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拉脱维亚共和国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它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毗邻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及白俄罗斯,领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拉脱维亚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欧、北欧和俄罗斯的重要过境运输通道。拉脱维亚是最早参与"16+1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国。拉脱维亚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每一次"16+1"领导人会晤,而且在会议上都与中国领导人举  相似文献   

2.
吴平 《瞭望》1992,(12)
斯德哥尔摩专电 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3月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宣告成立。它由波罗的海沿岸的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波兰、俄罗斯和瑞典等10个国家组成,总人口3亿多,是一个范围较大的区域性组织。 这是有史以来第二个包括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组织。500多年前,波罗的海地区的汉萨同盟强盛了近一个世纪。它建于14世纪中叶,囊括了北至彼得堡南  相似文献   

3.
1989年12月25—26日 苏共中央举行非常全会.会议认为立陶宛共产党宣布独立是非法的.1989年12月31日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说,苏不允许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加盟共和国闹独立.1990年1月3一4日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等同立陶宛共产党代表团就立陶宛独立问题举行谈判.1990年1月11日 戈尔巴乔夫前往立陶宛.在此他首次表示,实行多党制不一定是灾难.他说,不要害怕多党制,最主要的是民主和公开性,改革是向人道的民主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7)
克林顿访问俄罗斯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国际关系、军事领域相互信任以及经贸合作等问题的一系列双边文件。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位总统都指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1)
巴接受以撤军新建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9月29日在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后表示,巴方已接受关于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的最新建议。美国今年春天提出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13%的土地上撤军的建议,遭以拒绝。以政府最近提出,如将这13%土地中的3%开...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4)
美国会议员控克林顿违宪美国联邦地区法院6月3日开始就26名国会议员控告克林顿总统“违反宪法”一案展开辩论。作为原告的26名议员认为,宪法没有赋予美国总统对外宣布战争的权力,因此,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行为是非法的。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与北约军方会谈千破裂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及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提出的和平协议,南联盟政府当天开会后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上述决定。5日开始,北约代表和南联盟军事代表开始就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问题举…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7,(30)
全球要闻(7月14日———20日)奥尔布赖特结束欧洲之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7月14日结束对捷克的访问,从而完成她自11日开始的斯洛文尼亚、俄罗斯、立陶宛和捷克之行。奥尔布赖特此行与美国总统克林顿13日结束的对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和丹麦四国的8天访...  相似文献   

8.
汉城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加了东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于7月10日至11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工作访问。克林顿访韩是有关各方正在加紧围绕解决朝鲜核问题之际进行的,因而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访问期间,克林顿同韩国总统金泳三就朝鲜核问题、地区形势以及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统把朝鲜核问题作为会谈的主要议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7,(Z2)
正波罗的海三国指的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国家位于欧洲东北部,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却是连接南北欧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曾经是沙皇俄国和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获得独立。20多年来,中国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方面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波罗的海三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于三国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对华关系的重视,波罗的海三国成为与中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伙伴。而且三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在发展中欧关系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晓滨 《侨园》2014,(10):18-18
去拉脱维亚旅游之前就听说该国是全世界出了名的男少女多的国家。我以前一直以为世界上最缺少男人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实不然。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统计,拉脱维亚男女比例相差8%,差别居世界第一,成了世界上男人最少的国家。听专家介绍,拉脱维亚男女比率失调的主要原因是残酷的二次大战,由于波罗的海沿岸是前苏联范围内德军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战区,所以拉脱维亚的男女比率比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要悬殊。我首先坐飞机来到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里加,她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城市,始建于公元1201年,被誉为"波罗的海明珠"。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8,(Z2)
正【国名】拉脱维亚共和国。【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人口】196.6万。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首都】里加,人口63.8万。【简况】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行政区划】设有110个区和9个全国级市。【经济】1991年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按西方模  相似文献   

12.
在普京总统来华访问前,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以下省略)问: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来华访问,您如何看待这次访问的历史背景? 大使(以下省略)答:普京总统的国事活动日程安排非常紧密,前不久在莫斯科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刚刚结束对欧洲国家的访问,又要马不停蹄地开始亚洲之行─—访问中国、朝鲜和日本,并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八国峰会。如此繁忙的日程安排说明,作为一个欧亚大国,俄罗斯对发展同欧、亚两洲国家的关系同等重视。当今时代,与各国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要事层出不穷,与此相关,各国元首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两天访问,与俄总统叶利钦举行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正如所料,访问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作为访问的结果,双方签署了若干关于军控和双边关系的文件。但西方舆论指出,这些文件多半涉及具体问题,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同美国的关系近年来总不那么晴朗,可以说是被阴云笼罩,连克林顿总统和奥尔布赖特国务卿分别于去年9月和今年1月的莫斯科之行都未能将这一阴云驱散。从俄罗斯来说,苏联解体后的对美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谋求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16.
美非伙伴关系前景如何陈启民今年美国最重要的外交访问从非洲开始。克林顿总统从3月22日到4月2日率800之众访问非洲5国长达12天,这在美非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但非洲舆论对这次访问反应的主调却不高,批评多于赞扬,怀疑多于肯定。其结果是,非洲对美国的疑...  相似文献   

17.
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 ,除波罗的海三国外 ,其他原苏联12个加盟共和国以俄罗斯为中心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时光荏苒 ,在新兴的独立国家发展了9年之后 ,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逐步确定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一方面 ,由于在苏联70多年的历史中各国之间 ,尤其是各国同俄罗斯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和积存的问题 ,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无法彻底清理干净 ,因此保持独联体的存在和同俄罗斯的关系依然是大多数国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今年1月25日 ,独联体元首理事会会议按期举行 ,12国元首无一缺席 ,这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 ,表明…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1,(42)
●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54客机4日在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往俄新西伯利亚市途中爆炸,飞机坠落黑海,机上有65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 ●以色列总理沙龙4日在特拉维夫批评美国为了实现其构建国际反恐怖联盟的计划,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 ●10个北约候选国(保加利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元首10月4日至5日在索非亚举行峰会。会议通过的《索非亚文件》表示了它们要求加入北约的决心以及坚决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周良 《瞭望》2002,(36)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8月20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访问期间,金正日了解了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经济改革的经验,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金正日去年8月乘火车访问俄罗斯后再次踏访该国,一向很少出国访问的金正日一年之内两度访俄,因此备受舆论瞩目。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5)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4小时会谈后宣布,他们在如何执行波黑和平计划、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加强核安全及俄军加入在波黑的维和部队等问题上,“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双方在维和部队的指挥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