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济语研究概要之二——百济前期的语言●都守熙一、百济前期的版图及其语言如副标题所示,“百济前期的语言”指的是相当于7个世纪的百济史中的2/3的时间即5个世纪(温祚王元年到文周王元年,前18~475)在百济领土内使用的语言。①对这一百济前期语言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2.
百济语研究概要之三——百济前期语言与古代日本语的关系都守熙一、百济(前期)、加罗、日本间的文化交流1.百济开始向古代日本传递文物的时期是首都设在现在的京畿道广州的前期时代。这一时期百济的先进文化像洪水似地东流日本,那时在百济和日本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加罗...  相似文献   

3.
一、百济语的起源 一般认为,百济是承续马韩的国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百济是在韩半岛中部建立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马韩并存,其前期几乎脱离了马韩,但最终统一了马韩。这一无可争辨的事实说明,认为百济语起源于马韩语是一种误解。直到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韩国人几乎完全相信这种被误解的国语史知识。  相似文献   

4.
5.
张维慎 《当代韩国》2014,(1):125-128
正2012年9月中旬的一天,以研究古代中韩关系而颇受学界关注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拜根兴教授来访,并以其新作《唐代高丽百济移民研究——以西安洛阳出土墓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相赠。收到新著,我非常高兴。此前我对唐与朝鲜半岛政权交往涉及的问题亦偶有涉猎,但绝对谈不上专攻。作为多年来砥砺学术频繁交流的学界朋友,给新作撰写一篇书评责无旁贷。通读全书,收获良多。我认为拜根兴教授的新著有以下六方面的特点。第一,注重资料收集,论述有理有据,堪称古代中韩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本书是作者继《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后的第三部学术专著。作者在解释唐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跨境群体而言,迁出国与迁入国的政策影响十分深刻。跨境行为发生前,迁出国的政策影响大于迁入国;跨境行为发生后,迁入国的政策影响大于迁出国。迁入国良好的政策拉力,有助于跨境群体跨境行为的实现。迁入国政策拉力越大,跨境群体跨境迁入行为动力越强。迁入国以跨境群体迁入行为能为本国创造国家红利为基本前提。随着少子老龄化的持续加剧,日本迫于人口压力,不断促使跨境群体迁入政策宽松化。跨境群体的迁入,为日本带来国家红利的同时,也造成潜在的社会问题危机。日本政府通过多语政策,缓解跨境群体的负面冲击,稳定整合、层级递进,减少跨境群体与本国群体间的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7.
狂欢语言是承载狂欢节的"具体感性形式"的符号,并以其可转化性、可分解性、象征性等,分别表现了狂欢节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现实性、颠覆性和反权威性,以及乌托邦的社会理想等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了文学狂欢化.但狂欢语言也与狂欢节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可分割,从而衍生出了文学狂欢化的象征性符号一"物质-肉体形象".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物质-肉体形象",既承袭了传统但又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更多地把肉体融人精神之中,因而完成了从"精神肉体化"到"肉体精神化"的现代转变,从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见"物质-肉体形象"既表现了狂欢语言的所有特征,又是狂欢节的灵魂和文学狂欢化最生动形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乔丽丽  刘耘华 《德国研究》2023,(5):135-151+156
19世纪德国的中国书写与想象,其蕴涵较为复杂。作为负面形象的“中国”发酵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普鲁士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因而它常常被自由主义者引为反抗普鲁士强权的政治与文化隐喻,即一种用以躲避文字审查的文学修辞策略。受此影响,“中国”成为德国普通民众娱乐消遣的虚构素材库;同时,出于19世纪末德国政治与外交的需要,“中国”又曾是德国所期望的远东市场及军事同盟候选国。德国19世纪政治、文学、娱乐、经济与军事领域的中国书写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德国学者、文人借创造“中国形象”来完成符号化的意指过程,以达到实现自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50—60年代,由于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产生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理语言学作为这门新学科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统计语言学,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来处理语言资料。例如统计语言的结构成分的出现频率;研究作者的文体风格;在比较语言中衡量各种语言的相关程度;在历史语言学中确定不同时期语言发展的特片等等。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民族、国民和语言的构成相对单一的国家。然而,一百多年前,处于幕藩体制下的日本列岛还是一个由68个藩国组成的语言(口语)不通的列岛。日本的语言政策在这一百多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通过从(1)"国语"的出现和确立;(2)国语(标准语)的推广和普及;(3)战后的国语改革;(4)日语的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梳理这一百多年来日本语言政策的演变路径,有助于了解日本的社会变革以及语言文化变迁,并从中获得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马来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地处努山打拉和马来半岛 ,因受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而分离 ,二战后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西亚语都源自马来语 ,曾经按照各自的规则孤立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 ,以印尼和马来西亚为首的马来语使用国 ,逐步朝着统一语言的道路前进。他们提出马来语将成为 2 1世纪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国际马来语理事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当前国际范围内的马来语教学与研究正处在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谢宁 《德国研究》2010,25(4):70-75
奥地利德语是欧洲德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与德国接近的地缘因素,它与德国德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但总的来看,奥地利德语仍然属于德语语言的民族性变体,而不是独立于德语的所谓奥地利语。它与德国德语、瑞士德语构成德语语言的三大变体形式。奥地利德语和德国德语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德语语言在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民族性变体差异,并不能将其视为错误。  相似文献   

13.
熊伟 《法国研究》2012,(2):32-38
乔姆斯基和福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激进的批评家。然而,他们在人性和政治方面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揭示他们各自所持的语言哲学观与他们关于人性和政治的不同见解之间的关联性。乔姆斯基传承了语言、思维和世界合一的语言哲学观,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内在语言、本能知识,并追求人性与正义在社会中的充分实现。福柯是后结构主义者,延续和发展了语言是思维与世界的中介的语言哲学思想,认为话语、权力和知识紧密交织。人性、正义是人自己创造的观念,并非科学的概念,正义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工具。乔姆斯基关于人性和政治的看法是乌托邦和理想主义的,而福柯则带有虚无主义和反传统色彩。双方的思想有长有短,但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都对人类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以及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制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政策是一个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政治手段.目前关于语言政策的研究多为历史性的政策陈述, 而较少进行国别之间的语言政策对比分析.本文试图从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角度对比分析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政策,研究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影响,旨在揭示语言政策除语言学层面的意义之外的社会学层面的意义,以及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两个东盟国家的语言政策对于新世纪中国语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德—汉(—英、—俄、—日)辞典中,专业术语的跨文化问题。指出如何注意德语语种的一些文化特征,如何弄清德文专业术语的确切区分。同时,还强调论述了开展多语种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学者出国访问深造,倘能有目的地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在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认识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探索我们自己的研究新路子方面有所发现有所获益,这也是重要的成果。而且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学术界广为传播,俾同仁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以益瞄准世界水平,开拓繁荣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在深远的意义上,这也许是更有价值的工作。 这里刊登潘一宁同志根据她去年六月至九月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工作期间对该所的了解和亲身体验而写成的文章,值得一读。希望有机会出国访问深造的学者,都能象她,为我们写些见闻观感以及探讨如何开创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新局面的文章,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东亚文化圈的地位和未来──“东亚经济发展与儒教文化”专题研究之四金日坤一、亚洲停滞论和新兴的亚洲关于亚洲停滞论,人们过去讨论了相当长时间,而且停滞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今天这种讨论却销声匿迹,亚洲的发展反而成为广泛议论的对象。这是现实经济情况已发生巨...  相似文献   

18.
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包含以下四种研究路径:以比岱为代表的《资本论》解读路径;以巴迪欧为代表的事件哲学路径;以朗西埃为代表的美学、文学政治路径;以巴里巴尔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路径。四位主要代表人物都与阿尔都塞有着密切的理论关联,分别代表了后阿尔都塞时代的四种研究路径,解放政治是其理论背后的共有逻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论述了欧盟-东盟FTA的提出过程,分析了其提出的背景与动因、谈判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以及欧盟-东盟FTA存在的障碍与风险.  相似文献   

20.
反思是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使命与责任。面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作为非西方国家的、受到启蒙精神洗礼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熏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始终站在反思主义的立场和视角上,慎思国际关系中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国际关系中人的价值及其消失,以及世界政治中"边缘"视角的意义。面对混合着"传统"与"现代"多重面向的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作为同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危机与困境、传统东方文明和基于西方经验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赋予作为现场的东南亚研究以普遍的理论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