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专属女性的妇女社团、妇女组或妇女部、华团青年组织中的妇女组织、最高领导机构华总的妇女部门.不同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有简单或复杂的内部机构系统.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活跃的社会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在当地多语社会和现代化环境下备受冲击,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所使用的语言也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本文根据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实例,从夫妻、兄弟姐妹、父子以及祖孙用语四大角度来考察华人家庭语言的现状以及变化,研究对象包括福建、广东、客家、潮州和海南五大华人方言群体.研究证实,马来西亚华人的家庭语言正处于从华人方言逐渐转向华语和英语的历史性过渡中.  相似文献   

3.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华人政治角色的转换,华人对当地政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华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日益加强.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经验为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的政治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前夕,马来西亚2095个华人社团共同向参与竞选的各政治派别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诉求,旨在改变那些他们认为是不公平的社会政策,特别是种族间的不平等。诉求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引发了一定范围内华巫种族关系的紧张。为消除这种紧张关系,双方互有妥协,部分关键诉求最终被迫搁置。该诉求是一次典型的政治参与运动,有着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华社已有多次诉求提出,1999年的大选和巫统的分裂则为其再次提供了现实机遇。然而,由于诉求提出的民间性、偏向性、时效性等特征,该运动因遇到诸多问题并未坚持久远。不过,诉求事件为华社政治参与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使之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5.
早期,三一教在兴化人中传播。作为一个小的方言群,兴化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三一教也因为兴化人的这一特征而呈现封闭保守的特征。直到近来,以芙蓉志元堂为代表的三一教堂,才开始注重对自身、对三一教的主动宣传与发扬;也有更多其他方言群尤其是闽南人的信众纷纷加入三一教。三一教教堂的宗教特色和活动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英国殖民当局建立的"军事"村落,如今已成为马来西亚半岛乡村地区华裔居民的永久"新村"。半个世纪以来,新村的外形保持原状,但是人口、社会与经济情况却不断地在变化,因而当前面对的挑战是如何积极地应付这些变化,使新村成为"有意义"的聚落。本文首先讨论人口增长或下降和人口移动引起的人口变化的情况,接着讨论人口变化对家庭规模及其结构、村民的年龄结构以及新村的"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探讨把新村建设提升为有活力的住宅区的若干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新村进行规划、提升新村的经济能力、巩固家庭价值观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7.
华人社团向政府提交国家文化备忘录,发表文化方面的宣言等,积极谋求华人文化发展的有利政治空间。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华人文化,华人成立各种文化社团组织,并举办华人文化节等活动。华人社团的活动和举措具有主导性甚至领导性,它们对于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治的主导因素是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伊斯兰党崛起成为主要反对党之一.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对伊斯兰党坚决反对;行动党对伊斯兰党的态度是在反对和合作中反复,为了建立公正和民主的马来西亚,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合作,但因为伊斯兰教国问题,行动党与其决裂.华人政党与伊斯兰党关系的变化,影响到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  相似文献   

9.
华人宗教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受到自身特性与研究范式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分析了宗教与移民网络的关系、宗教作为文化内核在华人族群整合中的功能以及华人同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处于多元文化、多语社会的马来西亚华人在话语交际时,往往出现语码混用的现象,有时是不同的语言夹杂使用,如说华语时夹杂英语;有时是相同语种混用,如说方言时夹杂华语;有时则多语混杂使用,形成令人目眩的语言马赛克现象.本文根据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实例,作出报告.文中逐一分析相同家庭祖孙三代对当地华人常用的五大语言,即华语、英语、广东话、福建话和马来语,在使用时所夹杂的语言.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马赛克是多元文化属性的表现,更是社会中多种语言接触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华人有着积极的政治参与的传统,近些年来更是利用各种途径来最大限度地表达与维护其利益.2001年来持续四年的白小保校运动主要通过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方式来维护子女接受母语教育、文化传承的权利.这一典型事例体现了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出土和珍藏着众多的中国各朝代的陶瓷,它是中马两国人民长期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3.
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除了透过政党政治、利益游说等体制内方式从事政治参与和影响政策以外,也通过动员体制外的力量,以社会运动的形式,试图介入政策制定过程.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透过社会运动,令社会和国家建立了沟通的管道,对政治民主与社会正义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社会运动的出现,也意味着正常的体制管道存有不足,因此必须将之放在国家与社会的视角中加以解释.因此本文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社会运动需要承担起双重任务,既要抗衡国家,也得服务社会,并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来西亚留学政策的转变,中马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得以广泛展开.中国大陆赴东南亚"跳板国家"--马来西亚的曲线留学,一度成为留学新热点.当代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留学生作为沟通中马文化的载体,在总体素养、留学趋势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展对当代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留学生问题的研究,对丰富中国东南亚留学生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中国与马来西亚自1974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不断加强,合作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在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也通过官方以及民间渠道积极参与中马两国的经贸往来及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中马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论文拟透过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的状况、社会和经济地位,以及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分析,提出如何利用马来西亚华人华侨的优势,使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留华学生日益增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应运而生。其成立后开展的活动涉及层面相当广泛,但它成立后与留台联总之间发生了争论。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给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带来了生机,也为广大的留华学生提供了许多帮助,对于促进中马之间的文化、学术等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数量众多,发展迅速,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总会组织是华社力量的凝聚者与组织者,在华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总会组织典型代表的隆雪华堂,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演变与创新,管理日益科学化与制度化.华堂注重华社与社会民生问题,倡导公民社会,在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促进中马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 2 0 0 1年马来西亚推出的一系列重要经济发展策略 ,包括应对美国经济放缓的紧急措施 ,金融领域未来 10年发展蓝图 ,以及 2 0 0 1- 2 0 10年经济展望纲要等。通过分析有关策略的主要内容、社会反映 ,探讨马来西亚未来 1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主要方向及其可能面对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以第13届国会选举之后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的状况为主要依据,对作为意象的马来西亚国家和作为实践的马来西亚国家进行考察,进而展开以下两方面的论证:(1)马来西亚国家各组成部分的实践过程如何形塑着马来西亚国家的主导原则与主导功能;(2)马来西亚国家建构与政治制度化的不足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推行的马来人经济政策,包括农村经济政策和扶持马来人进入工商领域和专业服务领域的政策,有关政策使马来人土著全面参与各个经济领域,经济状况有明显改善.本文认为,政府通过倾向性政策减轻大多数马来人的贫困,有利于马来西亚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