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众语喧嚣”的时代,女性的声音尤为瞩目,无论在法国还是中国。女性作家透过写作,尝试表达自我、反抗斗争,继而感受生命。本文试图从词汇学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围绕(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埃莱娜·西苏提出的)“女性写作”这一概念,对女性作品进行文本解读,思索女性自我生命书写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杨庭芳 《法国研究》2003,(1):188-197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写道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①;女性在社会中的劣等地位是人类文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男权文化造成了男性与无性之间的“女性”。这段文字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女性 ,作为一个群体 ,其地位长期以来是低于男性的 ,男性是第一性 ,女性被看成“第二性” ,他是主体 (theSubject) ,是绝对 (theAbsolute) ,而她则是他者 (theOther) ①;同时 ,她认…  相似文献   

3.
王迪 《法国研究》2009,(4):15-22
法国当代著名女同性恋作家莫尼克·威蒂格在反对异性恋思维,关注女性气质的同时更加重视女性间爱恋,并主张彻底颠覆固有的“男人”、“女人”的性别分类,通过语言革命创造纯粹的、全新的“她们”世界。威蒂格强调文本策略,主张用玄妙的形象表达文学观点。在文学写作实践中,威蒂格善用圆,巧用圆,赋予“圆”多层次的象征意义:从圆心到离心,貌“合”而神“离”的“她们”世界成为抵制传统线性思维的载体和独具魅力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孔冰欣 《新民周刊》2023,(32):20-23
无论是“万家灯火”的人情味,还是“天下一家”的大格局,女性皆于其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她们的身影不可或缺,亦难以替代。一提起“家国”,很容易与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直接挂钩。但是,正如无数股涓涓细流聚合到一起,方能最终汇成浩瀚沧海的壮丽奇观,倘若我们将“家国”的概念拆解分析,便会发现,它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它其实很亲切。而无论是“万家灯火”的人情味,还是“天下一家”的大格局,女性皆于其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她们的身影不可或缺,亦难以替代。  相似文献   

5.
1998年的女性运动,借助于90年代以来从法律上和制度上制定的女性政策的影响,使女性地位实质性地向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前阶段的女性运动主要集中于提出法律、制度等诸方面的政策建议,而1998年则集中于寻找能有效地实现各种政策的具体方案,为使“性差别禁止法”及“救济法”获得通过,修订男女平等就业法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此同时,女性团体为了提高女性参政率和扩大5人以下雇员的企业之雇佣保险制度也做了努力。通过这些努力,不仅增加了女性团体的数量,而且各地区女性组织也相应地扩大了。此外,这些女性组织与各种非女性组织(如环境、反腐败、消费者运动、地区发展运动、青少年问题、教育问题为活动目的的市民团体)相联合,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6.
活跃在明治末年至大正时期日本文坛之上的女性作家田村俊子,站在日本近代女性写作的源头,通过《女作者》一文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为写作而殚精竭虑、痛苦煎熬的“女作者”的生动形象。在本论中,笔者通过细读文本,从“写作”与“表演”的时代共性这一新的视角切入,将重点放在“女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其作品的文体特征,并将同时代的文坛、社会背景等纳入视野之中,来探讨“女作者”是如何在男性作家群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论证作为发声主体的“女作者”在写作上的局限性和打开写作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领导者们喜欢以“先生”代替“女士”来称呼李姬镐,并称其为令人尊敬的女性运动的先辈。在她成为政治家妻子,以及成为总统的第一夫人之前,这种缺乏个性的称呼,对于一个独立的女性运动领导人来说是不相称的。人们都说,李姬镐先生如果不结婚的话,她会成为妇女界的最高领袖。她的结婚对于妇女运动来说是巨大损失。 当今舆论也在塑造新的第一夫人形象。李姬镐在美国学习过社会学并在4所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凭着女性团体的领袖这一项经历,就够条件被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女性新闻》发行500期,报社采访了金大中总统的夫人,社团法人“亲爱的朋友们”名誉总裁李姬镐先生。在青瓦台本馆一层接见室,记者向前来祝贺《女性新闻》创办10周年的李姬镐先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总统许诺对女性问题给予特别的关心,同时也新设了女性特别委员会,李女士是如何看待女性问题的呢?在青瓦台看来,哪些女性问题是最重要的呢? 答:“当然失业问题是最严重的了,尤其是作为家长的妇女们的失业问题。虽说男性家长的失业也是大问题,但这些妇女们是处于没有丈夫或者是即使有丈夫也不能工作的情况,所以我觉得这个问  相似文献   

9.
平成30年间,日本女性贫困呈恶化趋势,年轻单身女性、单亲女性(单身妈妈)及单身老年女性构成女性主要贫困群体,前者贫困率超过30%,后两者均超过50%,远高于日本平均水平。女性贫困原因在于传统性别分工依然根深蒂固,职场制度性压迫与性别不平等心理仍然较强。因就业环境不友好,贫困女性在职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多从事薪金少、待遇低的非正式雇佣工作。30年来,日本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功能弱化,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单身社会”的到来实际上加剧了女性贫困。日本政府为解决女性贫困推出了一系列如男女平权、促进职场女性活跃、育儿扶持等政策措施,不过从效果看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当代韩国》编辑部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韩国女性政治联盟、韩国女性经营总联合会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中国妇女部资助的“中韩妇女发展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法国女性文学丛书”中译本序江峰Rtsuthe:L’auteurdecetarticle,rallcteurenchefdelacollectionderomansfemininsfrancais,afaitunea...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9月 6~ 9日在韩国汉城举行了“韩国女性走过的一百年”大型摄影回顾展。此次展览包括了韩国女性最初挑战的职业、女性的人生故事、女性的发型变迁史以及女性的社会教育变迁史等内容。看过展览的人无不对韩国女性生活中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过去的一百年韩国社会在经济、文化、宗教、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置身于其中的韩国女性不仅目睹了这些变化 ,也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些变化当中 ,为了获得今天的地位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着重讲述的是韩国女性的职业变迁。一 开拓职业世界的女性们在韩国历史上 ,从高丽末…  相似文献   

13.
首届女性科学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于 11月 13日至 16日在韩国大田 2 1世纪大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是由大韩女性科学技术人会、世界女性科学技术联盟、大德科学技术研究园区、韩国女性原子能专家协会共同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生命、信息、环境、能源、航空航天和纳米技术的融合”。举行本届女性科学技术国际会议是大韩女性科学技术人会成立 10周年和大德科学技术研究园区创办 3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来自全球 2 2个国家的各领域著名的女学者和科学家共 5 0 0余人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发表了约 2 80篇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大韩女性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 韩国是一个深承东方传统文化且又广纳西方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哺育且又收纳现代化理论的国家,这种双重文化的结合在当今韩国的青年知识女性社群中颇多体现,特别是在她们的婚恋文化上。 东亚地区的传统观念中一向有“男尊女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儿即弄瓦”等偏见,因此在这一地区,“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相夫教子”,“温顺贤惠”等一直是评价妇女的标准,中国历代皇朝所遵循的“三纲五常”从未赋予女子以和男人平等的地位。韩国全面接受了中国的儒家文化,也全面接受了“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即使历经百年…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校的女子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次大战以前,日本实行的是一种复杂的双轨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在这一学制中,封建的“男尊女卑”的色彩极其浓厚。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个别学校外,大学是不向女性开放的。就接收女性的大学而言,教育的目的也只是培养“贤妻良母”。战后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确立了民主平等的原则,建立了单轨的6·3·3·4学制,实行男女同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其中女性教育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1969年,高中的女生的入学率首次超过男生,1980年男生为93,1%,女生为95.4%;1989年男生为93.6%,女生为…  相似文献   

16.
陈静 《法国研究》2013,(3):34-38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悠悠岁月》在写作手法上可谓独树一帜,在“社会自传”的基础上,它彰显了女性自我书写的非凡和大气。作者用印象派的本色笔触再现作为女人的真实生活,一张张老照片则充当了时代的标志,将个人和集体的回忆同时激活,加上互文手法的频繁使用使得整个作品意义更为丰富,可读性强,而对女性身体特征的客观描写则犹如打开了一部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当代韩国》2008,(4):69-72
母亲在传统庙堂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文化符号,但在朝鲜古代的家庭小说中,出现了大批与传统理想母亲人格形象相背离的“恶母”形象。透视这些文本中的“恶母”形象,可以解读不容忽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阴影、女性心理结构缺陷和社会秩序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8.
《第二性》的时代背景、哲学倾向及其相关学术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性》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问题 ,围绕着女人是什么 ,女人如何沦为第二性以及女性怎样走向解放等基本命题 ,提出了诸多突破性的观点 ,50余年来对世界女权运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第二性》出版的时代背景1 949年 ,《第二性》在法国一出版 ,立即引起轰动 ,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 ,有人甚至称它为西方妇女的“圣经”。正是因为该书的革命性思想 ,它被梵蒂冈宣布为“禁书”。但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其英译本却一版再版 ,销售量达到一百万册。此后 ,该书又相继被译成德、日、…  相似文献   

19.
乔治·桑的自传《我的一生》开创了女性自传的先河,她也被称为了“女性A传第一人”。自传不仅是难能可贵的社会历史资料,更是作者实现身份认同、自我认识的方式。本文将以自传中的身份建构为立足点,从自传写作的动机、自传中的身份意识、自传事实的选择等三方面对乔治·桑自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淑明女子大学校长李庆淑最近建议实施一项领袖培养计划,使女性在韩国社会各界领导人(如政治领袖和商业总裁)中的比例在2020年达到10%。按照这项计划,淑明女子大学的全体新生在开始其专业学习之前,都必须上“领导课”,其学习内容包括阅读、撰写、讨论和演讲。李庆淑说,淑明女子大学的毕业生将掌握数字知识并以此来进行领导,而这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女性的弱项。在韩国社会中,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但在重要领域(如政治和立法)中,能够参与决策过程的女性却仍属凤毛麟角。她呼吁女子大学在培养女性领导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