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政治文化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政治文化不仅在当时造成了震撼的影响,而且对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起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于是,研究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影响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既是社会将其主流思想文化灌输于人的过程,又是个人通过自身努力习得内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熏陶,更离不开个体的自我学习。本文欲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综合论述个体自身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基本上是延用革命党的价值、思维、组织、体制和行动逻辑对国家与社会进行改造,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集中体现为密切相关的四个特征:革命化的政治状态,理想性的政治价值,全能型的政治结构和动员式的政治治理。革命党领导下的这种政治模式在政权巩固、社会重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规定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起点、路径选择和总体面貌,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形态、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形成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4.
牟宗艳 《理论学刊》2004,23(9):34-36
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里程碑性的著作当中,马克思阐述了政治主体的实践性本质,政治权力尤其是国家的利益性基础,以及社会的政治变迁的根本动力,政治变迁的根本目标及该目标的现实性和价值性特征等思想,为其政治哲学体系锻造了全新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秀英 《世纪桥》2012,(19):85-87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各个时期、各个政权都要面对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该国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重新界定了政治合法性的涵义,考察了我国当下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及其化解之道。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任何一种政体的稳定与安宁也依赖于政治参与水平和政治制度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强化政治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建立有序的政治制度的方式最终达成政治安定,实现社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政治生活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客观的政治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政治意识形态、协调政治关系、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在需要。政治文化的传播、政治关系的协调、政治行为的规范,既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深层政治动因。  相似文献   

7.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中国政治文化、社会与国家呈现非同步发展特征.固然政治社会的底层改造乃是根本问题,然而我国实际经历了政治国家先于政治社会改造的次序.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社会的底层改造并未完成,现代政治文化的启蒙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化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平 《探索》2006,(3):102-105
现实政治体系有效运行的最终基础是社会化的政治个体,而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就在于增强公民个体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从而促进公民个体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活动。政治认同解决的是国家政治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个体政治心理的建构问题,政治参与解决的是个体的政治行为问题,它们完整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公民个体的内在功能指向和外在功能指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影响政治稳定大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学习论坛》2004,20(6):40-41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 ,是贯串于改革全过程并且需要始终关注和不断调整的问题。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所有国家的社会发展都要具备的基本条件。面向新的世纪 ,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 ,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我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环境基本稳定。在我国社会内部 ,稳定之中仍潜藏着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而且这些因素随时会将不稳定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李云 《求实》2007,(7):55-57
“政治人”是指处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之中,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中国“政治人”的政治心理对于党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决策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成败,对于社会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消极政治心理的存在已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只有通过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治关系的深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加强,才能促进我国社会政治心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兵 《新视野》2021,(3):73-79
党的政治领导力具有根本性、权威性和战斗性等鲜明特征,是引导和推动实现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目标的核心力量。新时代条件下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顺应了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诉求。增强政治领导力,是新时代党所承担的“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政治责任的现实需要;是党在新时代“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政治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需要从强化学习教育、融入工作实践、实现自我净化和提升政治认同感等路径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相似文献   

12.
孙林 《前线》2020,(4):8-11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根本性规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政治建设提供了规范、惩戒和动力保障,政治建设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方向指引、问题导向和检验标准。新时代要从增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进行政治监督,促进形成良好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治冷漠是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它既是一种政治态度,也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政治参与行为。通常认为政治冷漠对民主政治运作是不利的,其实适度的政治冷漠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理性精神,提高政治效能,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认识到这点,对于我们更加审慎、合理地建设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在国内外历史环境与当今政治生态双重交错中逐步展开。传统中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只有"君主"而没有"民主",中华帝国与西方封建制的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等有很大的区隔。近代以降,在"冲击-反应"的模式下传统中国被迫拉入到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激进主义倾向的"五四运动"成为当今中国民主进程的滥觞,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运作机制"动员式政治"一直沿袭到1980年代末,中国民主遭受挫折、困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增强,中国政治生活逐渐向"日常政治"转型,通过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等民主途径的探索和创新实践,逐步推动和实现人民民主和国家民主。  相似文献   

15.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是政治稳定的目标和保障.只有在政治稳定中实现政治发展,才能跳出政治发展-政治动荡-政治僵化的周期律,走出政治发展与政治动荡的两难境地,实现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最佳结合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分析人类政治行为的新概念,是人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政治文化的研究拓宽了政治研究的视野,突破了单纯从政治、经济制度角度研究政治现象的框框.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当今政治文化建设的主流,其对于我国建设新型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政治层面上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网络为手段和途径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平等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民主,但网络信息的不均衡性也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存在"非理性"和"非法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着重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公民平等参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素质;建设新型网络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因而也会有不同的具体模式。就西方国家所处的现代化层次来讲,无论是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的因素,我们理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进行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立足本国国情去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政治制度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的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比较低的,表现为政治组织适应能力较低,政治程序滞后以及政治腐败屡禁不止等。提高政治制度化程度对保持政治稳定、扩大政治参与、制止政治腐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知识化: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治知识化,就现象层面而言,指的是存在着政治生活的现象、经验不断理论化、社会化的认知机制;就本体层面而言,指的是政治本体的知识建构性.现代民主政治的确立,推动了政治领域逐步由神秘性走向公开化,由经验性走向科学化,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成为人们可知、可识、可与的为我之物.政治知识化是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现代民主政治的成长又离不开政治知识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革命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政治知识化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