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电商扶贫具有增收、节支以及提能的扶贫效应。然而,电子商务的扶贫之路还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相关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还相对欠缺。本文从农村电商扶贫面临的难题着手,通过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典型的电商扶贫模式及相关经验,认为我国电商扶贫的可能性路径有:"贫困户+电子商务""贫困户+帮扶主体+电子商务""贫困户+合作社+电子商务""贫困户+龙头企业+电子商务""贫困户+电商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是针对以往粗放式扶贫而提出的一种精准到人到户的新的扶贫模式,是有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宜宾市南溪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收集、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条南溪精准扶贫路径:激发自主脱贫新动力,探索产业致富新模式,构建统筹联动新体系,健全常态长效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通过提供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致贫原因精准分析、精确定位贫困户、扶贫过程动态监控与管理以及数据挖掘释放信息潜在价值等方式,助力精准扶贫,然而在贫困认定、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等过程中却出现贫困户个人信息泄露现象,这既是对贫困户人格和尊严的不尊重,也是对其隐私权的侵犯并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伤害,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负能量,削弱了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贫困户幸福指数需要从保护贫困户隐私开始,通过强化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出台隐私保护法、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技术安全保障等措施,有助于贫困户个人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7,(12)
<正>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但成败系于基层治理水平。由此可见,贫困地区的基层治理水平将决定我们能否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而基层的治理能否在法治的轨道下进行更是决定了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一、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扶贫识别机制不精准。我国传统的扶贫工作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贫困群众详情不够明确,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在贫困户识别中存在着贫困状况评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贫困状况,找准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致贫根源,国家在长期以来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旨在从根源上治贫,改善贫困人民生活状况。本文从村民满意度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和政县三合镇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当地精准扶贫村民满意度较高,影响满意度水平的因素主要为个人对政策的受益及获得感和政策实施中的客观因素;扶贫工作也存在部分不足。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提高政策的村民满意度提出以下建议:扶贫项目"强优扶弱";扶贫措施"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过程中乡村社会诸多关系被触动和重塑,本文尝试从乡村伦理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家庭伦理方面,脱贫攻坚以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但是强调帮扶责任同时不能弱化家庭内部伦理责任。在社会伦理方面,我们要关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问题。在基层政治伦理方面,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好帮扶工作,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提高扶贫资源分配公平性;帮扶工作中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扶贫干部的任务是帮扶,而不是包办。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8,(40)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这样的基层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一种被称作"穷人银行"的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在安徽农村正大受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的欢迎。从2006年起,安徽省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的旧模式,以财政扶贫资  相似文献   

8.
《瞭望》2020,(19):51-51
"我们几个兄弟去年以100多亩土地入股,三年内分红后就可以拿回租金,之后慢慢发展就可以走上脱贫致富路。"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柠檬种植示范基地,贫困户黄晓看着郁郁葱葱的柠檬树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四联村柠檬种植示范基地是2019年江宁镇积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企业+造林合作社+基地+村级集体+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引进柠檬种植,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江宁镇是玉林市唯一的深度贫困镇,目前尚有未脱贫户77户302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江宁镇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引进了电子、制衣、芒竹编等扶贫产业。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扶贫是参与式发展理念和方法在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扶贫方式。本文剖析了参与式发展的内涵、原则,并从理论基础、扶贫理念、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参与式扶贫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扶贫方式进行了详细比较。在此基础上,以亚行贵州纳雍社区综合扶贫示范项目为案例,封参与式扶贫的典型做法和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由传统的各自单线发展到当前的协同推进,是两者关系演变的基本规律,其原因在于两者能够在同一时空领域内发挥优势叠加和互补功能,即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党建与扶贫协同推进。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党支部+结对帮扶""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X+贫困户"等多种形式。新时代需实现农村基层党建的目标与精准扶贫目标的有机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落实与贫困户的利益保障有机结合,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与扶贫干部选拔工作有机结合,以及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与贫困群众精神脱贫的有机结合,由此更好地深化两者的协同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扶贫标准比较低,但这次精准扶贫的意义重大,它为下一轮难度更大的扶贫攻坚探寻可操作的模式与积累经验。贫困户的资源禀赋条件局限和中国较低的贫困线标准决定了,要以提高贫困户的劳动参与率为中心来进行精准扶贫。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四种产业精准扶贫微观操作模式,必须要严格把好资金运营的责任落实,因为这关系到精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问题。2020年之后的反贫困关键点将转变为权利-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扶贫标准比较低,但这次精准扶贫的意义重大,它为下一轮难度更大的扶贫攻坚探寻可操作的模式与积累经验。贫困户的资源禀赋条件局限和中国较低的贫困线标准决定了,要以提高贫困户的劳动参与率为中心来进行精准扶贫。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四种产业精准扶贫微观操作模式,必须要严格把好资金运营的责任落实,因为这关系到精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问题。2020年之后的反贫困关键点将转变为权利-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建 《瞭望》2016,(29):50-51
贫困户缺乏资金、技能、经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集中搁绑扶持资金,可以避免小打小闹式发展的后劲乏力,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我国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重大问题,解决贫困问题亟须从政府单中心扶贫模式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中心模式转变,其中志愿服务在满足贫困户的基本需求和帮助贫困户脱离贫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志愿参与扶贫中存在志愿者安全意识不强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等现象,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志愿服务参与扶贫的保障机制路径,以多维度优化志愿服务参与扶贫机制,落实志愿服务参与扶贫工作的志愿者和农村贫困群体的权益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屈辰 《瞭望》2020,(15):20-22
一条条县级“5+2”、村级“3+1”的特色产业线,一片片开花结果的扶贫产业园,编织起产业扶贫大网。当前,全国贫困地区累计建成10万个以上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有超过90%的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攻坚之年,不断壮大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助力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梦。2019年,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和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快速发展,带贫益贫机制初步建立,超过70%的脱贫户得到了产业扶贫支持。  相似文献   

16.
报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规定,生态审计不过关,干部不能提拔。这里建立了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在生态治理区立上标牌,明了责任人,并向群众公示,然后根据目标责任对县、乡离任的主要干部进行生态审计,不合格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2)
扶贫驻村干部不仅能够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而且在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扶贫驻村干部能够切实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先锋特质、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等方面。今后要进一步发挥驻村干部在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中的作用,可以从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扶贫政策精准供给、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政策具有双重属性:目标的确定性和效果的不确定性。目标是确定的,将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政策执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权威等扶贫资源在政策内外在因素之间的配置影响着执行结果。短期来看,有限的扶贫资源投入到政策内在因素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结果的确定性。而长期来看,充足的扶贫资源投入到外在因素中是实现精准识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对推动扶贫整体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其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为了摸清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开展状况,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的对策,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总结了相对成功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规范机构设置,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增进双方情感,务求扶贫实效。  相似文献   

20.
项目扶贫是项目治国在精准扶贫领域的重要体现,是以项目为载体的精准扶贫形式,承载特定的价值目标和实践功能,但在以项目为载体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了贪腐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把扶贫项目衍生的贪腐问题放在项目扶贫场域中观察和分析更能够呈现其内在实质、发生机制和演化过程。项目制把主体、内容、运行等要素集成而构成项目扶贫场域。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运行过程的多元规则并存、资金政策的多渠道投放共同作用建构了项目扶贫场域的碎片化特征,诱发部分扶贫干部价值取向偏差,扶贫项目成为追求私利的机会,构成"项目扶贫场域碎片化-价值取向偏差-贪腐行为"的逻辑机制。弄清项目扶贫场域与贪腐行为的关联对通过项目扶贫场域治理来抑制贪腐行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