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共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成功,众多西方学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相关议题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曾有学者对研究状况进行过介绍和评析,但就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评介而言,则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①为便于广大学者对西方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1,(8)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问题一直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与整理,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近十年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突破,既有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使用,也有对新的研究视野和领域的开阔与创新,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党史工作很重要。党史要写出来,从大革命一直到解放。各个地委,特别是建阳地委要有专人管。崇安、光泽、浦城这一带是老革命根据地。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从广东、湖南、广西、江西、福建向北发展。由南方到北方。福建的农民运动骨干,许多是大革命时期广州农讲所的学员。这些同志回到福建搞农民运动,领导农民暴动。  相似文献   

4.
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农村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农民自卫团体。本世纪20年代初,枪会就自发地掀起了反对军阀土豪和抗捐抗税的斗争,对北方的政治局势和北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这支力量加以正确的改造和利用,使之成为北方农民运动开展的一支基本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研究枪会运动,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大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见到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这首大革命时期传遍岭南大地的民谣,赞颂的是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被称为广东"四大农头"之一的阮啸仙。走访贫苦农,踏遍南粤地,被称为"耕田人的自家人"阮啸仙,中共早期党员,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和领导者,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阮啸仙是较早认识农民运动重要性的先驱者之一。早在1922年3月,他还在广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为共同政治纲领携手合作,既共同推动又分别指导着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由于两党指导思想的不同,因之形成了不同的政策。本文试对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农民政策做一比较研究,这对我们分析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大有碑益的。一国共两党是在反帝反封建的总目标下合作的,两党对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基本一致。两党都认识到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又身受各种压迫,要革命成功必须重视农民这一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革命时期,阮啸仙与彭湃是广东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们之间的诚挚友谊,是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陈国威  何杰 《广东党史》2016,(12):33-38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下面设立农民部,专事农民事宜,从事农民运动的主要人员是跨党的共产党员。此时期农民运动一大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农民运动中央特派员出现。十多位中央特派员活跃于广东南路农民运动,他们的杰出代表人物就是黄学增。此十多位中央特派员有力地促进南路农民运动的兴起及壮大,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广州农讲所是大革命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一所革命学校,其学员毕业后很多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到各地从事农民运动。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分散各地的特派员,农民部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保证了优秀特派员的培养,推动了广东农民运动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宋琼 《党史文苑》2014,(4):36-38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他比较重视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并且依据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大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提出了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和教育农民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动农村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前阶段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21,(6)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对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其中长沙作为湖南省会,是近代反帝反封建最激烈、最尖锐的地区之一。本文以大革命时期长沙工农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初步对其历史发生阶段的分期、特点以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这一时期长沙的工农运动和革命运动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曾与毛泽东、彭湃等人一起,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我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领导骨干。 1930年冬,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大革命时期,为了号召农民积极投入革命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广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促进了党的革命工作的开展,而且为当今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党内早期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1925—1927年的大革命中,随着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革命所及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瞿秋白发表一系列文章予以鼓励和支持。遗憾的是,革命形势在1927年4月骤转低潮,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在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明显体现,农民运动严重受挫。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对农民运动的策略做出了深刻反思,并结合历史背景和革命现实对农民运动做出了进一步认识,为党开展土地革命和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长沙农民运动史》一书,在十一月二十三日望城县召开的专题审稿会上已定稿付印,即可内部发行。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农民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农民运  相似文献   

19.
中共创立至大革命时期,海陆丰地区的农民在中共农民领袖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采取演讲、歌谣、戏剧、标语、口号、报刊、学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和发动了广大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认真研究这一时期海陆丰地区农民宣传工作,为新时期党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许多同志研究了农民问题,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对农民问题作过许多理论贡献,其中毛泽东是最杰出的代表。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特别是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尤为重要。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马、恩、列、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出发,作过许多论述,归纳起来,大约有三个方面: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