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前言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历史上曾经长期维持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进入近代以后则开始由传统朝贡关系向近代条约关系体制转变,至1894年甲午战争前相互关系甚至加强到史无前例的密切程度。韩文由朝鲜王朝第4代国王世宗创制于1443年,史称“训民正音”,是年正值中国明朝英宗正统8年。中国政府专设韩国语(即朝鲜语,下同)翻译人员之记录,始见于清朝,应该说这与韩文创制于中国明朝时期之史实有直接关  相似文献   

2.
明清更替之际,安南王国作为中国传统的藩属国,面对新朝与旧朝残余分治的局面,其主政的中兴黎朝先是出于恢复"王爵"的要求,与南明政权频繁互动,互相支持。后因南明衰败无望,清朝实际控制了全国局势,加之在其国内对手武氏、莫氏割据政权先后归顺清朝,并获得了封号,中兴黎朝为了确保其于安南国内统治的正当性,无奈地归顺清朝。  相似文献   

3.
1637年,朝鲜国王仁宗与清太宗皇太极在三田渡签订城下之盟,朝鲜自此变成清朝藩国,但由于朝鲜王朝长期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视清人为夷狄,对清朝长期有抵触情绪.鉴于朝鲜反清势力强大,以及与明朝斗争的严酷,清朝对朝鲜只得采取高压政策,严密监视并镇压朝鲜国内反清势力,拘朝鲜世子为人质,迫使朝鲜履行藩邦义务.但当时皇太极即定下了"以威胁之,不如以德怀之"的策略,从此开启了对朝鲜的德化政策.而清入关以后,由于明朝灭亡,大局已定,清一方面大力塑造其正统形象,同时对朝鲜改以施恩为主.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韩民国建立后的首位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文人总统,金泳三上台后开启了"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的新进程。在政治领域,通过建立廉洁政府、树立亲民形象、公布官员财产、推行金融实名、杜绝军人干政、深化行政改革等举措,金泳三政府掀起以清除腐败、确立国家纲纪为主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经济领域,许诺当"经济总统"的金泳三把重振韩国经济列为最优先和最根本的任务,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使其数年来推行的经济政策以失败告终。在外交领域,金泳三政府谋求与中、俄、日、美四个大国建立平衡关系,保持周边环境的稳定,提高国家安全系数,同时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统一政策上,金泳三政府提出了以三个基调、三个阶段为内容的渐进式的统一政策,但该方案在现实中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明嘉靖时期,越南著名文人黎光贲,作为莫朝正使来华朝贡。因明朝尚未确认莫朝新国王,对黎光贲使团身份产生怀疑,遂将之扣留于广西南宁。18年后,该使团始得赴北京完成使命。黎光贲滞留中国长达18年,后世称其为"越南苏武"。黎光贲在南宁滞留期间所著诗集《思乡韵录》,以纪念家乡先贤的方式,疏解思乡之情。该诗集为研究越南著名的进士之乡唐安慕泽提供了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6.
自1428年黎利登极始,至1788年光中称帝止,黎朝共传28帝历360年。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并不比李朝(215年)、陈朝(265年)长多少。然而,对黎朝思想体系的研讨,较之于李、陈两朝,却是既有较简单的一面,又有较复杂的一面,实际上要更为复杂一些。如下一般性的论断谓黎朝的思想体系属儒教思想范畴,那是很简单而且不须冗长引证的。但是,深入其具体细节,则不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7.
明治初年,为了从精神上统一国民,明治政府开展了由神、佛共同承担的国民教化运动。在此过程中,神佛双方围绕作为"宣教教材"的"三条教则"产生了种种纷争。这些纷争不仅导致国民教化运动失败,还使神道的宗教特质被抽离,成为一种"非宗教"的存在,即产生了所谓的"神道非宗教"理论。而这一理论又预示了神道之后的走向,为"非宗教"性质的国家神道之成立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拜登上台后高调宣示"美国回来了",试图修复与盟友的关系,重振美国全球领导力,统一协调对华政策.与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政府更注重"结盟围剿",其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试图将美日韩三边关系纳入中美长期博弈框架,将其打造为遏制中国的"堡垒".未来,预计拜登政府会着力修复持续恶化的韩日关系,在增强美日韩三边关系向心力的基础上巩固美日、美韩同盟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针对中国的更广泛的"民主联盟".借助发挥亚洲盟友的作用,以求在与中国的地缘战略竞争中获取压倒性优势,达成压缩中国战略空间、夺取重塑地区秩序主导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唐末五代之际,中原大乱,政权更迭频繁,无暇南顾.割据岭南一隅的南汉政权与同为地方割据政权的安南,仍保持着交往.这一阶段双方的交往带有明显的控制与反控制特点.梳理这段历史,对于研究、理解南汉的对外交往策略和宋初安南立国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单一制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可以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类型。1982年至2003年,法国在20余年的时间内,将其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由原来的集权型转变为集权型与分权型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双轨制"。这场改革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推进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改革的启示是:改革前提是从理论上厘清政府权力的各个层面;改革目标是实现政府权力行使权在政府间的合理化配置;改革路径是经由权力下放实现制度性分权;改革保障是把握好改革内容的系统性和进程的策略性。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政府的东南亚政策是其亚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全球战略调整的考量,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初调整了奥巴马时期对东南亚地区的"全方位介入"政策,降低了该地区的战略层级,改变了多边贸易政策,仍将南海问题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并在宗教、人权和发展等软性议题上不断挑起争议。"印太战略"的推出是特朗普政府力图提升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要举措,随着该战略的推进,美国从政治、安全、经贸等方面强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并试图使东南亚地区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外线。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受到多方面制约,美国将难以实现对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介入,该地区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并不稳固。美国只有寻求与中国的良性互动和建设性协调,才能实现东南亚地区的秩序转型和规则重塑,稳定美国-中国-东盟三边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10):13-13
@张力奋:两会。旁听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报告。王荣华代表谈到中国教育制度严重影响男孩成长,出现"男孩危机":大学中男生比例急剧下滑,不少专业几成"娘子军";男生越来越缺阳刚之气。老曹:建议男生比女生晚一年进小学。  相似文献   

13.
莫荣 《中国政协》2020,(3):66-67
消灭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在减贫事业上,中国趟出了一条世界成功之路,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过去的2019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4.
作为法国宪法原则的"世俗性"因为近年涉及穆斯林服饰的判例而受到限制宗教自由的指责。但这些指责背后存在着误解法国"世俗性"斗争面向、把"世俗性"等同于政教分离的问题。法国的"世俗性"原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斗争性的原则,因此区别于英美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政教关系模式。在"世俗性"形成的第三共和国时期,政府采取各种立法措施以降低天主教会的政治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同时巩固了共和政权、保护了个人相对教会的自由。世俗原则列入宪法后,在法律实践中主要作为限制国家权力的规范,可在特殊场合,如学校,承认教师对学生服饰的管理权。从结果上看,确实是少数宗教的成员成为法律限制的对象。法国社会本身排斥宗教因素之表象、成为新国民认同的"世俗性"以及作为正式组织之教会的缺失才是令问题变得棘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执政一年来为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众多改变,引发了较大争议。就美国总统政治的历史经验比较而言,特朗普首年执政虽并非全然负面,但在政府内部关系、与共和党建制派关系,以及与公众民意的关系上都显现出有别于以往总统政治实践的特殊表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不确定性、党内"独大"的趋势以及维持稳定少数支持的状态。特朗普政府代表少数与加剧极化的特征凸显了当前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即重组中的美国政治无法有效回应迫切需要变革的民意诉求,且在社交媒体的作用下趋势尤甚。2018年,特朗普政府已显现出的态势和问题势必延续,而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可能引发的国会两院两党势力对比变化将加快对特朗普执政的塑造与约束。  相似文献   

16.
<正>新预算法最大创新是理念创新、制度创新。酝酿十年,跨越三届全国人大,历经四审,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终于完成首次大修,今年1月1日起施行,无论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还是对人大预算审查和监督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致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笼子"预算收入和支出包括哪些?这是预算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  相似文献   

17.
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 ,非选举政府的执政期限不得超过 5年 ,但如今 1 0年过去了 ,缅甸军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拒绝和美国欧盟提出的承认 1 990年 5月大选结果并将政权移交给全国民主联盟的条件。缅甸军政府反复声称 ,它将完全按照自己的既定方式和时间表移交政权。为此 ,它致力于制订一部有力于自己的新宪法 ,一旦制宪完毕 ,将再举行新一轮选举 ,把自己 1 0年来苦心经营的政党 (联邦巩固发展协会 )推向政治舞台。尽管缅甸军政府至今仍被国际社会所遗弃 ,同东盟的关系微妙 ,但同中国的关系则是牢固的。  相似文献   

18.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力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特朗普政府则偏离了这一传统,其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转向了以权力为基础的双边博弈体系。特朗普执政以来,其重构中美贸易关系的构想正在逐步转化为政策,大规模对华贸易战等诸多极端贸易政策也付诸了实施。特朗普政府运用"安全化"这一过程,将极端的经济主张转化为国家安全问题,从而在政府内部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由此将其看似不合经济逻辑的激进主张转化为合法的、可执行的政策。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经贸关系动力源自经济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二者短期内不会沉寂,意味中美经贸摩擦将呈现出常态化、复杂化和长期化的特点,但短期内很难实现其公平、对等和平衡的双边贸易关系之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11年菲律宾经济、政治与外交形势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的菲律宾,经济总体表现不如预期;在国内政治方面,政府三权之间冲突不断引发宪政危机。此外,政府与国内分裂势力之间的谈判进展也不顺利,和解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外交方面,对外关系处于急剧变动时期,菲中关系喜忧参半,菲美、菲日关系急剧升温。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城市政府创新动力模型的特点:一是国家导向是政府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条件,二是执政为民是政府创新主要内在动力,三是民意与舆论成为领导者推动政府创新重要动力来源,四是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是中国城市政府创新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