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了腐败资产的追回与返还机制,为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本文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从直接追回、间接追回以及资产的返还与处分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性机构代表国家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促进我国没收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构建资产分享制度。  相似文献   

2.
按照刑法规定、通过境外民事诉讼、根据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或国际条约、运用刑事政策督促腐败分子或其亲属主动退赃,是我国反腐败境外追赃的主要方式。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产生威慑作用,督促腐败分子投案自首,也有利于更好地对腐败分子定罪量刑,实现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经济秩序的和谐稳定,但目前在法律规定、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专业人才建设、情报信息交流等方面依然面临挑战。有必要健全国内法律法规,为境外追赃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深化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建立合理的资产分享机制;重视专业人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境外追赃执法队伍;加强互联网+时代的情报信息交流,提高境外追赃实效。  相似文献   

3.
翟悦 《人民论坛》2014,(5):245-24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国犯罪、跨区犯罪、境外出逃等涉外性犯罪也日益严重,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顽症。文章针对境外追逃追赃国际警务合作的完善,提出了构建境外追逃追赃的民事诉讼机制、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引渡困难的问题以及与周边国家及相关的地区建立双边互信合作机制的构想,对追逃追赃司法实践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侦查中境外追赃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境外追赃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手段转移到境外的财物予以追缴。从"猎狐2014"专项行动来看,我国的境外追逃工作成绩显著,但追赃工作不尽如人意,从中也暴露出追赃中的诸多困难,如法律不健全导致境外追赃缺乏充分的依据、证据瑕疵成为境外追赃的阻力、缺乏主动有效的国际刑事合作等等。加强经济犯罪侦查中境外追赃工作,必须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执法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犯罪资产分享”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资产分享”是指犯罪资产流出国与实际控制国政府之间根据国际公约、双边条约或者临时协定,将没收的犯罪资产扣除必要费用后按比例分割的制度。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犯罪资产分享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分享范围以及国内法的完善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推进意味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对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监管,关乎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家经济安全,关乎"一带一路"战略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此,审计机关要大力创新对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审计监督方式,开展经常性的企业境外资产审计,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一带一路"战略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各项规划的制定,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追回转移国外的犯罪资产。是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司法合作制度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结合《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分析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司法协助法规则,研究追回资产国际立法初步确立的一整套原则、制度、规则和规范。探讨追回资产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斌  崔凯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49-152
外逃腐败案件的国际性决定了对此类案件的直接追诉非常困难,我国应当合理利用国际公约,掌握追诉的主动权。基于腐败案件的特殊性,对外逃贪官资产的追回应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学者们建议通过缺席审判制度、独立民事诉讼等方案来追回外逃腐败资产,但从法经济学和诉讼法学理论的角度,改造我国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有效治理村干部腐败问题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村干部腐败的主要形式包括:在承接国家资源和管理集体资源的过程中呈现出滥用职权、克扣私分、虚报冒领等形式;村干部在治理村级事务和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表现出吃拿卡要、拉票贿选等不同的腐败方式。从资源和秩序的视角探讨村干部腐败治理对策:通过党建引领、构建防腐机制、加强政策渗透力、建立"三资"管理机制、预防"利益联盟"等途径治理村干部侵占公共资源的腐败行为;运用廉政教育、职能监管、健全"四个民主"的运行机制等方式治理村干部破坏乡村公共秩序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孙桂娟 《长白学刊》2008,(2):116-117
腐败滋生蔓延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我国,腐败者所付出的成本低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与其所实施的腐败行为相比,腐败者在经济上、政治上、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较小。公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公共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必要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腐败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驻外使(领)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商务部、外交部制订了《防范和处置境外劳务事件的规定》,就防范和处置境外劳务事件工作对各地人民政府和驻外使(领)馆提出指导意见,明确“谁对外签约,谁负责”和“属地”的原则,以及相关处置程序,强化预防和应急体系,落实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行业,资产评估机构的日子这些年来一直都不太好过。“多头管理的行政监管体制,把评估市场人为分割,致使评估机构难以做大做强;评估收费过低,机构间压价竞争严重,执业环境不佳;评估基本准则、标准和规范不统一,有损公正、独立的行业形象;法律责任不完善、不统一,对虚假评估行为难以进行有效惩处。”  相似文献   

15.
公共工程领域是我国腐败发生的重灾区。试从公共工程牵涉的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运作流程入手,根据腐败主体、权力支撑、涉及环节、腐败手段和腐败方式的不同,总结公共工程腐败的六种典型模式。并进一步利用寻租理论、俘获理论和合谋理论等工具对公共工程腐败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国际上测量腐败的经验,利用公开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当前公共工程腐败的程度进行初步测算:从腐败治理重点领域维度看,专项模式的实行,说明治理公共工程腐败是近几年国家腐败治理的首要任务;从腐败立案比例来看,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数,约占全国腐败案件立案数的10%,高居各行业腐败榜首;从腐败金额来看,粗略估计公共工程腐败约占公共投资总额的25%;若从典型案例看,腐败现象更是五花八门,花样频出。  相似文献   

16.
对于腐败问题,无论从什么视角去研究,都离不开行为这一最基本的范畴。腐败,归根到底就是公共权力行为的异化。本文通过对个体行为基本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腐败行为的基本模式,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了透视,找出了腐败行为成因的基本要素,揭示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并指出,腐败机会对完成腐败行为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转型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心和重视的研究主题.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腐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洞见的研究,形成了大多数以制度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的研究成果.然而,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实社会中对社会行为持续发挥作用的文化因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此,本文以博弈论为主要框架,分析和探讨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文化要素,提出制度和文化良性互动的反腐策略.  相似文献   

18.
马宝成 《人民论坛》2023,(17):52-5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是当代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走向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但影响了乡村社会的稳定,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的障碍。为此,要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中的各项制度、强化乡村干部激励制度、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培训、加大腐败查处力度,对乡村治理腐败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治。  相似文献   

19.
赵敏 《淮海论坛》2006,(1):16-19
腐败在党内和政府内滋长蔓延的深层次原因是精神文化的病变。这种病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廉耻心的丧失;(二)义利观的扭曲;(三)安贫乐道精神的沉沦;(四)修齐治平传统的失落;(五)封建特权和“官本位”意识的固化。  相似文献   

20.
张军 《理论月刊》2002,(1):61-62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通过对腐败行为可能发生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腐败的成本与收益,权力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腐败问题──需求性腐败和供给性腐败,并分别对其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各有侧重、综合治理的措施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