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儿作为一个被"捆绑销售"到贾府的通房丫头,她首先是王熙凤的仆人,然后才是贾琏的"二奶".也就是说,"妾"的身份是"仆"的身份的派生和延伸. 平儿是王熙凤的心腹,她对王熙凤忠心耿耿,是凤姐不能缺少的助手.如果说王熙凤是一位出色的总经理,平儿则是优秀的总经理助理.李纨对平儿有过精彩的评价:"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着他;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李开周 《各界》2010,(6):2-2
作为贾赦的填房太太,邢夫人是贾家长房长媳。但在贾府的最高领导贾母那儿,她并不得宠。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5,(8)
<正>霍懋征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她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从教60年,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霍懋征作为教师代表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给予她高度评价:周恩来称她为"国宝",胡锦涛盛赞她"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温家宝为她题词"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称她是德高望重的"教  相似文献   

4.
李和平 《民主》2013,(5):10-11
"三个认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2008年10月31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着眼于民进未来提出的,她希望民进在促进"道路认同"、"目标认同"、"文化认同"中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一个半月之后,她在民进中央机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再次阐述了"三个认同"的内涵。此后,严隽琪主席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强调"三个认同",丰富其内涵,以  相似文献   

5.
张东亮 《侨园》2020,(2):48-50
"90后"成都女硕士邓深,不光是会14种外语的美女"学霸",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旅霸":来自普通家庭的她,靠打工和"才艺众筹"穷游了120个国家!其间她还加入国际公益组织,用行动展示了中国人友善、正面的形象。她的霸气宣言是:"如果地球上再也找不到想要去的地方,我会搬到火星去。"邓深为什么要放弃安稳的生活,选择做"超级游侠"?她收获了怎样的阅历和人生?  相似文献   

6.
戴权何许人?戴权乃《红楼梦》上描写的一个宫廷太监。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个人物,他可是个'该官"的老手呢。(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写的就是戴权弄权"卖官"一事。贾府少奶奶案可卿死了之后,贾府为了使葬礼上风光些,于是与前来祭奠的内宫大监戴权提出为贾蓉买官捐个前程。戴权会意,因笑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日襄阳候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5)
正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人王娜娜被人顶替上大学12年后,她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媒体报道后舆论汹涌。尤其9个责任人都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的结果公布后,不仅网友们不满意,就是受害人王娜娜也愤愤不平:"这样的处理结果怎么可以呢?"是啊,正如王娜娜说的,她最恨是那些从中作弊的人。毁了王娜娜前程的那些人,如果最终结果只是象征性地被"挠挠痒痒",那根本不足以惩罚作弊人和震慑"后来者",如果这样"草草结束",今后没准还会出现"李娜娜"、"赵娜娜"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韩羽 《瞭望》1989,(Z3)
林姑娘自来到贾府到“魂归离恨天”,是短短的悲剧的一生。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都没有过像林黛玉的厄运,即伴随着她的短短一生的悲剧,还有着一个长长的悲剧。 这悲剧就是嫁了又嫁。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Z2)
正那年,刚刚做了母亲的她得到了一块没有香味的古皂,这让母乳喂养宝宝的她非常欣喜。然而,这种皂很贵,她得很仔细。她年迈的父亲知道了表示可以给她做皂,于是老人开始做手工皂了。看老爸那么投入,产品多得用不完,她劝父亲开个淘宝店。为了支持老爸,她告诉朋友们:"帮我哄老爸开心。"老人的小店很快就完成了从钻石到皇冠的跨越。老爸上了电视成了"名人",他的淘宝店火了。  相似文献   

10.
温蕾 《侨园》2013,(6):75-75
<正>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她将西方先进的文明和生活方式带进了满清宫廷;她深得慈禧信任,担当光绪的英文老师,是慈禧、光绪宫廷生活的第一见证人;她冲破礼教束缚,嫁给美国领事为妻;她以"德玲公主"为笔名,用英文记录自己的传奇经历,将那个时代真实的中国和宫廷展现给世界……她的传奇经历散发着神秘而耀眼的光芒。当一个个清代"正牌"公主被默默卷入历史洪流之中,只有这位德龄"公主",依然以自己的独特独揽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梅志和胡风一道,终生忠于"五四"文学革命由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道路,一同编辑杂志、经营出版,还自己创作儿童诗歌,不论时局多么动荡,物质多么匮乏,她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是一个清秀、典雅、典型的江南女性. 自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制造出来之后,她理所当然地被关进了监狱.七十个月之后,因为母亲去世,"停尸太平间",才放她出来处理后事.此后,也没将她重新收监.她便充当了家庭与监狱之间的唯一联系人.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7,(6)
正上个月我从英国回来探亲就听说了闺蜜的感情经历。我很难想象那个曾经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她,今天能如此有"主意"的"一意孤行"。但是,当我听完闺蜜的诉说后,我几乎说不出同意或不同意的话。大概理解二字就是最恰当的词汇了。10年前,与她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的丈夫因病去逝了,从此,她的生活犹如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巨大的生活"逆转",几乎将她的性格都改变了:她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一个人沉浸在思念丈夫的回忆中,不愿意接触任何人。萎靡  相似文献   

13.
正1981年我到师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系里没有开儿童文学课。大约是大三的时候,有一天,邻班一个女生对我说,83级开了一门儿童文学选修课,她想去旁听,问我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去。我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儿童读物",当然也没有听说过"儿童文学"。我觉得很新鲜,便跟她一起去了。大概因为是选修课,而且又是"儿童文学",同学们对这门课很陌  相似文献   

14.
剑门碧玉 《各界》2008,(11):48-51
民间,把王昭君描绘成薛宝钗、林黛玉那样的大家闺秀: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哀怨的琵琶,风情万种地站在草原上.官方,则把她旌表为高瞻远嘱的"爱国者",少女细瘦的"小蛮腰",愣是挑起了"胡汉和亲,边塞安宁"的政治重担.她深明大义的觉悟,酷似一名"党代表"或者"政委".……  相似文献   

15.
吴先宁 《团结》2012,(3):63-64
说到"史蕴诗心"的笔法,秋瑾其人为实现此一鹄的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她本身就是一位诗人。写秋瑾时,我再次仔细研读了她现存的200多首诗词作品,深感她诗歌的纯情浓烈,推为中国近代"最为出色的抒情诗人",恐怕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苏芩 《各界》2011,(9):3-3
很多人觉得,父母双亡寄居贾府的林黛玉无依无靠、无钱无势。连她自己都说过:“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但实际上,这样的处境,对于出身名门的林黛玉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霞飞 《各界》2008,(5):68-71
提到红卫兵"五大领袖",首先提到的应该是聂元梓.这不仅因为她是红卫兵五大领袖之首,而且因为她曾是策划贴出北京大学第一张大字报、打响"文革"第一炮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刘娟 《瞭望》2022,(10):60-62
"快点,再快点!" 认识刘艳的人都知道,这位中国建设银行营业部总经理是个急脾气,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嘴里总念叨着"快点,再快点",走路步履匆匆,做事风风火火.但正如硬币皆有两面,理性坚定的背面是她如水般柔软的仁者心. 在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多年,刘艳用她的快带动周边不断提速.她在1 1年前就组织团队与解放军某医院合作研发了...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6,(Z2)
正一年在间,这位江南美女独行14国,她与部落酋长夫人结为姐妹,曾被异国士兵用枪顶着胸膛"逼婚",一觉醒来发现脚下的城市已被坦克包围……冒险之旅不仅把软妹子变成了"女侠",也让她对人生有了别样体悟。半路丢了行囊1988年,陈梦婷出生在浙江云和县。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医务工作,人生的前25年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生活得循规蹈矩。但数年枯燥的工作,也为梦婷后来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014年7月,她在工作之余考研成功,收到法国一所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陈梦婷决定奖励自己一趟"穷游世界"的旅行。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未来,你是谁"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是"未来,你可以是谁"。我17岁时,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土木科系。就读土木科系以后,我碰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提供了一个"未来,我可以是谁"的第二个选项,接受了她的训练。两年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有一个"未来,我想是谁"的想法萌芽了。那个时候,学校有一位风云人物叫李骥。有一天,在李骥的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