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与江泽民的政治哲学分不开的。江泽民的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政治本质论、政治价值论、政治艺术论、政治本体论、政治目标论和政治民主论。江泽民政治哲学的特点包括人民性、辩证性、民族性、系统性、方向性和实践性。江泽民的政治哲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刚 《学习与实践》2012,(6):111-116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关注的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来建立最佳的政治制度、政治秩序和生活方式,它来源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并超越了这一传统。近年来,作为探讨最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政治哲学,几乎成为哲学中的显学。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在克服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危机中走向了复兴。而伴随着这一复兴,作为"直接左右政治的发展"的马克思政治哲学也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3.
作为理论范畴,法政治哲学是指对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与追问,是关于法政治现象的认知、评价及政治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等构成的观念系统;作为学科概念,法政治哲学则指由哲学、法学、政治学三门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法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是法政治哲学的子范畴,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与分析的产物,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经验教训的哲学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思考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重要建设理念,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概念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政治哲学基础在于政治知识化,即建构和谐的政治与知识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政治哲学追求则体现为塑造政党的知识化和哲学化,最终形成政党的政治智慧.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思考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彰显了这一理念的科学性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对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认识和解读局限于政治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但还要看到这本书背后蕴涵的政治哲学道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一定意义上,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所反映的问题就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问题,强调了统合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对其中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解读有利于从政治哲学层面加深对政治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哲学自觉意味着思维思想的主动性、整体性、辩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自觉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并以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事物、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哲学自觉,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整体认识、宏观理解、系统把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自觉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度不强、理论彻底性不够、理论解释力说服力欠缺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性问题。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是哲学思考的三个重要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需要紧密结合这三个论域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自觉。  相似文献   

7.
黄浩  朱红梅 《前沿》2013,(15):45-47,6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由于与现实的接触,进一步发展了《博士论文》时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哲学观,更重要的也是难以理解的是,马克思此时还提出了“消灭哲学”的思想。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8.
9.
理解马克思与近代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霍布斯将人的自我保存视为其最高目的,建构了以权利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论,而洛克则以财产权理论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进行了改造,二者共同开辟了关于财产权的政治哲学这一研究进路。卢梭意识到财产权所引发的不平等问题,黑格尔进一步在概念发展的辩证逻辑的意义上把握财产权概念与市民社会,并将卢梭的“公意”上升为自在自为的理性国家,从而共同开辟了关于财产权批判的政治哲学这一研究进路。马克思对两条思路的关系都是双重的,他既吸纳了霍布斯、洛克思路中对人的欲望、需要和感性活动的肯定,超越其对私有财产的保障而走向财产权批判,同时也批判性地超越了财产权批判在近代政治哲学中的表现,开显了政治哲学研究的新的路向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政治哲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在邓小平的全部实践和整个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智慧 ,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内容 ,对于今天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从邓小平的政治本体论、政治方法论、政治价值论等主要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从21世纪初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浙江省情、市情、县情出发,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进浙江新发展为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与创新性发展。“八八战略”的哲学实质是以省域治理现代化为聚焦的一种治理哲学、系统哲学、发展哲学、政治哲学和实践哲学,其哲学品格主要体现为科学真理性、总体系统性、落地实践性、开放包容性、前瞻原创性和人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军事法的政治哲学论析与反思:基于政治自由主义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转型社会中,权力和法律必须首先回答其自身的正当性,因而法律需要一种政治哲学转向,军事法亦不能幸免。在政治哲学的论争中,政治自由主义揭露了军事法哲学中的矛盾,并直指军事法的合法性危机。关于军人权利义务的不时等、军事与法治的冲突、军事指挥的严格一元,向来存在模糊的论断。这就需要跣出纯粹的法律框架,在更基本的层次上寻求军事法的理论自洽,为军事法改革提供审慎反思。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思想:一种崭新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政治哲学。它由政治本体论、政治价值论、政治目标论和政治方法论所组成。研究、实践这一崭新的政治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不仅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更是一种结构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需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和把握的东西.本文在阐明对中国发展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基本理据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范式转换的角度对中国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与中国发展的经济起飞相匹配的政治起飞模式和政治文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闫顺利 《岭南学刊》2009,(4):116-120
当今我国哲学遭遇的尴尬在于人们以非哲学的方式错待了哲学:把哲学等同于政治,以知性化态度对待哲学,以功利主义理解哲学。让哲学成为哲学,实质上就是让哲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法是唯一适合哲学本性的思维方式,确立一种纯粹性的理论态度。以哲学方式进行哲学教育意味着:培养受教育者的献身精神,培育受教育者的批判意识,提升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从根本性质上看是政治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大都具有非政治性的特点,都把现代性归结为哲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和文化批判.马克思则强调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这是由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实践和历史本质决定的.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是通过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来完成的.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的政治幻想,批判了以政治幻想为基础的政治实证主义,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现代性批判提供了思想条件.后政治和后市民社会是人类未来必然的社会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治哲学是对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辩护或反思。古希腊罗马时期在探讨公民政治的本质、公民与国家(城邦)的关系等问题时产生了公民政治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有其内在逻辑的发展演绎过程,成为理解近现代西方公民政治哲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张伟东 《前进》2011,(6):12-14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其政治理论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其政治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其政治智慧和政治品德的统一体。邓小平政治哲学是在反思历史经验、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的基础上所建立的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价值规范体系,有极浓郁的中国神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笔者仅从政治本体、政治价值、政治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邓小平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美]唐纳德·坦嫩鲍姆、戴维·舒尔茨著,叶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该书是一本西方政治哲学入门读物,也是美国多所大学长期采用的教科书。该书以西方政治哲学史上三十多位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中心,简要而又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成果,同时有意识地引导读者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那些先哲们反复思考的政治哲学问题。与普通的西方政治  相似文献   

20.
张建宝 《前沿》2014,(9):57-60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政治哲学论争如火如荼,然而“何谓自由主义”这个基本的辨析却被相对忽略。事实上,自由主义无论就其起源、所指以及代表人物而言都是歧义重重,亟须澄清。纵向而言,它可依其视阈和主题的重心转换而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横断面上,它在其历史流变中贯穿着英国谱系与法国谱系、经验传统与理性传统的纠葛;与此同时,它又始终以对个人自由等的承诺作为内核的基本要素。马克思本人对自由主义的综合的理解和辩证的批判提醒我们,对自由主义既要避免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粗疏,又要始终坚持一种总体的扬弃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