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幽默     
《时代风采》2014,(14):32-32
l、一天,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说:“一份套餐。谢谢。”老板又问:“你的狮子不饿吗?”羊说:“不。THANKS”老板不死心又问:“真的不要吗?”羊说:“是的。”老板有些不甘心问:“你再考虑一下,它真的不要吗?”羊不耐烦的吼道:“你认为它饿了我还能在这儿吗?”  相似文献   

2.
下班前我接到了瑞奇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昨天答应了陪蓓蓓去看一个画展,因此今天我仍然不必回家,我的心情立即低落下来,许久不能作声。同事于宁刚巧从我桌前经过,她好心地问我“瑞奇,有什么事发生吗?为何愁眉不展?”我苦笑着不能回答,半晌我才道:“今天可有空,不如一起吃饭吧。”于宁笑道:“我是没有问题,不过谁不知道你是二十四孝老公,不回家吃饭不怕老婆罚你跪床头吗?”  相似文献   

3.
聊博一笑     
《工友》2014,(5):62-62
正饭局真多刚接一电话,对方张嘴就问:"你在家吗?"号码陌生但听这语气肯定是熟人啊,于是也装熟回他:"我周五还能在家?饭局啊。一到周五就这样,好几个饭局。你在哪儿呢?啥事?"对方沉默一会儿说:"你叫的外卖,我在你家门口呢。"要显年轻昨晚跟儿子商量:"不要喊我妈妈,喊我姐姐。"他问为什么,我告诉他:"这样显得我年轻呀。"在一边看电视的老公来了一句:"要显年轻,应该喊奶奶。"还真是。感动有一天,我买了包20元的烟,给老板50元,找我40元,我装兜里就走了。没走多远,  相似文献   

4.
智者     
叶美娟 《工友》2006,(2):33-33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5.
小姐与乞丐     
郊外一幢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姐。这一天,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衣衫褴褛一头白发,一副可怜相。小姐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10块钱。小姐问乞丐:“你每天除了乞讨,还干点别的什么吗?”乞丐说:“化装。”“化装?”小姐很奇怪,“讨钱也要化装吗?”“是的,我把自己装扮得更衰老一些,更穷苦一些,这样更能得到人们的同情,我就能讨到更多的钱。小姐,你呢,你除了上班还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4,(2):56-56
求爱 寒冷的清晨,阿黄给女友打电话:“快看窗外!”女孩打开窗,只见雪地上写着三个热气腾腾的大字“我爱你……”“是你写的吗?”女孩感动得问阿黄。“是啊,可惜尿不够了!”  相似文献   

7.
慧觉 《工友》2011,(11):55-55
一个男人在外工作20年,终于要回家了,老板问他:你是要20年的工资还是要3句忠告?男人说我明天上路,明早给您答案好吗?老板说可以。当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对老板说:我要3个忠告。于是老板给他3句话。  相似文献   

8.
幽默长廊     
疼爱儿子问:“妈妈,你疼爱我吗?“母亲答道:“那当然!““那你为什么不跟爸爸离婚,而与那个卖糖果的人结婚?“保持新鲜在教堂里,牧师问一个男子“为什么在祷告时,求上帝赐给我们每日食粮,而不求他赐给我们两天、三天,甚至十天的食物?“这个男子想了想,答道:“那是为了要保持食物新鲜!“丈夫是头有人问一位怕老婆的男人:“圣经上说,丈夫是妻子的头,是这样吗?“妻子抢着回答说“是呀!我只是他的喉舌,凡事我负责开口说话,他负责点头!“  相似文献   

9.
除夕前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话筒中传来喂喂!你是何金武吗?的声音,我一听,立刻听出是老社长郭国涌的声音。是,我是何金武。老社长,你好吗?老社长家住北京,我住昆明,相隔几千里,彼此几年没见面不说,电话也未曾通过,所以此刻一听到他声音,顿感亲切。  相似文献   

10.
爱情车票     
阿紫是握着一张旧车票登上火车的。车票很旧,很薄,可是,背面那“阿紫:我爱你”几个字还在闪着光。阿紫要握着这张旧车票开始长长的旅程,去寻找一个人,寻找一段曾经丢失的爱情。想到这里,阿紫流泪了……阿紫是她网上的名字,无论再普通的女孩,也都渴望一段轰轰烈烈的浪漫的爱情,阿紫也不例外,同所有的网络爱情一样他们在网上相识并相爱;同所有的网络爱情不一样的是,他们仅仅在网上聊了十分钟,就再也没上网了。那天,阿紫临下网的时候,给他这个“过客”留下了电话号码。一个小时后,阿紫的电话响起,一个声音问她:“你是阿紫吗?”阿紫的心跳得很快。阿紫很好奇,她想把这个游戏进行下去。她不相信网络上能有真正的爱情,只是觉得好玩。长途电话打了五个多小时,他们把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告诉了对方:比如身高、体重、容貌、年龄、兴趣、爱好……以后的日子里,阿紫总是能接到他的电话。后来,他就一封信一封信地写。他在信里说他觉得所有的电子邮件和网络交流都比不上一笔一  相似文献   

11.
聊博一笑     
《工友》2009,(11):62-62
这个更遥远 一天,老板问他的员工:“你有什么梦想啊?” 员工想了下答道:“我想自己开家公司” 老板不屑道:“这个太遥远啦,说个现实点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就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他很健谈,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家具,标价是20万。可不知为什么,放了四个月,都没有一个人问过价。好不容易有一天,有个人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问了价格后,就一直想压低点,问李生,18万卖不卖。李生也很想把这套家具脱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钱的浮动权限,他只能降到19万。偏偏那顾客也固执,说18万不肯,就不买。僵持了好久,李生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找不到老板,不敢擅自作主,这笔生意就黄了。过了两天.老板回来,李生汇报了这件事。老板有些不悦,他说,你没看到现在这套家具已经很难脱手了?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什么卖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越积压越贬值。别说18万,就是17万,你也应该咬着牙卖了,不然,下次连16万都恐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一位朋友带着她2岁的儿子和一家两口子见面,女人相见就是话多,朋友连忙教儿子:“叫姨妈,叫姨妈。”儿子却不领情,伸手去抓“姨妈”脖子上的项链,朋友赶忙制止:“别抓,别抓,小心抓烂了你张大爹给你姨妈买的名贵项链!”这位“姨妈”一听“名贵”二字,仿佛被捅着了马蜂窝,立即以前所未见的流畅的表达历数老公的过失:“他?买哪样喽?他那根皮带还是我给他买的,他一样也不会买嘎!”我的天哪,她一辈子难道连一句玩笑也不会开吗?那颗看似聪明的脑袋难道就没有一点随机应变的能力吗?随便编个什么理由都能应付啊,甚至,沉默,或者微笑,都是给自己男人最好的面子。你猜猜“张大爹”怎么着?  相似文献   

14.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再见高晓松的时候,他不但是圈里著名的音乐制作人,还因为导演了一部《那时花开》,备受电影界的瞩目。走进大门上还贴着大红“喜“字的高晓松家,新婚燕尔的甜蜜气氛扑面而来。记:写《同桌的你》时是否有一个具体的“她“的形象?高:写东西的时候,肯定有一个你想的样子,但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写东西肯定是你从小到大的经历积累,哪怕是一个杯子,你写的时候也是你从小到大每天看到的,你才这样来写这个杯子,所以我没有什么具体的描写对象,而只是那么一想就写了。至于当时怎么想的,我可不知道了。其实每个人的“你“都很具像,他们唱时自己知道就行了。记:那么,现在的妻子有《同桌的你》的影子吗?高:我不会把文艺跟生活这么联系起来,如果那样,我觉得是一种很愚蠢的做法,拿生活对照作品,你就别活了!我生活时,永远不去想作品的事。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6,(10):50-50
20岁的王守红高中毕业回乡养牛,一次陪客户参观牛舍,介绍牛的饲养情况。可是,那老板显然对这些不感兴趣,眼光总往地面上看,并问:“牛粪在哪儿?”王守红一下子怔住了,他还是头一次遇见这样的买主,买牛还要看牛粪。满腹狐疑的他领客户“参观”了牛粪,那位老板顿时眼放光芒,他如获至宝地说:“这些牛粪我全都要了,每斤一角钱.我跟你签订常年供货合同。”越积越多的牛粪正让王守红犯愁.  相似文献   

16.
草上飞鸿 《工友》2014,(3):45-45
正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四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如果有人问我清晨四点是什么样子?我确实一脸茫然,无法诚实地回答。我平时很少看体育报道,今天却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连勤奋敬业的记者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张茜问我看了30日的《快乐大本营吗?我说看了,张卫健的表现挺不错的,拿了个第一名。“你还觉得他不错啊!我觉得他有点傻傻的,平常他特别机敏、特别幽默……也难怪节目中他表现的机会也不太多,而且他正患着重感冒,脑子昏昏沉沉的。不过中间那段采访挺好,张卫健即兴的边说边跳的表演也挺有趣。这是他的天赋。““当时主持人让他表演,他说他记不大清楚了,我还以为他真的忘了呢?““你放心好了,他不但即兴表演能力强,记忆也是蛮好的。“张卫健成了我和张茜对话的开始。张茜,张卫健的女友,小张卫健9岁,江苏常州人,典型的江南妹子的模样,面如凝脂、身纤似柳。因唱  相似文献   

18.
聊博一笑     
《工友》2011,(3):62-62
恶性循环 儿子问:“爸爸,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爸爸说:“打过。”儿子又问:“那你爸爸小时候,他爸爸打过他吗?”  相似文献   

19.
我,菜鸟一只,至今仍浑然不知“小资”的准确含义(当然也就写不出“小资情调”的文章)。三年前读过美国人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他将社会人分成了上、中、下“三层等级”,但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他鞭辟入里地指出:“等级是什么?它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居住的地方,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基于对福塞尔观点的拥护,我始终对“小资”的存在及提法表示极大的怀疑。  相似文献   

20.
阿莲 《农村青年》2011,(2):52-54
“老同学,你还记得我吗?”2009年2月下旬的一天,余虎整理好办公桌的文件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跟他玩起了“猜谜”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