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诉权与实体权利之关系定位上,作为实体权利生成工具之诉权与作为实体权利被侵犯而生之诉权存在着明显矛盾。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诉权概念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历经内涵上的流变与扩张。经由对诉权概念之历史溯源的分析可知,此概念之产生系国家垄断纠纷解决权的必然结果,而其流变则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实体法规范是否充足、国家统治与社会发展之需要密不可分。借助诉权生成实体权利之手法缘于昔日实体法匮乏时期的特别需求,而当下之诉权则扮演了事后救济权的角色。除上述变迁外,立基于民事诉讼场域的传统诉权概念还存在三重面向的现代扩张趋势,即纵向的诉权宪法化与国际人权化趋势、横向的刑事诉权与行政诉权研究趋势、民事诉讼中诉权理论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诉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回溯民事诉权理论的历史源流,有助于分析我国民事诉权内涵的发展并提出新的认识。考察我国民事诉权立法缺陷和司法运行的偏离现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建设途径。在诉权保障体系构建之后。应着眼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社会现实,探讨对民事诉权滥用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观点提出应限制甚至取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对此,理论界存在各种声音,司法实践中也无统一的做法。上诉权是被告人的法定权利,上诉具有纠错、维权功能,保留上诉权体现了刑事诉讼追求的公正价值。从刑事诉讼客体理论和刑事诉讼构造模式分析,上诉权的保留有其必要性。因此,不应当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更不应取消该权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当事人滥用诉权的现象 ,已不少见。但由于我国对当事人滥用诉权理论研究的缺乏 ,导致规制当事人滥用诉权的法律制度存在结构性缺陷。在此情况下 ,滥用诉权行为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 ,当事人滥用诉权规制体系的建构既符合我国具体的法制环境 ,还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诉权理论自19世纪末在德国产生以来,出现了诉权私权说、抽象诉权说和具体诉权说。诉权私权说又称实体诉权说,认为诉权是基于私法而产生的权利,是当事人所享有的实体权利的内容,其主观指向是实体权利所对应的义务主体。抽象诉权说与诉权私权说尖锐对立,认为诉权是不依赖任何实体条件而存在的公法权利,是人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具体诉权说认为诉权是公法性质的权利,但它是以实体权利为基础,私人请求国家给与对其有利的判决的权利。前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权理论是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基础。其内涵表现为它是向国家审判机关请求的权利,是宪法性基本权利,是程序涵义和实体涵义的统一。其外延在程序上表现为公诉机关的公诉权、刑事自诉人的自诉权和被告人的应诉权,在实体上表现为控辩双方的期待胜诉权。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它是由宪法保障、国民平等享有的权利,对审判权具有制约性,自身具有程序性。刑事诉权理论为当事人主义审判机制的存在和发展及侦查权的刑事诉权属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权利的合理配置、公诉案件中被害人诉讼主体地位及一些新型刑事诉讼制度和原则的引进和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与民事诉权结合”学说均未准确解释民事检察公益诉权的本质。民事检察公益诉权是法律监督权衍生的具有权利属性的诉权。在本质上,民事检察公益诉权是法律监督权衍生的特殊民事诉权,完全可以整合于民事诉权的理论框架中。法律监督权的潜在影响使民事检察公益诉权具有以起诉人身份行使、交纳案件受理费不是诉权行使条件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诉权为视野,从民事诉讼的诉权基本理论出发,围绕诉权的平等性、处分性、请求性等基本特质,对对抗制诉讼模式下我国公诉制度中存在相关问题进行了检讨,并提出了扩张公诉权能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9.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为解决多数人纠纷而设计的一种当事人诉讼制度。各国群体诉讼在解决当事人适格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我国代表人诉讼出现了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主体发生分离,诉讼代表人代为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制度与传统的民诉诉权理论和当事人适格理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美国的集团诉讼采取默认的方法赋予代表人诉权,日本通过明确授权赋予代表人适格主体,德国直接以法律规定赋予团体诉权,结合国外群体诉讼制度,通过对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分析、比较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首次明确了行政诉讼中的起诉不加重原则。确立该原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诉权。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级法院在审理行政处罚案件中如何运用司法变更权的理论困扰,使得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有章可循,为公民行使诉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们同样看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该条文的理解存在较大争议,其中的焦点是对“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表述如何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探析交强险中机动车间的“无责赔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无过错一方是否承担无过错责任,相关部门的解释作了肯定性回答。无过错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不但不够充分,同时也欠缺相应的法理基础,在实践中更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建议将无过错责任代之以过错责任,以避免现行法律归责体系出现混乱,并最终维护法律的真正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2.
诉权理论自提出以来,学术界的争论就没有断过,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关于诉权性质以及内容的争论尤其激烈。通过对各种诉权学说的内涵及其反对观点进行比较完整的概括和介绍,可以发现诉讼要件论在两种主要诉权学说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包括诉讼成立要件与诉的合法性要件在内的诉讼要件的理论,对两种主要的诉权学说进行评析,分析其不足之处,从而得出诉讼要件并不是诉权构成要件,诉权是启动程序的权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物权请求权发轫于罗马法的诉权,以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存在于罗马法.尽管物权请求权承继罗马诉权的程序功能,且得诉权之行使方可实现,但是物权请求权非因之而附着于诉权,而是独立于诉权,发展为横跨实体权利与诉讼程序之间的桥梁,为物权的顺利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但物权请求权不附属于物权,也非物权的效力所致,它是异于物权的.在物权存续期间,于一物的同一类型的物权请求权因同质的侵害行为会反复出现,但基于物权请求权的相对性和相对人的变化,此时的物权请求权与彼时的物权请求权并非同质,物权请求权是一种相对独立于物权的请求权.正是基于物权请求权的此等属性,物权请求权才可能成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相似文献   

14.
在维护交易安全和保护第三人方面,采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还是采公示公信原则一直是我国法学界一个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对二者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公示公信原则存在的经济合理性,简述了在维护第三人利益和交易安全方面,公示公信原则已经远远胜过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相似文献   

15.
程序对抗权应该是行政相对人在遇到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违反法律(主要是程序法律)而采取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对抗违法行政行为的权利。程序对抗权在理论上、立法上以及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完善。“自然正义”、“正当法律程序”和“控权论”是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的法理渊源。我国对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在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立法和行政实践中加以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诉之利益是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 ,在行政法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简单说 ,诉之利益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纠纷时 ,需要运用诉讼予以救济的必要性。对诉之利益的把握 ,关键是对利益的界定。不同的行政诉讼种类 ,诉之利益的认定不同。诉之利益是一个与诉、诉权、原告资格和受案范围密切相关的概念。在行政诉讼中 ,它发挥着判决形成权利的机能。  相似文献   

17.
诉权是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理论,民事诉讼中设计的许多规章制度都是为了保证当事人的诉权能够得到顺利的实现.起诉条件和诉讼要件与诉权有实质的联系,对它们进行分析,有利于掌握立法者的意图,在理论上为起诉条件的设立找到根据.同时,从比较法视角观察我国的起诉条件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现行规定的缺陷,有利于提出改进建议.在实践中发现立法缺陷,并最终在理论的指导下修改法律,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中被告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作为第三人制度的一种,其主要功能就是扩大诉讼解决纠纷的能力,实现诉讼经济.以两造对立的诉讼结构为基础,以诉讼合并理论为视角,对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起主参加诉讼之被告予以分析可以看出:主参加之诉的被告的确立,是以本诉的双方当事人为共同被告,还是以本诉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实现查明案件事实,实现纠纷的一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9.
新型权利,这一概念在于统摄一种现象,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基于新的利益要求在原有权利体系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类权利要求。本文探讨了新型权利的性质,新型权利对原有权利发展,以及新型权利司法确立方式的优越性。认为新型权利是社会秩序的产物,需要依赖司法程序得以确立,而不仅仅是制定者意志的体现,并在理论上分别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阐述了一项新型权利要进入原权利体系所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