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冷战后的世界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世界民族问题山东大学马凤书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一些长期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和纠纷很快暴露出来,酿成了新的地区冲突和热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三年来世界上发生了80多起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大多与民族问题有关。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当今世...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世界在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风起云涌,一些地区性冲突热点日益突出,并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冲突热点。它们不仅威胁所在国和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对世界格局走向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也成了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 ,民族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此起彼伏的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对世界格局的转换和国际关系的重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和持续至今的车臣冲突又将世界民族问题推向一个新的波峰。显而易见 ,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 ,民族问题非但未见缓解 ,反而呈现愈益严重的发展势头。民族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各地区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的建构与民族的“他者”的变化互联互动。饿罗斯在波兰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他者”的角色而存在,对后者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就波兰人的民族认同来说,俄罗斯的负面形象发挥着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的功能。后冷战时期的波兰完全放弃了关于其身份和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旧有观念,其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剧变后的俄罗斯的民主化转型,深刻影响着后冷战时期波兰的俄罗斯观的转变和波俄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民族宗教问题是冷战后影响国际关系稳定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后民 族宗教问题尖锐化的问题是有其历史背景, 并且可以根据民族与宗教的不同结合形式将之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若想有效地解决民族宗教尖锐化这一问题, 不仅需要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的相互宽容 与理解, 也需要相关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伊斯兰运动的复兴,促使原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并同时催生伊斯兰极端势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一些觊觎国家政权和图谋实现民族独立的宗教极端势力,以"圣战"的名义向世俗政权发难并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致使中亚各国的安全和俄联邦的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中亚和北高加索均属原苏联管辖的领土,这两个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凸显着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冲突层出不穷的现实,在这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与动乱中,跨国民族问题成为世界民族问题背后的主要深层原因之一,跨国民族问题日益上升为影响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不仅与周边的一些国家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一、欧盟推进伊朗民主化进程的背景与动机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阵营所代表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再作为世界的主要矛盾而存在,而与此同时,西方世界面临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威胁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良好合作局面被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所取代。弗朗西斯·福山在冷战行将结束时再度提出了黑格尔、鲍德里亚、利奥塔尔等人均提出过的“历史的终结”论,认为冷战的结束意味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是世界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陶涛 《国际交流》2006,(2):10-12
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它们之间的合作通称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联合自强、追求平等权利和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南南合作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力量,冷战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冷战格局解体后,发展中国家作为被争夺的中间地带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南南合作进程一度有所消退。但是,发展中国家毕竟是占世界主权国家数目、人口和土地数量最多的国家群体,要在21世纪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仍是必由之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新世纪的南南合作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对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主义理论以及民族主义运动在过去的两百年中无疑是对世界进程和世界面貌影响最为巨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力量之一。先后出现于一战、二战结束后的两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 ,不仅从根本上结束了自 18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与殖民统治 ,而且也开始推动冷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之后 ,昔日被掩盖的民族问题 ,更具体地说 ,民族分离问题日益凸现 ,并由于其对国际安全形势的重大影响 ,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冷战后 ,民族分离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呈升温趋势。在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以及原属埃塞俄…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是,过去被冷战长期掩盖和抑制的民族矛盾暴露出来,并进一步激化,构成了对国家稳定、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而这些民族矛盾往往和民族自决问题联系在一起。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兴起的民族运动有一个显著不同,当时的民族运动高举民族自决的旗帜,主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为了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而进行斗争,而现在民族矛盾中的民族自决问题,则是一个已经取得独立和自由地位的主权国家中的一些民族要求享受更大的权利甚至要求分裂出去、建立新国家的问题,有人把它称作“殖民时代之后的民族自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后冷战时代的第三次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所引发的民族问题中,俄罗斯联邦的民族问题尤为引入注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从联邦国家层面来看,主要是以联邦主体为单位的各主体民族与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第二,从联邦主体层面来讲,各联邦主体内部的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群体的关系问题。从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的宪政结构与联邦化的制度实践来看,俄罗斯先是采用协商性的联邦制,而后到普京时期又辅之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来处理民族问题。俄罗斯解决民族问题的实际进程与制度构建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宗派主义活动古已有之,并且随着近代化过程中“民族觉醒”、“民族意识”的发展与“宗教至上”理念的交汇,宗派主义活动呈现愈演愈烈的状态。20世纪特别是冷战时期,宗派主义活动集中表现为以宗教至上为理念的教会诉求、以民族自决为理念的民族自治运动和以“门户之见”为表现形式的体育排外事件。冷战结束后,宗派主义活动形式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异化,即以团体行为目标为核心付诸暴力的活动呈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三个"极端主义"与中亚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内涵和界定标准,这三个"极端主义"是当今世界上不少地区冲突或战乱的重要根源之一.近几年来,民族极端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恶势力在中亚地区的合流,挑起塔吉克斯坦内战,制造绑架、暗杀、爆炸等一系列恐怖活动,破坏中亚国家社会秩序和威胁地区安全,影响中亚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中亚国家积极支持美国反恐怖战争.美国与俄罗斯在反恐怖斗争中的合作,消除国际恐怖主义头目本·拉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推翻伊斯兰极端主义政权塔利班,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大对中亚国家经援力度,这都有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只是阿拉伯文化流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阿拉伯地区政治生态先后经历了民族国家构建、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最近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在此期间诸多政治思潮、宗教主义与文化观念融入到阿拉伯国家,深入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阿拉伯国家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由于阿拉伯世界特殊的宗教地域特色,导致其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阿拉伯民族性与伊斯兰宗教性,二者的此消彼长则是阿拉伯政治文化最鲜明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赵永胜 《东南亚》2009,(3):80-85
泰国北部诸多山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各种异文化的影响下,泰北山地民族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的主要文化却得以传承和延续,成为其作为民族的重要标志,为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并不是冷战后的新生事物,而是与民族(指与近代主权国家相伴而生的现代民族)这一历史产物同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在历史发展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必须要国际社会的全力协作方可解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潮, 也是一场运动。冷战结束后, 此起彼伏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 潮席卷全球, 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形势安全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 原因, 从国际体系层次来看, 是冷战格局的解体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次 来看, 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历史遗留问题的后遗症和外部势力介入造成的不良后果;个人 层次的原因是以个人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了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思潮, 也是一场运动。冷战结束后, 此起彼伏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 潮席卷全球, 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形势安全与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兴起的 原因, 从国际体系层次来看, 是冷战格局的解体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次 来看, 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历史遗留问题的后遗症和外部势力介入造成的不良后果;个人 层次的原因是以个人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了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