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三角外资回落,或可成为内资企业起飞的契机长三角地区是近年来全国利用外资总量最大、势头最猛、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最近两年,尽管协议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仍在增长,但增幅呈集体回落态势:2005 年前三季度协议外资增幅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实际到位外资增幅也比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尼克松总统开启了中关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但直到1977年1月福特总统卸任,中关关系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关苏缓和的受挫,美国政府决心加快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过中关双方的共同努力,1978年12月两国终于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有其自身的特征、功能、正当性,但仍有几个问题尚需商榷。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1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从非洲之角索马里风尘仆仆赶到莫斯科,受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热烈欢迎。次日,两位总统经过不到两小时的会谈就正式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条约,2003年1月1日前每方只能拥有3000枚至3500枚核弹头,即在10年内把双方现有的战略核武器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9,(19)
不久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成功地试射了各自的中程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既可携带常规弹头,也可携带核弹头。很显然,这是两国继去年核试验后在核武器化道路上的又一大步。这使人们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始终笼罩在人类头上的阴影———核武器。来自世界核武库的核威慑经...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磋商协议是指在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发生后,省级、地市级政府(包括直辖市所辖的区县级政府)代表国家与赔偿义务人在诉讼之外通过磋商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项所达成的协议。对于协议的性质,学界存在行政协议说、民事协议说两种观点。将磋商协议定性为行政协议或民事协议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中均各有利弊,但就磋商主体的地位、救济方式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关系而言,将该协议定性为民事协议更具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波黑和克罗地亚曾是前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战火燃烧在波黑,但与之相邻的克罗地亚也深深地卷入了这场战争。两个国家的首都萨拉热窝和萨格勒布的各阶层人士和舆论对和平协议既表示欢迎,又怀有深深的疑虑,反映了波黑战乱虽已结束,但和平协议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萨拉热窝:穆斯林 谨慎欢迎 塞族恐慌不安 1995年12月14日,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签署时,记者正好在萨拉热窝采访。当天该市  相似文献   

8.
最近,波黑穆-克联邦两个盟友之间以及波黑穆斯林政府同克罗地亚共和国之间摩擦不断,说明它们之间的结盟很不牢固.当前,尽管波黑冲突各方停火60天的协议于10月12日凌晨零点1分生效,但敌对双方争夺地盘的战斗仍持续不断,不仅穆-克联邦与塞族一方如此,穆-克联邦盟友之间也发生了争斗.  相似文献   

9.
新德里专电 印度政府平息旁遮普邦锡克教徒骚乱的金庙事件刚过两周年,这个邦的局势仍然动荡,各派势力之间正进行一场新的较量。 拉·甘地任总理以后,同锡克教温和派阿卡利党领袖朗格瓦尔签订了旁遮普协议。但是,协议遭到锡克激进派的反对,朗格瓦尔在协议签订后不到一个月即被暗杀。 今年一月,锡克激进派重新控制金庙,并发动教徒拆毁主殿重新建造。这座主殿在两年前政府军袭击  相似文献   

10.
王海运 《党政论坛》2008,(24):25-25
中俄签订了一揽子能源合作协议,被国际舆论普遍视为两国能源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波兰于8月14日签署了波兰境内建立反导基地的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在波兰部署10个导弹拦截装置,并帮助波兰提升防务能力。此前,美国和捷克已于7月8日签署了在捷克境内建立反导雷达基地的协议。这两个配套的反导基地协议,被视为美国从军事上进逼俄罗斯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在20世纪下半叶的冷战中,美国获得世界惟一超级大  相似文献   

12.
9月中旬,希腊和马其顿两国外长在纽约签署互相承认的谅解与合作协议,使对峙将近4年的希、马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突出反映了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利益.这项临时协议虽然被有关各方称之为解决希、马关系的“小方案”,但内容既广泛,又重要.它包括:互相承认对方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双方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两国将尽早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马其顿郑重宣布其宪法中有关条款绝不能也决不会成为向希腊提出领土要求的依据;从协议签署之日起30天之内,马其顿将取消国旗上的古马其顿徽记,希腊则相应宣布取消长达18个月的经济制裁,向马其顿开放萨洛  相似文献   

13.
辛本健 《求知》2010,(8):40-40
2010年4月12至13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领导人出席。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前期筹备工作颇为引人注目: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理念:4月6日,美国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和核武器试验;4月8日,美国在布拉格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协议.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不能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14.
全球要闻     
《瞭望》1999,(11)
新一轮科索活问题和谈将举行法国外交部3月5日宣布,本月15日将在巴黎举行的新一轮科索沃问题和谈,目标是完成包括政治和军事等所有方面的完整协议。据报道,目前南联盟政府仍拒绝在科索沃境内部署外国军队,科索沃阿族领导人则表示准备签署朗布依埃协议,但坚持要求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并保留“科索沃解放军”。关于科索沃问题的首轮谈判于2月6日至23日在巴黎东南郊的朗布依埃举行。南联盟政府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原则上接受了前南问题六国联络小组提出的协议草案中的政治部分,但未就草案中有关在科索沃部署北约军队的军事部分达成一致。波黑…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党政论坛》2013,(1):55-56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年事已高,因身患“不可逆转”性疾病,已开始出现痴呆现象,但他仍是受法国人爱戴的“好总统”。前段时间,他却因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被巴黎法院判处两年监禁,缓期执行。  相似文献   

16.
对抗与争夺一直是美苏关系中的主题。进入八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美苏虽然仍在继续对话,几度出现过缓和的迹象,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接近达成裁军协议,但对抗与争夺的实质非但未有任何变化,反而越发加强,更为明显。当前,美苏出于长期、有效地发  相似文献   

17.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6月3日通过表决接受了由西方和俄罗斯达成的和平协议,随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也表示接受。这个协议虽然在文字上稍有缓和,但是和朗布依埃协议没有根本区别,都是在南联盟代表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按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意志草拟的。舆论认为,科索沃问题的外交斡旋虽有了积极进展,但目前和平方案仍属原则性的,有关各方对一些具体问题尚未达成协议。能否真正实现和平尚待观察。6月7日,南联盟和北约军事代表团就南从科索沃撤军举行了会谈,双方末就有关军事协议达成一致。随后,北约军事代表团团长称,北约…  相似文献   

18.
二月五日凌晨,西班牙政府完全开放了通往直布罗陀的边境,撤除了陆上和海上的一切关卡栅栏,从而结束了长达十六年的封锁状态。 同日,英西两国外交大臣在日内瓦会谈并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这一切意味着英国和西班牙在解决直布罗陀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方面有了新进展。 西班牙这次完全开放同直布罗陀之间的边境是根据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英西两国外交大臣在布鲁塞尔达成的协议而采取的行动。根据协议,英国第一次同意与西班牙讨论直布罗陀的主权问题,但  相似文献   

19.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和南联盟领导人接受了西方与俄罗斯提出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后,美国作出了比较谨慎的反应,一方面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则强调仍然坚持轰炸,称只有在南联盟开始执行协议后,北约才会停止轰炸。此间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之所以表态“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困窘后,美国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可以‘体面”结束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执行和平协议仍将面临重重困难,解决巴尔干问题的道路曲折,美国恐怕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谓科索沃和平协议事实上完全是北约用炸弹和导弹强加给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周边的核态势中国周边核安全形势在5个有核国家中是最为复杂的。作有一个有核国家,中国主要受到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具有全球性核能力国家的威胁。根据2011年5月正式生效的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双方各自拥有的战略核弹头数量的上限都不能超过1550枚,各方部署的远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限定为700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