面,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显著增长,已经超过了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贸易。中国成为菲律宾投资和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国。虽然有不少亮点,但农业衰退,制造业停滞不前以及服务业比重过大等菲律宾经济主要结构性弱点仍然存在,同时还面临着通货膨胀、贫困、就业,以及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和挑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批准可能会给菲律宾带来经济机遇,但仍需要为农业等弱势部门构建安全网。菲律宾海洋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