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这是“蒋介石日记原本”的首次公开,吸引了世界各地研究蒋介石的学者的目光。从日记开放首日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胡佛研究所开始研究。  相似文献   

2.
钟河 《廉政瞭望》2006,(9):54-54
自今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潜心研究——早年神往苏联,曾学马恩著作蒋介石早年对苏联非常神往。早在1919年,蒋介石就萌生了赴俄考察的愿望。当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此后,他经常研究俄国形势,注意俄国革命的消息,把俄国革命看成是“一个新纪元”,并且还说过“如果有人攻击俄国革命,必与之力争;如有人攻击共产党,必竭力为之辩护。”1923年蒋介石终于圆了访苏梦,作为孙逸仙代表团的团…  相似文献   

3.
6月16日,《郝柏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以下简称((都解读》)在台湾出版。郝柏村不仅与蒋有最贴身亲近的接触,而且亲见亲历亲闻历史中翻天覆地的五年。他本人曾是蒋介石6年的侍卫长,亲身经历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甚至从成都随蒋介石同日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4.
正问:杨先生,您抄录蒋介石日记有多少?蒋介石日记一定会公诸于世吗?答:我对蒋介石53年的日记只是做了一个摘要,可能有些学者对其中某几年抄录比我多,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53年全抄下来的,我想应该没有。蒋介石日记中有3年遗失了,我一点也不可惜,那是他早期的日记,那时他的地位还不重要。让我很心疼的是1924年的日记,这一年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5.
薛念文 《党建文汇》2010,(10):41-41
作为蒋介石的原配妻子,毛福梅在蒋家的家谱中,其身份被定格为蒋介石的姐姐。毛福梅在蒋介石日记中的篇幅远不能与宋美龄相比,即使在短暂的时间中对毛福梅的记述,蒋介石也多抱怨、多愤怒。  相似文献   

6.
佚名  郝英子 《党史文苑》2007,(11):53-53
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现在成为该所借阅率最高的档案史料.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在旧金山黄埔军校83周年校庆活动中谈到了许多蒋介石日记中透露的秘闻.其中,郭岱君透过研究指出.蒋介石在二战的压力下曾两度想自杀,最后靠祷告的力量度过。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1928年5月,蒋介石的日记中就提出了"不抵抗主义"。当年4月,蒋介石率兵北伐,目标是打下北京,结束奉系军阀的统治。同月19日,日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对伍云甫、黄炎培及王世杰、徐永昌、陈诚等人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就《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中若干细节作几点补益。如周恩来在忻口前线与卫立煌会商作战事宜的日期可以具体为1937年10月23日,参加蒋介石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的日期可以具体为1938年3月12日,1940年5月21日周恩来由西安乘火车至宝鸡后换乘汽车赴重庆,等等。  相似文献   

9.
近日,《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一书在北京出版,成为60年来首度在大陆出版的蒋介石个人著作,这引起了台湾舆论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01,(3):54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  相似文献   

11.
1948年4月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张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召开会议的照片。照片上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与蒋介石仅两人之隔的一张小条桌上,一位女速记员正埋头记录着蒋介石的讲话。这位年轻的女速记员,就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中央的红色情报员、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近日,笔者有幸见到沈安朔15的女儿,聆听她讲述母亲的“潜伏”故事……  相似文献   

12.
岁末年初,读杨天石等著《中华民国史·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一书(以下简称《北伐》)。边读边录,采撷书内史、论精华,并略抒一己之见,成札记数则,零散不成体例,故名之曰漫议。浅陋难免,祈方家正之。1.北伐决策东征结束,广东底定,蒋介石即意图北伐。《北伐》一书援引蒋氏自云:“预定明年八月克复武汉”(1925年12月28日日记);“本党今年再加努力,可以将军阀一概打倒,直到北京”(1926年1月4日国民政府春酌演说);“我们的政府已经确实有了力量来向外发展了”(1月6日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军事报告);“以三个月…  相似文献   

13.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24):24-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是国内知名的民国史研究学者。近年来.他数次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蒋介石日记,并出版多本专著,引起巨大反响。 对于发生在1948年夏秋之交的蒋经国上海“打虎”,以及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期的反腐运动,杨天石先生有着深入的研究。谈及那段历史,杨天石告诉廉政嘹望记者:“贪腐可以亡政,信然。”  相似文献   

14.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心腹。他听命于蒋,尽力“笔耕”以报蒋介石“知遇之恩”,并长期分管蒋介石侍从室。陈布雷文笔优美、老辣,蒋介石最为重要的文案,诸如《祭告总理文》《西安半月记》等均出自他手。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兴 《廉政瞭望》2010,(19):66-66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的蒋介石日记自2006年陆续开放以来,给国共争锋时期的许多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当然,对于日记这种私密性的个人记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的蒋介石日记自2006年陆续开放以来,给国共争锋时期的许多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当然,对于日记这种私密性的个人记载,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蒋介石的日记共记了57年,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8.
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现在成为该所借阅率最高的档案史料,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在旧金山黄埔军校83周年校庆活动中谈到了许多蒋介石日记中透露的秘闻,其中,郭岱君透过研究指出,蒋介石在二战的压力下曾两度想自杀,最后靠祷告的力量度过。  相似文献   

19.
1927年8月13日,惯于搞阴谋耍手段的蒋介石迫于国民党高层权力争夺的压力,来个“以退为攻”之计,在上海发表宣言,宣告下野。  相似文献   

20.
史兵 《党员特刊》2003,(2):50-51
1955年3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在台北访问了蒋介石。交谈中谈到被称作“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之一的蒋先云时,蒋介石长叹一声,说这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然而,正是这位“最得意的门生”为革命却毅然拒绝蒋介石的拉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