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健 《瞭望》1986,(27)
中共榆林县委书记石海源听说我们到榆林来采访治沙工作,爽朗地笑了起来,说;“解放前,榆林是沙进人退;如今是人进沙退。毛乌素风沙问我们榆林人低头了,开始夹起尾巴向北逃啦。”石海源穿一身布中山装,刚从沙区检查工作归来,枣红的脸庞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他热情、朴实、刚毅,讲起话来,铿锵有力。从五十年代起,他同沙漠已经较量过三十年了。 我们真正理解石海源这几句话的分量,是在访问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一般春季多发,然而在刚刚进入新世纪的短短一个月内,强沙尘暴就接连三次侵袭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向人们敲响了警钟:2000年12月31日——2001年1月2日,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金昌、民勤、武威、古浪等地发生强沙尘暴,这场跨世纪的沙尘暴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发生的时间最早的沙尘暴;2001年1月11日,1月30日,强沙尘暴又两顾河西。三次沙尘暴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还波及到周边地区,沙尘暴引起的浮尘使得兰州、定西等地屡屡出现粉尘天气。河西走廊的狭管效应河西走廊位于合黎山、龙首山与祁连山之间,主要是由祁连山北麓…  相似文献   

3.
国家林业局负责人岁末在北京宣布,环北京防沙治沙工程项目区内将全面实行“禁垦、禁牧、禁樵”,杜绝人为破坏行为,以有效保护沙区现有林草植被。这是我国政府在防沙治沙方面做出的最新重大举措。朱镕基总理曾多次讲到,北京周围地区不要逼着迁都。我国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减少沙尘暴,保卫北京。这一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工程区范围  相似文献   

4.
董洁 《瞭望》2000,(35)
相信许多北京人还对今年春季的沙尘暴记忆犹新。偌大的北京城被笼罩在铺天盖地的黄沙之中。以往的蓝天、白云、阳光不见了,只有雾蒙蒙的一片尘埃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们亲眼所见,而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是离我们不远的沙尘暴发源地──内蒙古中部地区,昔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因毁林、毁牧及盲目开荒,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茫茫荒漠。 一些人为了生活得更好,只看眼前利益,不看或看不到长远利益,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肆意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也随之而来,人们在大把大把挣钱的时候,也正在不知…  相似文献   

5.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沙化土地的扩展更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吞噬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世纪之交,江泽民总书记站在我国构造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描出,“西北地区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朱镕基总理2000年5月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本文就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并针对新时期沙区产业开发的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茫茫沙海,天山北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深处,神话般地伸出去一个绿色的半岛。 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一批优秀青年,自愿报名,在一九五八年党的生日那天建立起来的一个共青团农场。它三面环沙,年年月月沙飞沙落。二十六年过去了,人近沙退,绿洲在不断地扩大…… 这样一个打入沙漠深处的农场,近年来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注意。人造卫星从太空发现了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沙漠  相似文献   

7.
退休”,顾名思义就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休息,含饴弄孙,养花伺草,欢度晚年。这些老同志工作了一辈子,本该好好休息了,但值得敬佩的是一部分老领导,人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精神却未“退”下来,退而不休,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操心劳神,在教育下一代的岗位上作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这与极少数党员干部不愿退、不让退,退下来牢骚满腹,甚至有的虽然身在岗位,但是思想早已“退休”的人相比,形成多么鲜明的反差!.人的衰老与退休是客观规律,无论哪一位领导干部总有一大都会从岗位上退下来。但是,一个人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神经系统在学习、记忆和遗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心理感觉,构建了一个快乐模型,并且提出了创造性的概念。当发现并创立新的科学理论以后,那些掌握现在科学理论的人并不会主动地放弃现在的科学理论,然后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并接受新的科学理论。在科学理论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实施 的沙尘暴课题研究表明, 每年冬春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区有境外源区和境内源区两大类。境外源区主要有蒙古国东南部戈壁荒漠区和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去年监测到的32次沙尘暴事件中,有18次是在蒙古国南部形成沙尘暴之后移动到我国境内的,占全年总次数的56%。境内源区主要有内蒙古东部的苏尼特盆地或浑善达克沙地中西部、阿拉善盟中蒙边境地区(巴丹吉林沙漠)、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去年有14次沙尘暴起源于内蒙古境内,占沙尘暴总次数的44%。沙尘暴发生后…  相似文献   

10.
亲历沙尘暴     
近年来每到春天,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去年春天,沙尘暴次数突然减少,人们以为是近几年生态建设发挥了作用,沙尘暴的肆虐会就此收敛。不料,今年开春后,沙尘暴又卷土重来,而且反弹强烈。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市地处祖国的北疆,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近20年来,该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很好地践行钱学森院士沙草产业理论,紧紧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市情特点,把治理沙区生态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兼顾起来,特别是企业集团涉足做大做强林沙草产业,走出了一条企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驱穷致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与可持续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新路。现已成为中国沙草产业的一面旗帜和典型区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第一场强沙尘暴在3月20日悄然降临。清晨,一觉醒来的北京人正在为夜间的一场小雨而惊喜时,只见四野黄尘笼罩,浓浓的土腥味扑面而来。路上的行人掩面急行,为了躲避沙尘,有人甚至把塑料袋都套在了头上;车辆白日里便打亮了前后灯,小心翼翼地如蜗牛般缓慢爬行,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光怪陆离的桔红色里。  相似文献   

13.
时事聚焦     
《瞭望》2006,(25)
中国(2006年6月10日-6月16日) 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他强调,坚持不懈地将防沙治沙事业向前推进。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12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作重要批示:加快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深圳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病例。13日消息,深圳市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患者病情危重。台湾立法机构正式启动“罢扁案”审查。由国民党、亲民党籍“立委”提出的罢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的提案13日通过台“立法院”的程序审查,确定此案将交由全院委员会审查。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7,(1)
<正>支部简介民进新疆乌鲁木齐沙区一支部成立于2008年5月,现有会员10人。支部多次获民进新疆区委会、乌鲁木齐市委会先进支部称号。支部曾获"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民进新疆乌鲁木齐沙区一支部成立8年多来,充分发挥支部会员的作用,积极传递民进组织正能量。思想建设不松懈,是支部会员的共识。除集体学习外,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要求会员收听、收看,了解学习会议精神。2011年换届后,新一届民进市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人,要穿越沙漠。这个人带着一个行囊,行囊里装满了食物和水。一开始,他一直向着沙漠的北方走着,但是,夜里突然起了一场沙尘暴,第二天,这个人从沙丘中钻出来后,望着苍黄的天空,不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晓理 《瞭望》1999,(45)
十月走宁夏,满眼已是深秋。塞外寒来早,几场西北风刮过,草枯了,树秃了,庄稼割了,四野肃杀。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由西、北、东三面围拢,给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大地染上了浓浓的灰黄色,只剩下一条黄河,翻着泥浪,费力地蠕动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不屈的生机。宁夏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境73%的面积已为荒漠覆盖。在荒漠化土地中,沙化面积126万公顷,占宁夏总面积的24.1%,属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宁夏人要生存,依赖的是黄河水,宁夏人要发展,治沙则是必由之径。沙进人退,人进沙退。如何治理沙…  相似文献   

17.
北京人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北京城的沙尘暴越来越频繁。这种感受用数字表述则更加直观——特大沙尘暴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8次骤增到近10年的20多次。这些沙尘并非北京“原产”,它的“故乡”是林草植被覆盖率不足5%的西北省区苍凉贫瘠的荒漠。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要穿越沙漠。这个人带着一个行囊,行囊里装满了食物和水。一开始,他一直向着沙漠的北方走着,但是。夜里突然起了一场沙尘暴,第二天,这个人从沙丘中钻出来后,望着苍黄的天空,不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地王被退显示,以往储地生财的开发模式,开始被快速拿地、快速开发模式所取代 2007年跑马圈地、意气风发的地产大鳄们一定不会想到,地王这个一度给他们带来无限荣耀和光环的桂冠,在2008年会如此地烫手。尽管真正的退地  相似文献   

20.
人作为法律主体其自然权利是自我发现的,智能机器人的权利很可能是与人类不同的演进路径。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给我们带来了诸如法律与伦理的边界、智能机器人的权利、法律关系的交叠等一系列问题。回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法律主体理论设立的初衷,厘清其理论发展历史进程,深入分析智能机器人出现以后对构成法律主体要素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责任主体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有限度地变动源自对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抽象的法律主体理论。法律主体理论的构造,必须回到人的本质以多个面向理解人本身,跳出法律主体的类型化思维,用全方位的方法论思考人与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立法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