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探讨和分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原则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教科文组织的“地质公园”计划,1991年6月13日,在法国迪涅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质遗产保护学术会议”上,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共同签发了《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提出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应该学会保护地球的记录,阅读人类出现以前写下的这部“地质天书”。 2000年,国际教科文组织开始对“地质公园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计划每年在世界范围落实若干个地质遗址即地球记录保护区,并把保护地质遗址同发展地方经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它提倡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应该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它立足于人类的共同价值,具体而言就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1])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同价值的提出得到了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国际道德制高点,有力地回击了霸权主义、现实主义、零和博弈等西方政治权力理念。本文从国际权利的来源以及合法性的维度来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冷战后凸显出来的,现已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它表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将世界政治推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非传统安全问题来源多样、指涉对象多元、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当今世界上的全部难题,使发展难以为继,甚至提出了人类社会有机体健康运行以及人类和整个地球能否存活的问题。要想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不可寄希望于权力政治的传统路径,而是需要国际社会各种行为体之间的合作,需要多种手段并用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兴盏、超级强权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的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的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的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的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的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新的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的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的、真正的“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新时代外交政策的总战略,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具有重大的全球价值。除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外,它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近代以来的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是中华智慧与国际现实密切结合的伟大成果,展现了世界优秀文化风貌与整个人类的共同价值。它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时代要求,又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规划了美好蓝图。这一理念的构建必将破解西方霸权扩张发展模式,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从而有力地促进人类的持久和平与世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共同的责任是着眼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全球环境污染的关联性及环境治理的复杂性而提出的。而区别的责任恰恰是对共同的责任的一种补充。它考虑到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相应的污染程度和治理污染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中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倡导并贯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但其这一立场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中国面临着强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语言层面上人类生存的反思性自我理解,无疑是对人类生存之真理性存在的澄明,也是对实践智慧内含“善”(自由、理性)的规范设定。实践哲学关注共同的问题域,即现实人类的生命活动、生存本身等主题。着力论证实践造就人,发展人,提高人,并以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因之攸关一切生命活动的存续和发展,且最终影响人类其身,故提出关于全面反思人类活动的生存旨趣及行为导向,亦不无就社会文明在极力倡导终极关怀的趋势以及应自觉履行起一种神圣的道德责任使然。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感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自然资源被不合理的利用和掠夺式的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本文对城市人口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走全面协调了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世界里,凶猛的野兽可以随时袭击弱小的动物;在猴群里,身强力壮的猴子凭借自己强大无比的身躯就可以称王,它可以对所有的猴子发号施令,它可以随意进攻对它有威胁的猴子。这种弱肉强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是动物界维持生存秩序的法则,是兽性的表现。人类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已从猴子变成了人,建立了人类社会,并创造了高度文明。人类社会要维持生存发展的秩序,就要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法、理、义、情等等。这是人性的表现。美国号称是当今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是最有“人性”、最讲“人道”、最能维护“人权…  相似文献   

11.
政党国际组织的兴盛及其当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政党国际组织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了参与并影响当代国际政治的政党外交平台和国际活动舞台。它最初是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产物,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推动它在冷战结束以后不断发展。它模糊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界限,日益关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它作为新世纪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作用会不断增强,影响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科学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较为全面地考量当前国际交往及国际治理实际挑战和困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作为民主重要形式的协商应该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方法。梳理总书记系列讲话发现,他主要回答了国际协商治理为何重要、何以可能、如何实现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总书记的回答,代表了以其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与中国发展新形势下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高瞻、远虑、深谋。作为一种对国际治理及人类未来的远见卓识的顶层设计,它是对国际治理理论与跨民族国家民主协商理论甚至协商民主理论等诸多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完善,也为当前以及今后国际治理实践等诸多国际性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研究问题。正确认识自然价值对自然本身及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之处,正确认识自然的内外在价值,倡导尊重自然的伦理取向,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价值观,使二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人类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难题或者问题,为实现共同的价值预期或者利益诉求而组成的利益关联体。今天,人类在生存、发展与稳定等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或者问题,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所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呢?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树立正确观念,摒弃错误思维,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论前提;另一方面,要用实际行动来建构"全球伙伴关系",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论路径。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准确把握和完整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恐怖主义不是对哪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是对整个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对国际恐怖主义产生原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是消除这一人类毒瘤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公共政策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为解决国际公共问题、实现国际共同利益在一定时期共同制定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国际公共政策大多是一种"软政策",它不具有阶级性。从本质上说,国际公共政策是一种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人的现实生存理论更为重视人的生存条件,特别是物质基础和社会制度这些人的生存的前提条件,重视人的生存的生产能力和社会规则,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辩证生存观。它对于思考人类在面临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下如何解决生存与发展这个大尺度、大视野问题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为人类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提出的重要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使命担当和崇高理想。从其理论依据而言,全人类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解放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深刻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除了对其核心关键词的阐析之外,还应认识到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球化时代解决人类所面临共同问题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回应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和升华。在实践层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动国际社会中公平正义的实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展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丁小飞 《工会论坛》2009,15(3):17-18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已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置于触目惊心的危险境地,它是代际公平话语凸显的存在论基础;代际公平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是现代以来的事,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所造成的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态问题构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挑战.要解决生态危机,需要世界各国坚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来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要坚持对话协商,排斥生态霸权主义;坚持共建共享,让全人类都能享受到生态福祉;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全人类共同解决全球生态治理难题;坚持绿色低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克服生态危机,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