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国企产权改革虽然棘手,但无法回避。早解决早主动,否则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更大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深度攻坚阶段。如何认识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下一步国企改革如何深化,对此各方观点颇多分歧,因而有理论梳理与厘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企业强强联合贵在神形兼备———长沙九芝堂集团“浑然一体”的启示文伯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重组,拉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序幕。大步朝向市场化迈进的中国经济,迎来了一大批强强联合而成的“联合舰队”,...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因经济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有效需求增长趋缓及科技进步因素制约等原因,出现了国企职工大量下岗的历史性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成都市作为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省会城市,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会议闭幕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由点面结合、单项突进、破除旧体制阶段,进人整体推进、综合配套的阶段,体制创新成为改革的主题,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的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探索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新路子,强化国有资产的产权监督与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深化国企改革四大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改革,一直被作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在曲折中前进,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进入2005年国企改革仍然面临着如何强力推进和体制攻坚的问题。阶段性成果有哪些目前在国企改制方面,据调查及推算,小型国企改制约实施80%~85%;中型国企改制约实施50%~60%;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改制已开始启动。当然,已经改制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经过深化改革、持续重组的多重冲击,广大职工思想进一步开放,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变型时期, 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和人们心理失衡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 从企业内部讲,由于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利益调整,也时时刻刻对职工思想行为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7.
河北邢台市工商银行政教处林振起:每个单位都有默默工作、诚实劳动、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不言困难、不提个人要求的职工。不言困难不一定没有困难,不提要求不一定没有要求可提,而是他们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体谅组织困难,宁愿自己承受压力,也不愿给组织增加负担罢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这种奉献精神更加难能可贵。这也正是社会主义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典型表现。对不言困难、不提要求的职工,领导干部更应备加关心和爱护。因为越是在国企改革的关键时刻,越是非常需要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广大职工以主…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以后,国企改革进人到了一个攻坚阶段,中央“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构想正在付诸实施,这对于加快地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就地方政府而言,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坚定地推进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完成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调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一、正确理解国有制企业与国有经济的内涵在20年的改革实践中,国企改革绩效一直不高,令人忧虑。我以为其根源在于一些理论误区的困扰,在前期改革中,理论误区的主要表现是在所有制关系上混淆了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与公有制的内在区别与联系,把国家所…  相似文献   

9.
国有经济和国企改革的几点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国企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作者站在世界经济发 展的制高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观 点:1、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结合起来,调整国有经济的关键是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国有经济的双重性及其实现形式的多元化。3、国有经济的主导 作用要由数量主导转向控制为主导。4、“抓大放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10.
投资管理公司作为资产经营公司 ,肩负着经营和监管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重任。新时期 ,投资管理公司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 ,继续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一、要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坚定不移地深化国企改革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第一 ,国企改革的思路必须有所创新。当前 ,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很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要解决这些矛盾 ,必须在工作思路上有所创新。我认为 ,实施“六抓六结合” ,才能在新一轮改革中取得较满意的成效。首先 ,“抓大放小”必须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要加快推…  相似文献   

11.
改革与发展,依然是贯穿“九五”的两个主要线索。“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两个三年目标将在“九五”期未如期实现。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扫清了国企改革认识上的障碍,拉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帷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上,而不单是国有企业数量的多寡。这一指导思路的确立,为深化国企改革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国有企业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让金融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突破口。证券监管层在2000年的一系列举动意味着资本市场已进一步向金融企业敞开,表明了管理层大力扶持金融企业发展的战略意图。民生银行的成功上市是拉开了金融企业批量上市的序幕,意味着我国金融企业上市的高潮即将来临。金融企业上市是目前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金融企业上市是行业发展的需要。金融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金融业的特点之一是高负债经营。因此,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当 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应从3个方面入手:1、思想上高度重视;2、充 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3、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以此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焕发 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国有企业被视为"国之栋梁",国企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中心环节。2017年,随着各项改革举措按下"快捷键",国企改革已经从前期"设计"阶段进入中后期密集"施工"的"窗口期""机遇期"。国企改革势必会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势必会带来思想上的碰撞、思想上的交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  相似文献   

15.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称,将“探索(大型国企)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应该说这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尽管在“实施意见”中,对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增资持股“严格控制”,但这毕竟是向改革的正确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进入攻坚阶段以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6.
杨栋梁  刘文魁  薄云 《求知》2000,(1):20-23
国企改革的成效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因而,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的热点。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国企改革总攻坚的号角。天津如何实现既定目标,是津门父老关注的焦点。本期沙龙邀请了几位从事经济工作的专家,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钱学森社会系统工程思想是对改革"顶层设计"的有效超越,对推进改革攻坚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除了经济领域的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也全面推进。但是,在改革攻坚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传统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的影响下,一些官员存在"先  相似文献   

18.
国企改革亟须明确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国企改革和发展步入攻坚阶段与关键时期,怎样深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我们认为当前亟须明确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国企改革攻坚阶段 ,如何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是一个新课题。当前 ,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 ,以期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鸿 《理论探索》2003,(1):54-56
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现在我国从整体上已初步实现小康 ,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保持新世纪头 2 0年经济快速发展 ,着力解决农村问题和就业问题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 ,是当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