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娜  姚建峰 《学理论》2012,(2):76-78
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来分析歧视行为对农民工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及建议:一是多渠道统一城乡劳动市场;二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三是缩小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2.
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原因。利用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分析当前我国存在的“民工潮”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只要存在城乡预期收入差距 ,都必然会出现“民工潮”现象。解决此问题 ,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三要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本解决民工潮问题 ,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 ,缩小城乡之间的预期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章雪 《学理论》2011,(35):77-78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女性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面对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困境,在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旨在帮助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4.
对托达罗模型前提、变量及政策含义的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中国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在前提、变量及政策主张诸方面不同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影响农民作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的各变量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二元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限制了农民的外出,降低了农民的流动和迁移意愿.最后作者就此提出了短期内促进农民工流动和长期内保证农民迁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学理论》2009,(11):75-76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既面临客观环境的困扰,也面临主观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就业困境。探讨大学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寻找走出困境的有效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艰难的就业环境刺激了创业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积极地从政策上扶持、从教育理论上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突破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无论从所学专业、学位情况、学习成绩、获奖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指标,还是从招聘会、家庭关系、媒体网络、老师推荐、朋友和同学推荐、社会中介机构推荐等社会资本指标来看,都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两者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程度的大小受到当时当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确立和就业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将逐渐缩小。但是,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资本在提高就业质量、使人力资本得到较高回报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研究高校如何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将从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作用及其协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表明,高校协同就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就业推动作用的6个方面。基于政府(G)高校(U)学生(S)企业(E)媒体(M)就业协同模型,指明点线面协同在内的16条就业路径及其助推方向。  相似文献   

9.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予贺  胡圣文 《学理论》2011,(20):43-44
通过对11名未就业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我们概况出未就业大学生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心理特点:一是迷茫感,这是未就业大学生最普遍的心理状态,包括对自我、职业以及社会的迷茫;二是自我认知的变化,主要指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三是负面社会认知的出现;四是负面情绪的出现;五是求职行为的减少以及社会不适应行为的增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基于ERG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俊红 《学理论》2012,(13):124-125,197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流向影响教育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趋向于东部及成熟地区就业,而西部建设人才较少。运用相关统计数据,从ERG理论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大于男研究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女研究生独立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女研究生与雇主双方选择的冲突、女研究生个人选择与家庭选择的冲突。应对这些困境,女研究生个体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更加刻苦地提高各种能力、更加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女研究生群体就业困境的形成主要不是源于个体原因,而是源于社会原因,因此,要走出困境不能只靠个人的努力,社会整体环境必须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从"二元结构城市"逐步向"一元化"发展过程中,西安长期呈现城区义务教育需求持续增加乡村不断减少的趋势。由于对城乡中小学布局应同步调整的认识不到位、城区教育设施扩容与增加缓慢、乡村校点布局不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需求空间错位的困境日趋严重。为此,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法治方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统筹配置,加快城区学校规划建设与城乡薄弱学校改造提升步伐,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振强  董丽君 《学理论》2014,(9):241-242,245
从责任主体的角度来看,把教学作为就业的直接责任主体更为合理。这有利于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更直接、更快速地对就业市场需求做出反应。通过就业责任的重新分配,探索建立高校新的就业工作体系,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5)
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以一位大学生为例,分析了资本在其求职和入职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三种资本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个体所拥有的三项资本可以相互转化。大学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资本,能实现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月娇 《学理论》2014,(8):248-24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供给不匹配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分别进行调查,了解双方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评价,基于此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需大学生自身,高校,市场等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生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有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提高高等教育中教学课程的实践效果,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应树立生涯教育理念:明确生涯教育课程定位;确定生涯教育体系内容;构建生活教育课程培训系统;构建生涯教育课考核、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雇主、高校、学生各方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发现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上。而在就业市场上,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强、功利心较强和应聘求职能力欠缺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学校、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问题的客观分析成为关键;“以创业促就业”上升为国家意志,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提出为解决就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考察创业、创业型经济与大学生就业问题联系,提出了就业是市场经济普适性命题,创业不仅推动就业,而且引领就业,从就业与创业的博弈导出大学生职业取向.  相似文献   

20.
于承杰 《学理论》2011,(12):347-349
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从事高校大学生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在结合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前就业难对于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教育产生的微妙影响。对于就业与大学教育二者之关系,实为当今教育发展规划需慎思考虑之实际。如何更好的平衡就业———眼前困难与大学教育发展———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