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必须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机制。在中国现阶段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依赖于县乡两级政府负责,这严重地影响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这是因为缺乏促使地方政府将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激励机制。众所周知,地方政府大多追求经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较差,这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障碍。其出路在于挖掘现有农村智力投资的经济潜力。这是我们在广西梧州进行农村调查得到的新认识。 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化素质,二是生产素质(包括经营能力、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空心村已成为一种现实状态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恰是在空心村的背景下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中出现的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一个提法。阐述了空心村背景下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并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进而简单论述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6,(26)
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办法,促使农村的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两兴俱旺,这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在这方面,苏南农村走在了前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详见记者采写的这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的农民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里,过上城镇生活。本文重点探讨关于实现城镇化后的农村失地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这一问题,并以成都市四个安置房小区中的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地客观环境与居住地人际交往环境这两个层面因素对农村失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这两个层面的因素与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指数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从问卷的反馈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普遍偏低。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提高对农村失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并结合居住环境的两个层面因素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农村失地老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一、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西部农村西部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西部经济落后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对于西部广大的农村和农村经济,是开发的问题,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对于西部的城市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十分话跃,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转向集镇企业,农村小集镇迅速发展起来。这已经成为缝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农业经济的又一次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诞生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发展的形势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开始以来逐步出现的。要使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恐伯是不可能的。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村级基层党组织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重点,增强村级基层党组织服务主题的自觉性。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工作的主题。村级基层党组织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责任,因而就要紧扣这一时代主题开展工作。要围绕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0.
一次里程碑意义的会议金秋九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农村教育工作的会议,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这是一次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温家宝总理一直对农村教育十分重视,他在讲话中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诞生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发展的形势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开始以来逐步出现的。要使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恐伯是不可能的。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人口都比工业人口少;咱们国家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方针、路线,走出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力问题这条路子来。实行家庭承包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一人就那么几分地、1亩地,多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多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农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也是城镇农副产品市场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广大农民总结这巨变的原因时说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两句话,真是言简意赅的点睛之笔。靠政策,就是调整生产关系,靠科学,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抓住了这两条,就叫做提纲挈领。 今后的10年,农村的稳定与全面进步靠什么呢?主要还是这两条:一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靠科技、教  相似文献   

13.
王晶  郭乔冬 《学理论》2013,(17):60-61
孝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成为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文化根基。受各因素的影响,目前孝文化遭到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由于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这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家庭养老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要切实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就应该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鼓励、扶持符合我国传统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家庭养老,真正让家庭成为农村老人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相似文献   

14.
黑虎滩在四川省农村,是邛崃县委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村。由于商品生产的兴起,这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从这偏僻的小角落可以摸到我国农村向商品经济转变的脉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居住着全国80%以上的人口,加强党在广大农村的领导,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而理顺农村干群关系则是实现党在农村的领导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干部常年工作在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上,做着  相似文献   

16.
中央在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一九八五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近两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这确是一条真理。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向前推进,乡镇企业近两年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据统计,一九八五年,我国乡  相似文献   

17.
晏云婷 《学理论》2012,(35):247-248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中小学中始终存在着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为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失问题。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实行城镇中小学对农村中小学"捆绑式"扶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地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可经营性的资产正在重新组合,农村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农村的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这一切都标志着,上海农村正在向现代化社会迈进。而这一切,对依托于农村经济基础之上进行活动的农村党支部,又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使得农村党支部无论在组织设置原则、组织结构与模式,还是在组织管理工作机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研究和分析这些变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党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讲农村问题。广大农民称颂这三个文件是三颗‘定心丸’。这说明党对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心中扎根了。目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农民正在耕地以外的产  相似文献   

20.
乡村干部要多为农民着想编者按:“土地不要动,负担不要重,粮价别太低,干部别太凶。”这几句顺口溜眼下在农村流传颇广。这是农民对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要求。这里三封来信,反映了农村工作中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农村工作者的重视。编辑同志: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