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试验样机到装备部队,一款战机的成熟定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余年,不为人知的岁月里发生了什么——试飞员告诉你答案:"战机不仅是设计出来的,战机更是飞出来的!"而试飞员就是让这些战机"飞出来"的人. 这个危险而神秘的职业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试飞是一种生命的挑战 "试飞是一种用生命挑战飞行极限的探索,更是一种用生命为他人标示生命禁区的事业.飞行手册上的规定则是试飞员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空军某试飞部队部队长邓发明说.  相似文献   

2.
水的咏叹     
水的神奇特性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人们一直把它称之为神奇的生命之液. 自达尔文写出<进化论>以来,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起源于富有营养的水."进化"是一个必须从水底开始的过程,因为早期的地球没有保护性的臭氧层,水为生命提供了免受紫外线辐射的重要保护.  相似文献   

3.
陈静 《工会博览》2011,(4):138-139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项理论化、系统化的工程,是贯穿于安全生产的一条主线,是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保障体系.钱营孜煤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育安全文化、营造平安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作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和健康最重要内容,把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体和首要因素.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该矿始终坚持以严...  相似文献   

4.
灾难的影像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东平 《南风窗》2008,(12):94-95
正常的灾难意识,其实正是生命意识,而生命意识的本质则是敬畏。没有人希望汶川大地震被记住的方式和唐山大地震一样:在历尽艰险得以重建家园之后,这场惨痛记忆最后被高度概括成一座高耸人云的"抗震纪念碑"。  相似文献   

5.
福柯认为,权力操控方式的转型出现在18世纪,当时生命本身成为权力关注的对象.他用"生命权力"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聚焦于生命(也就是说个体身体和人群)的权力的新机制和策略,以此与那种在法律和政治领域中实施影响的统治权区别开来.在《牲人》一书中,阿甘本拿起福柯的分析模式并把它重新运用于福柯早已抛弃的统治权领域.本文将探讨通过嫁接到另一领域,在何种程度上,阿甘本改变了福柯的生命权力概念的意义和内涵.本文发表于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8卷第1期(2006年1月),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有人甚至说,中国人是举世公认的最为死者操心的民族.但人们似乎对与伤痛、噩耗相连的殡葬行业却讳莫如深.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点,殡仪馆是人生的最后一站,而遗体火化师则是逝者存世中最后一站中最后一程的服务者,责任尤其重大.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的火化室,近距离体验感受了火化师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7.
跨越断裂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荒凉的山坡需要绿色的生命,贫穷的山乡等待着他们——广州市佛冈县那条美丽的港江边上.有一片小小的黄土坡。日月变迁,风吹雨淋。形成了一条小小的.'断裂带"~坡斜路陡,泥沙滚动.等待着开  相似文献   

8.
谭茜 《工会博览》2010,(7):204-204
一、人格权益 1.胎儿的生命权益 生命是人的最高的人格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人格价值,是人的第一尊严。在此,胎儿的生命权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先期生命法益。侵犯胎儿生命权益的行为归为两类情况:一类是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在母体中受到侵权行为的侵害,失去生命。另一类是因父母某一方的过错导致胎儿死亡,如胎儿母亲服用禁止孕妇服用的药物导致胎儿流产、父亲殴打母亲导致胎儿流产等。  相似文献   

9.
, 《工会博览》2013,(4):61-61
最近,大家都很关注"北京报告甲流致死病例"的新闻.下面就为大家深度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详细讲解甲流是怎么回事,传染途径是什么,是否可防可治. 流感和甲流是一回事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流感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流是流感中的一种. 患上甲流的人不少,怎么偏偏这几位因甲流去世了呢? 从新闻里不难发现,死亡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一位有贫血,一位有肿瘤,一位有哮喘.一旦患上了流感,可以诱发基础病的加重,失去生命.通俗理解就是,感染甲流后人体很快启动内部的应对措施,应对一启动,就把慢性疾病原有的平衡打破,所以原发疾病加重,诱发新问题出现,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0.
杀戮的艰难     
徐炜 《南风窗》2013,(9):100-100
台湾作家张娟芬新作《杀戮的艰难》,越过台湾岛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废死之争,抛开意识形态的浊乱与纷扰,满怀着对生命的悲悯与敬畏,将目光投射于人性的微暗之所。通过对"哪一种杀人方式是人道的?"的追问,我们进入到汤英伸、王文孝、陈金火、邓武功、吴志光等诸多死刑犯的灵魂深处,感受着他们生命最后一刻或痛悔或冥顽的灰暗身影,真实感叹"没有一种杀戮是容易的"。在书的结尾,张娟芬还提到了  相似文献   

11.
《工会博览》2013,(17):1-1
5月31日到6月3日,短短4天,东北三省和湖南省就发生了4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企业的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生命健康的保障,是人身不受到伤害.安全是企业的重心,没有安全,企业不能生存.抓安全,就是抓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因此,抓安全本质就是抓人权,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首要需求是温饱,其次就是安全的需求.温饱解决以后,人们就会将住房建的更好更结实一些,这就是对安全的需求.人们积累财富后会更加重视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幸福需要人的存在,只有人健康的存在,才能享受幸福,完整的家庭才能共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物欲的满足.小部分人对经济物质财富的过度占有,实际上也就变相占有了属于其他人的自然资源.如何缓解个人的生存享用与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深刻矛盾,并且在个人能力发达的同时,如何限制每个生命个体的挥霍欲望,这是一个具有当代特点的重大社会难题.因此,再次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文化语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备受各界质疑的"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是该重视科学伦理了. 消灭害虫、让农作物大量增产的DDT造成了始料不及的生态破坏;可治疗某些疾病的基因重组技术也可能产生威胁人类安全的"超级生命"……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引发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科学伦理应运而生.为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预防、减少其负面效应,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不同形式的相关组织,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活动;越来越多的科学共同体制定了可操作的科学伦理标准,严格自律.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沩山和仰山师徒一起去放牛. 沩山指一指牛群,问:"这里面有菩萨吗?" 仰山回答:"有." 因为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仰山回答"有".有,就是肯定. "生命有意义吗?""生活里有快乐吗?"即使你不确定,也不妨先回答"有".只有先这样想,先给予肯定,你才会朝这个方向找,才能发现"的确有".  相似文献   

15.
提到"蜘蛛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美国影视中匡扶公平和正义的蜘蛛侠.在人们丰富的想象中,即使"蜘蛛人"这一个名词被赋予了众多神秘的色彩,也摆脱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艰辛角色——城市里顶着炎炎烈日,攀爬在高楼大厦外墙上从事清洁工作的普通民工.这是一群生活在地面,却工作在空中的人,紧紧地系住他们的生命乃至整个家庭命运的仅仅只是两根直径仅有14毫米的绳索.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中国城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相似文献   

16.
正在青海省格尔木市烈士陵园内,两名军人在烈士墓区祭扫。修筑在"世界屋脊"之上的青藏公路于1954年正式通车。60年来,在这条"天路"上,有780多名官兵在高原执勤时献出了生命。近2000公里的青藏线,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倒下的军人,仅师团职干部就有28人,平均年龄不到42岁。先烈们把生命融入了雪山冻土,谱写了一曲曲高原军人可歌可泣的时代赞歌。  相似文献   

17.
据广州市公安局统计:1988年广州共发生交通事故5077宗,伤2243人,死544人,经济损失1003.8万元……5000多宗不堪回首的往事,5000多次生命与鲜血的教训.广州人,正面临着一场悄然袭来的"'文明盒疫.,。损落的"幸运之星" 广州业余大学教师王海星,曾一度被人称为  相似文献   

18.
汤雪英 《工会博览》2013,(16):34-34
"企业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生命线,如何让安全意识深入职工内心,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呢?近年来,中铁十六局集团三公司女工委在积极倡导"大力提升女职工素质"、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的同时,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发挥女职工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构筑安全生产屏障和安全文化体系,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生命至尊"的和谐企业氛围,有效促进了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终点的回溯     
福山最近在其有关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的著作中阐述的理论,表明福山并未放弃他早期的"历史终结"哲学,而恰恰是一种对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的"终点"的回溯,甚至可说是一种对这一"终点"的政治历史的背书。但是,福山所阐述的重点却也发生了微妙和重要的变化,即他由强调自由民主转到了强调国家能力的建设,这一转变可以从他的核心问题意识由人类历史转到了美国政治得到解释。而对此还可进行另一种回溯,即对"终点"的逻辑追溯。通过对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考察,可以展现一种隐藏在制度理念后面的道德价值规范原则的系列,由此也可以发现国家能力和保存生命原则的关联,并证明独立地提出这一保存生命的原则且将其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肖能文 《当代世界》2021,(11):10-15
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与人类福祉紧密相关.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衣物、药物和生产生活原料,有助于调节气候、控制洪水和疾病,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养分循环以及提供与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相关的服务等.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倡议,向世界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指明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向,强调中国将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守护万物共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会议还通过了《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面对新形势,各国亟须团结合作,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促进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