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回放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暴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3月2日油价升至每桶32.48美元后,到10月2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升到每桶55.17美元,国际油价创下了20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2.
油价大起大落过山车,折射出世界经济宏观形势正变得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均衡 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凌厉升势,开始掉头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价格近日一度跌至每桶110美元的水平,与今年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近1/4。与此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和欧佩克油价也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3.
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三月十四日决定把原油基准价格从每桶三十四美元降到二十九美元,是它在黑云压城的油价战中采取的重大决策。它的成员国将为降价承受巨大的损失,但是,它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维护了组织内部的团结,避免分裂以至瓦解。降价决定有助于油价的暂时稳定,防止油价暴跌,以免给石油生产国带来更大的损害,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油价上涨,主要动力是基本面的支持——市场供需不平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期上演强势逼空行情,其主要基准价格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8月1日出现78.77美元的历史新高。在过去的24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刷新年内新高。目前的油价较年初低点已经攀升五成有余。此间观察家预测,在供应面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之前,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将保持强势格局。  相似文献   

5.
国际原油价格突破每桶75美元大关后,近日有所回落。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油价仍将保持高位震荡状态国际原油期货价格4月中下旬上演了强势逼空行情:五次创出历史新高,70、 75美元大关先后失守。综合今年前4个月,油价已攀升 23%。截至4月末,美国平均汽油价格已  相似文献   

6.
吴力波 《党政论坛》2009,(10):42-43
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原油现货价格从2003年1月的30.8美元/桶最高上涨至2008年7月的132.5美元/桶,上涨幅度高达331%。正当全球都在对油价是否会上涨至200美元以上而争论不休之际,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国际原油价格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跌回2003年初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这是对世界经济的一次额外冲击,受冲击最大的还是贫困国家 油价破百的恐慌尚未过去,美国次贷风波的影响还在深度发酵,大米破千的阴影又令穷国和贫民感到切肤之痛。2007年,作为国际米价基准的泰国中级稻米的平均价格为334美元/吨;今年1月,此价格被改写为360美元/吨;到3月底,大米价格迅速蹿升至760美元/吨,创20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8.
李钢 《瞭望》2001,(49)
美国“9·11”事件虽然一度 导致石油价格波动,但并 未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油价持续上涨,相反,世界石油价格在短暂上扬后,便开始呈现持续下落的趋势。今年11月纽约原油市场价格降到每桶18美元左右,同一年前相比,世界原油价格下降了50%。从“9·11”到11月,原油价格每桶也下降了12美元。如果今后一段时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在原油限产问题上达成协议,原油价格有可能逐步回升,保持在每桶20-25美元的水平。 供需失衡导致 油价下跌 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失衡。从需求方面看,“9·11”事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投资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18个月,而且至今未有见顶的迹象。 两年前,油价曾长时期陷于低谷,徘徊于10美元上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连续三次减产,方才遏止住跌势。从去年3月起,原油价格开始缓慢回升。有跌有升,这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进入2000年后,油价一路攀上每桶30美元的高台阶,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内居高不下。尽管欧洲人围住加油站抗议示威,尽管美国总统威胁要动用战略储备平抑油价,尽管欧佩克半年期间连续三次增产,那泊价却不降反升,且“坐三望四”,大有拿下40美元一桶新高的势头。 国内一…  相似文献   

10.
太阳会再次升起,油价也会再次上涨国际油价从年初突破100美元大关,到7月份达到147美元的历史高点,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然而近几个月来油价下降趋势明显,如今已经跌去一半,开始下探70美元的关口。这种过山车式的变化来得过于迅疾。  相似文献   

11.
10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当天收于每桶66.75美元,创出16个月以来最低交易价格。对比今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55%。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撤离,挤压出几年来油价中的巨大泡沫成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多达  相似文献   

12.
国际油价和 CPI 涨幅双双下行,成为能源价改的一个时机能源价改雷声大雨点小,有的一些雨点儿还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在140美元时被逼无奈掉下来的。而在目前能源价格开始震荡下行、CPI 涨幅同时走低的价格改革时机面前,似乎说的人反而不多了。之所以国际原油价格下行时是推进能源价改的时机,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我们的能源价格相对较低,成品油价格甚至倒挂,石油企业高额亏损,涨价虽不只是能源价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1日,纽约油价一度跌至每桶26.21美元,如今,油价已逼近50美元。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反弹了百分之七八十,这样的"V"型反弹出乎大家的意料。美国减产是重要信号本轮国际油价反弹起始于产油国提出的限产协议。今年伊始国际油价持续深跌,到2月一度跌至12年低点。面对深跌不止的油价,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集体发声托市,提出限产倡议,提振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人们都在惊呼100美元的油价,但似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并不担心。 美国表示,高达7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会用来平抑油价。欧盟也认为,100美元的油价不会成为一场灾难。日本更是没有大的恐慌。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价上涨曾导致了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危机,欧美甚至联合抵制油价上涨。而如今,类似的油价上涨,却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构成明显的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特别会议经过紧张、激烈的三天辩论之后,对油价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根据石油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出席会议的多数成员国决定,放弃原来只把阿拉伯轻原油这个单一油种的价格作为基准价格的制度,用多油种的基准价格取而代之。新的调价政策从二月一日起生效。少数成员国对此仍持异议。 调价后,非洲成员国生产的轻原油和阿拉伯成员国生产的重原油的差价从原来的每桶四美元缩小到二点四美元。根据这个调幅,会议决定,长期作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逼近145美元时,国际炒家无疑会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政策走向国际油价突破145美元后,中国下一步的能源政策走向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钱慰曾 《民主》2004,(7):47-48
伦敦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价格5月4日一度蹿升到每桶35.52美元,为13年以来的最高价。而前一天,纽约石油市场上的原油已经飙升至每桶38.21美元,创下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纪录。国际石油价格高位震荡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如果分析造成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原因,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当前世界还不会出现石油危机。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2000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起伏不平,从年中的每桶30多美元的高价位长时间运行,在年末又跌至中东等主要产油国的最低心理价位——22美元。已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的中国,去年也因此而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根据专家的分析和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国内石油供求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来看,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又难以避免。因此,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起能够应付国际油价波动、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的市场机制。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5,(35)
关于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陈凤英认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油价如果上升到80美元/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GDP减少0.6个百分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GDP减少0.8个百分点,世界经济不会发生衰退。IMF预测,如果今年油价保持在46.5美元/桶,世界经济将增长4.3%。最近,IMF在其秋  相似文献   

20.
加拉加斯专电 靠石油美元繁荣起来的委内瑞拉经济,如今经历着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巨大冲击。年初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油价从每桶二十八美元跌破十美元大关,使百分之九十以上外汇和百分之六十五财政收入靠石油出口的委内瑞拉经济面临一场深刻的危机,也打乱了委内瑞拉整个经济恢复计划的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