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论坛 :2 0 0 4~ 2 0 0 5年的拉丁美洲”。首先 ,我对这次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2 0 0 4年 1 1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拉美 4国 ,今年 1月曾庆红副主席又访问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这两次极为重要的访问 ,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同拉美各国友好合作关系 ,将中拉关系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 ,拉美国家已走出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危机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恢复增长。拉美国家的发展 ,特别是中拉关系的发展引起我国党政部门、企业界和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拉美隔太平洋相望 ,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新世纪初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访了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 6国 ,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 ,筹划双边关系的发展 ,预示着1 3亿中国人民和 7.8亿拉美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一中国与拉美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 ,均有遭受帝国主义长期压迫、剥削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拉美各国反帝爱国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拉美各国、各阶层人民 ,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 ,中国与拉美各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自1961年7月4日正式建立,到今天整整30年了。今天,我们举行这次会议以示庆祝。对于各位的光临,我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拉美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30年前,拉美研究所作为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拉美地区问题的学术机构的建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对当代国际事务的关注,反映出中国政府对发展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历史上有  相似文献   

4.
很高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暨拉美形势研讨会 ,使我有机会同拉美使团的新老朋友和拉美学术界的各位同事们相聚。我曾经从事过多年拉美地区工作和拉美问题研究 ,在转向宏观领域近 1 0年后再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有一种归队的熟悉和亲切感。 1 0年后暮然回首 ,站在今天的世界看拉美 ,站在今日之中国看拉美 ,比过去站在拉美看拉美 ,又有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感受。世界发展进程中的拉美 ,是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的地区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中一支上升的力量 ,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4届年会暨“跨入90年代的拉丁美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1~24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武汉、山东、江西、兰州等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外事部门、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70多人参加了会议。张德群会长致开幕词。学会秘书长徐世澄作了第一届理事会议工作报告,总结了4年来学会的工作。报告说,近4年来,学会每年都组织一次大型学术讨论会,对拉美当代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如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拉美对外开放政策、战后拉美政治  相似文献   

6.
自1982年拉丁美洲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以来,拉美各经济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就这场危机的特点、性质、影响、根源及其克服办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拉美经济体系和联合国拉美经济委贝会受厄瓜多尔总统奥斯瓦尔多·乌尔塔多·拉雷亚委托,1983年5月16日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会议,提出了《拉美对付危机的基础》,作为拉美各国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的经济调整和发展”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三次年会,于1987年10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有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及新闻单位的60多位代表和研究拉美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拉美学会会长张德群、副会长李春辉、杨白冰、苏振兴、秘书长徐世澄等出席并主持了座谈讨论。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8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及8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各国的经济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0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美国美洲协会第五届国际研讨会"中国与拉美:投资机遇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和美国美洲协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和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的支持。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单位的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12日,《卡斯特罗语录》中文版首发式暨中古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召开.拉美各国驻华使节,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的官员和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与古巴驻华使馆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0.
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协会(简称拉美协会 LASA)第十三次年会于1986年10月23至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召开。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邀请,我国拉丁美洲学者代表团一行六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和与会代表对我代表团的活动很重视。大会简报以显著的位置报道了我团的到达和代表团成员名单。拉美协会主席科尔·布拉西尔会见了全团成员,并亲自主持了《中国和拉丁美洲》专题讨论会。代表团团长、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中拉关系和我国拉美研究情况的报告,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欢迎。会议期间,大会计划委员会组织了三百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议题十分广泛,从拉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 0 0 1年 6月 2 9日~ 7月 1日 ,在京郊昌平召开了“拉美学会暨拉美所建所 40周年所庆学术讨论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外经贸部和全国妇联国际部的官员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求是》杂志社、《望》杂志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拉美所的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 ,共 6 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两部分。在“专题报告”部分 ,外交部拉美司的领导介绍了江泽民主席于 2 0 0 1年 4月 6…  相似文献   

12.
很高兴有机会再次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国际学术论坛。对于我来说,每次参加这样的学术论坛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变化与选择”,副题分别是“拉美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拉美大选后的政治格局的变化”、“拉美的选择对中国的启示”。无论是主题还是副题既切合了当前拉美和中国发展的特点,也符合拉美和中国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我想,这两天我们有这么多长期关心、从事拉美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及驻华使节汇聚在一起,共同来…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三次元首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担任本届会议的轮值主席。胡锦涛主席作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首次参加这次元首会议,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各国领导人就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及世界和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9日,"第5届全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与中拉关系研讨会"在四川外语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拉美学会和四川外语学院共同主办,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西班牙语系及拉美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和墨西哥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外语学院副校长董洪川主持。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赵本堂、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吴国平、重庆市教委副巡视员胡斌、重庆科技学  相似文献   

15.
今天,参加拉美所古巴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菲德尔与古巴社会主义”研讨会,感到格外高兴。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古巴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国家,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古巴党、政府和人民在卡斯特罗主席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对拉美和古巴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不断推进中古两党两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中下旬,胡锦涛主席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将出访哥斯达黎加、秘鲁和古巴拉美3国.在这前夕,中国政府于11月5日发布<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7.
1983年5月5日至12日,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在西安举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专题学术讨论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五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会收到论文二十五篇;主要讨论了如下两个问题:一、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活动及其作品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6日,拉美所经济室举办题为“全球金融动荡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和挑战”小型研讨会,近30名所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经济室主任吴国平研究员主持。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从三种渠道对拉美产生影响:一是金融渠道  相似文献   

19.
拉美妇女的地位与面临的问题闫玉贞近十几年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妇女地位和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国妇女对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越来越多,对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拉美妇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妇女一样,仍面临着各种...  相似文献   

20.
拉美妇女的地位与面临的问题闫玉贞近十几年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妇女地位和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国妇女对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越来越多,对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拉美妇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妇女一样,仍面临着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