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平  马晓 《科技与法律》2003,(1):119-124
美国时间 2 0 0 3年 1月 2 2日 ,思科系统公司和思科技术公司 (以下统称“思科”)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Mashall联邦地方法院向我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在美国的 2家子公司HUAWEIAMERICA ,INC .,FU TUREWEITECHNOLOGIES ,INC .(以下统称“华为”)提起诉讼 ,指控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在这份被华为认为“长度有些夸张”的 77页起诉书中 ,思科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IOS(互联网操作系统 )源代码 ,使得源代码中的文字符、文件名以及程序瑕疵都存在雷同现象。这份文件中罗列出的指控 ,还包括华为Quid way系…  相似文献   

2.
张帆 《电子知识产权》2003,(4):37-37,57
自1月22日,思科向美国联邦法院起诉华为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以来,本刊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而在收到胡钢和胡丽芹两位热心读者对案件初期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的来稿后,华为诉思科一案又有了新的进展。 美国中部时间3月14日,思科方面又向法庭提供了两位证人的证词,称华为涉嫌通过挖角获  相似文献   

3.
黄勇 《电子知识产权》2011,(10):144-148
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日益得到重视的同时。“知识产权滥用”也逐渐成为一种受知识产权强者追捧的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方式。思科诉华为案和英特尔诉东进案为国内一些企业敲响了警钟。引发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自1月22日,思科向美国联邦法院起诉华为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以来,本刊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而在收到胡钢和胡丽芹两位热心读者对案件初期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的来稿后,华为诉思科一案又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思科诉华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制造商和提供商,思科何以大动干戈发起其自成立18年以来的第一次诉讼呢?或许华为在网络产品市场上对思科所构成的巨大潜在威胁才是思科此次处女诉的最大原因。华为的产品和产品线范围与思科极为相似,这曾使得业界称华为是“思科的克隆”,而华为在同类产品价格上却比思科低一半,在多数公司压缩IT投入的今天,华为的低价策略无疑给了思科当头一棒。而且华为在亚洲地区的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日益得到重视的同时,“知识产权滥用”也逐渐成为一种受知识产权强者追捧的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方式。思科诉华为案和英特尔诉东进案为国内一些企业敲响了警钟,引发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层思考。国家正在起草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次修改稿当中对滥用问题都有所规定。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内企业无疑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搭建一个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平台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是目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刊在这一期结合反垄断问题推出该专题,并将在今后继续关注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遇到的思科诉华为、英科尔诉东进公司等案件,引起人们对知识产权垄断问题的深切关注。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将这一问题纳入调整范围。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需要我们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审视我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演进及其借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莫过于‘等同原则’的适用”。12002年度美国影响最大的知识产权案———Festo公司诉SHOKETSU金属制造株式会社案,更使其成为关注的焦点。连近期广受国人关注的号称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第一大案———思科诉“华为”案,恐怕最后也不得不援引等同原则。2等同原则(DoctrineofEquivalents)是美国法院在专利侵权的审判实践中提出来的一项原则。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美国各级法院的众多判例扮演着等同原则的诠释者的角色,通过一系列判例确立了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地位。3梳理这些经典判例,了解等同原…  相似文献   

9.
思科诉华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制造商和提供商,思科何以大动干戈发起其自成立18年以来的第一次诉讼呢?或许华为在网络产品市场上对思科所构成的巨大潜在威胁才是思科此次处女诉的最大原因.华为的产品和产品线范围与思科极为相似,这曾使得业界称华为是"思科的克隆",而华为在同类产品价格上却比思科低一半,在多数公司压缩IT投入的今天,华为的低价策略无疑给了思科当头一棒.而且华为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和它想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强烈愿望都让思科感到不安.仅去年一年华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就达5.5亿美元.思科显然已经意识到华为不再只是固守其熟悉的亚洲市场,而正向思科在北美的薄弱地区挺进.美国分析家认为,尽管华为和其他一些低成本的竞争对手目前并没有对思科的垄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但是它们最终必将影响到思科最核心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业务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0.
朱军  崔明 《检察风云》2005,(8):16-19
历史总会重演。2003年1月,当人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世界著名IT企业思科公司以知识产权侵权为名,将中国华为及华为的美国分公司告上法庭。2005年初,空气中的爆竹烟花味还未散尽,美国英特尔公司向深圳的东进公司起诉,理由同样是知识产权侵权。只不过,这次索赔金额高达70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让事实说话     
对于知识产权界来说,过去的2003年绝对是热闹非凡的一年。从DVD事件到数字相机事件、从思科诉华为事件到丰田告吉利事件,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全球经济进一步融合的大背景下纷纷登场,于是专利战成为业内人士言及必提,提之气短的隐痛。之所以气短,是因为我们没有具备胜战的“硬件”——核心专利技术。然而在一场战争中,“硬件”并不是唯一的制胜法宝,当“硬件”不足于抗衡时,一些“软件”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是人们更强烈、也更现实地感受知识产权的一年。在这一年中,……DVD的专利许可问题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在继续争论应不应该支付专利费的同时,DVD问题俨然成了处理知识产权问题最经典的前车之鉴,而被人们不断提起;思科诉华为应该是这一年中被人们关注最多的诉讼,这一案例让人们看到因市场竞争而引起的知识产权诉讼,又因市场利益而达成了和解;  相似文献   

13.
国际竞争趋向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生 《知识产权》2003,13(5):36-38
一、从DVD等案看国际竞争的新动向我国加入WTO不久,3C即通过欧盟当地海关扣押了我国约百家企业的DVD产品;随后,欧盟企业以未获专利权人许可为名,企图将我国2元以下打火机挤出西欧市场;2003年年初,美国思科状告我国华为专利侵权,美国安全部门甚至意图通过思科公司对华为展开侵权的刑事调查。上述案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新规则: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这是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三化”目前已不仅仅是某一跨国公司的独立行为,而更多表现为多寡头的专利联营。…  相似文献   

14.
技术垄断的法律规制--兼论我国《合同法》第329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跨国公司纷纷登陆我国,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利用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取得技术垄断地位,打压我国民族工业,如著名的DVD知识产权纠纷,数码相机专利垄断案,思科诉华为案等,在产业界造成了极大震动和反思,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热烈研讨,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对技术垄断进  相似文献   

15.
王肃 《知识产权》2023,(1):18-30
“知识产权”加上一个“学”字,可以引导人们关注“知识产权法”之外的其他知识领域,进而为建构知识产权学科提供理论支撑。“知识产权学”以知识产权法学为底色,以知识产权经济学、知识产权管理学、知识产权信息学、知识产权社会学、知识产权教育学、知识产权史学、知识产权哲学等为“四梁八柱”,共同构成“知识产权+”学科群体。以此为基础,从“知识产权学”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四个方面,加之行政和司法体系、法律政策体系、职业职称体系的现实策应,可以清晰呈现“知识产权学”的学科体系概略。  相似文献   

16.
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价值取向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晶玉 《知识产权》2004,14(6):48-50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实践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价值冲突愈加激烈.我国的DVD企业的专利许可收费案、微软的价格歧视与捆绑销售、思科诉华为一案以及彩电行业面临知识产权的威胁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进一步凸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差异.因此,本文拟从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过强还是偏弱,知识产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方向和总体策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支持下,同济大学于2004年10月8日举办了首届“同济知识产权论坛”,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田力普教授参加了论坛并致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发展中的中国”。在论坛上,世界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26日快到了,这一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有人将知识产权视为市场中的“灵丹妙药”,而有人则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视为“灵丹妙药”的认为,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中胜负的决定因素,积累的知识产权越多,市场中胜算的把握就越大;而视为“洪水猛兽”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产权法制对“李约瑟难题”的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近代西方国家为何兴起与中国为何衰落的名的“李约瑟难题”的精神实质,在于探求东西方科技与经济发展动因的差异。知识产权法制对于“李约瑟难题”的破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西方知识产权法制的缺失和奠立是形成和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钥匙。关注和研究“李约瑟难题”并从知识产权法制的角度进行破解,对于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上海化工企业知识产权论坛”和“静安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分别于2007年4月20日和21日在沪召开。会议邀请京、沪两地的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就“化工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诉讼”及“外资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等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展开深入研讨.为与会的中外企业代表答疑解惑.两次论坛均收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