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公司本是专门承担风险的金融机构,如今自己却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作为保险公司最大险种的机动车辆保险(简称机动车险)红灯闪烁,急需社会为其提供“保险”。  相似文献   

2.
当前保险体制改革的现实问题及对策韦慈竹从总体上看,当前保险体制改革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现实问题:一是认识上有误区。由于长期实行传统牵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民险市场的培育和保险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方面的市场培育和体制改革。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保险是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钢 《瞭望》2001,(41)
随着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 在外资保险纷纷挺进中国, 民族保险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关键时刻,国内保险业界似乎对保险上市呼声一片。毋庸讳言,国内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市场手段增资扩股,募集社会资金,增加保险资源总量,扩充资本运作实力,无疑可以增强保险业的发展后劲,对优化整个资本市场结构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后,就会发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是否已完全具备上市的成熟条件,保险上市是否已是水到渠成,就值得三思了。  相似文献   

4.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作为完善的一种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由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地震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巨灾保险,特别是地震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组织承担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的同时,增强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并实行全民共建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有效应对不可抗御的地震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5.
保险代理人是现代保险中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现状及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新《保险法》增加了保险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保险代理人责任承担,保险代理手续费的支付管理及培训,管理保险代理人方面的规定,并对寿险代理人代理保险公司的数量及代理人的行为准则进行了修改,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燕粉 《学理论》2012,(14):122-123
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中介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保险公估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并开始逐步健全,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引,其发展仍然落后,亟待得到进一步加强。鉴于我国的保险公估业成长缓慢的自身特色,从法律制度和产业政策上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保险公估人制度的措施: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为保险公估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强化保险公估人的法律地位,完善保险公估人制度,提升其公信力,增强其权威性;保险公估公司要努力解决自身问题,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对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刺激个人住房消费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制度和操作上的缺陷,不仅阻碍了房贷保险的发展,而且给房贷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分析房贷保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完善房贷保险的法律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本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保险业混业经营已成为潮流,尤其在欧美一 些发达国家,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作用显赫,体现为保险险种被注入资产化特色,保险产 品正从传统的储蓄型演进到投资型,我国的保险业显然也正在循着这一路径在发展。本文就 此问题进行论述。   一、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的历史现状   投资保险于本世纪 50年代萌芽,至 80年代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欧美国家人寿保险的主 流险种之一。美国于 1976年开发出第一个投资连结保险 (变额保险),至今已有 30多家保 险公司经营此类产品,从 1989年至 1998年,此类…  相似文献   

9.
市场约束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张朝祥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国民经济在持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明显放缓,市场约束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1996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是1980年的85倍。广东目前每年...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保险是顺应市场防御与分散知识产权风险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险。在我国急需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又适应国际大环境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已具备构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所需的现实基础和法律基础,在对知识产权保险法制化现实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知识产权保险的立法形式、险种设计提出法律建议,以服务于我国知识产权保险市场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年来,广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什么魔力使广东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广东改革开放是按市场经济取向进行的,市场经济对于一定经济时代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简言之,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首先是通过价格改革取得的。这一点,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逻辑的推演都能予以证明。一、广东价格改革的历史进程广东的价格改革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遵循价值规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放开价格”为中心,朝着市场价格为主的价格改革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具体路径和相应的对策建议。无论是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日本的政府主导型,还是法国的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都主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银行体系和农业保险等三个部分构成,并且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基于这些经验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遵循如下路径:首先是政府主导下优先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其次是政府引导下不断壮大合作银行体系和农业保险,最后是政府退出后由市场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湘钰  陈冬梨  吴芷姗 《学理论》2013,(17):231-232
明实行海禁政策,广东沿岸私人海上贸易发展在夹缝中得以生存,由于地理大发现导致的全球市场扩大,以漳州窑、景德镇等一批瓷窑成为广东外销瓷的主要源头。以"南澳一号"沉船考古发现为研究视角,旨在探讨明末民间海上贸易的意义与实际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18)
今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加大银行、保险、法律和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开放力度,随之在保险、金融、商业、电信等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颇为引人瞩目的开放举措:3月20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永伟表示,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大局已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多家保险公...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财务管理作为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构成因素,必将对中管保险集团提升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管保险集团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个"始于过去、优于过去"的过程,要修正到始终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上来,从而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采取措施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其主要原因是伴随着市场管制放松,保险创新如火如荼,保险资金运用组合方式日新月异,竞争和跨行业兼并、重组大行其道,保险业自身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在此情况下,各国政府必然要进一步完善保险管制,以维持保险市场的稳定。但完善并不等于恢复原有的管制,更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保险费率管制上来,而是在放松保险管制的大背景下,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保险监管,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管制和保险监管不是相同的概念,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农村居民的续保难、保险产品难以适应农村市场、成本高影响保险企业的积极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挤出效应等,在当前我国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不能对保险公司和农村居民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面临的困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保险企业建立运行机制、行业组织健全运营监管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到过广东的人,其印象最深的除了广东活跃的经济、繁荣的市场以外,恐怕就要数广东发达便利的交通、通信了。  相似文献   

19.
在应对巨灾风险的实践中,各国政府纷纷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多样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对外国实践经验和有效作法的学习,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必须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参与的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着力加强以巨灾保险基金为核心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再保险市场和巨灾风险证券化市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适时制经营模式不仅在各国制造业兴起,也在广东乃至全国的饮食行业中成为一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对广东饮食业适时制经营模式的研究和经营效率的分析,说明在一个行业中推广一种新的产业制度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新模式能否在短期内提高经营的效率,而在于它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同时表明,激烈的市场生存竞争下才可能产生并迅速推动新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