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与洗钱是国际社会的两大公害。以往,洗钱多与贩毒、走私、黑社会相关联,但近年来,腐败犯罪与洗钱犯罪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又极具危害的新型犯罪,我们称之为"腐败洗钱"。以"加强对腐败洗钱的防控作为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为切入点,确立一条"把腐败与洗钱结合起来研究,通过控制腐败洗钱来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作为一种新思路,将会对我国的反洗钱斗争和反腐败制度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黑社会的政治支柱腐败,在不同的时期、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对其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腐败与权力的内在联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学者给腐败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腐败大致属于一种政治性概念,是指政冶权力从原本纯洁的状态中发生蜕变,成为腐败官员非法或非道德地谋求个人好处的工具,这种好处可能是一种金钱、享受、荣誉,情伦等。”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行为人必须有公务人员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人事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实行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对于防止用人腐败、促进廉政建设,有重要意义。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比以往任何选仕制度更为公正与公平,促进了古代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一个地方纪检监察机构在过去20多年中的腐败治理策略,以其中的"清理"行动为切入点,尝试梳理清理行动的动态过程,并将其概念化为一种"运动式强制",总结其作为一种腐败治理行为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论文旨在回答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腐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问题,即为何国家目前在腐败治理中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源,而腐败的治理效应却一再碰到"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5,(1):33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与以往的反贪史和廉政制度史的相关论著不同,也与以往把腐败简单地归纳为剥削阶级的属性不同,本书将腐败与反腐败作为古代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一种政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政府的对策,以及历代思想家对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思考。全书各篇分别从时代特点、腐败表现形式、监察与法律制度、反腐败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每个朝代的相关问题作  相似文献   

6.
警惕"亚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一般的作风问题和严重的腐败行为之间,存在着一 些比作风问题严重,但还够不上腐败的"亚腐败"现象:在权力的 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 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亚腐败"作为腐败的 "边缘地带",是干部作风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的必然结果,是诱 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也是反腐败斗争遇到的新课题,必须引 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蔓延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角落。 钓鱼本是一项修身养性,有益健康的体育运动。可是,一些人却将这一体闲活动与腐败挂勾,这就使这一健康运动变得丑陋起来。 公款钓鱼知多少  相似文献   

8.
腐败犯罪学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防治腐败犯罪 ,是一项古老而新鲜的问题。必须把腐败犯罪的产生和防治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本文还对腐败犯罪的特征与分类、腐败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结构体系、腐败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等作了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10.
卢焱 《法制与社会》2013,(13):163-164
腐败作为一种非常态化的经济现象,已经严重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经济腐败已经成为极其普遍的腐败行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腐败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腐败产生的经济危害以及开展反腐倡廉的经济意义,论述了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反腐倡廉斗争的几点建议,指出了只有坚持不懈反腐倡廉,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开辟一条绿色的阳光通道,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讲,它是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而作为与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开始就是与腐败不相容的。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腐败现象所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土壤就自然地消失了,恰恰相反,由于历史的继承性和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尚未彻底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根源,改革开放以后,腐败现象开始在我国不断滋生蔓延。面对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邓小平同志及时准确地揭示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为全党敲响了警钟。邓小平同志讲,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1.将房产公开作为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突破口 让官员率先实行房产公开,很容易查实其购房款是否来自合法收入,也是发现腐败的较好线索. ——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黄苇町(《新京报》,2012年12月2日) 2.灰色权力地带不除,市场公平难立 灰色权力以及灰色权力地带的出现,从基础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为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中国改革论坛网,2012年6月20日) 3.特权也是一种腐败 特权也是一种腐败,甚至是更可怕的腐败,是制度化的腐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一种新的腐败类型逐渐浮现,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卖官买官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腐败现象。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腐败现象的蔓延,往往影响社会的稳定,给政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展反腐败斗争。本文试对腐败与杈力的关系、腐败成因及反腐对策进行探讨。一、腐败与权力  相似文献   

15.
风云文摘     
集团性腐败实际上是一种“腐败文化”。当腐败成了一种文化,就意味着不参与腐败,就很难生存下去,这正是为什么腐败之风难以刹住的深层次文化诱因。美国腐败问题专家指出,在一些社会中,腐败分子并不受其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丁雨 《检察风云》2007,(23):30-32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对腐败有免疫力的.一个世纪以前,美国腐败的泛滥程度和恶劣后果也曾相当惊人.   对腐败进行分类的标准很多.大体而言,它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体制型腐败和收买型腐败.这两种腐败可以被视为腐败的两极,现实中形形色色的腐败大都两者兼而有之,区别在于哪一种腐败的色彩更浓重些.……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5,(1):100-107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监狱,是封建统治者对广大劳动者实行专政的机器,是奴役残害人民的场所。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马前卒狱吏,在执法中纳贿曲法、断狱不公、惨酷用刑,甚至残杀生命。狱吏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狱吏腐败,是封建监狱统治的必然结果。封建狱吏位卑责重,薪俸低薄,造成心理失衡,以及法律制裁、监督纠劾乏力,皆是造成狱吏腐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腐败作为一种世界文明的社会公害,其实质是以权谋私。腐败滋生蔓延的根源不能归咎于权力与市场之间存在联系,更不能简单地加罪于权力进入市场。因为政府权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失灵的缺陷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干预。权力的商品化才是腐败的内在根源,所以必须确切定位市场经济中的权力,按权力限度原则和法制规范原则设定权力的边界,在转变政府职能和防止权力腐败的基础上建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艾尔伍德曾经定义:亚腐败是这么一种现象,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定不了罪、找不到责任人的亚腐败在某些领域已被司空见惯,吃喝风、奢侈浪费风更是比比皆是,它所表现出的观念腐败和过程腐败,让社会肌体出现了某种亚健康症状。  相似文献   

20.
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艾尔伍德曾经定义:亚腐败是这么一种现象,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定不了罪"、"找不到责任人"的亚腐败在某些领域已被司空见惯,吃喝风、奢侈浪费风更是比比皆是,它所表现出的观念腐败和过程腐败,让社会肌体出现了某种"亚健康"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