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教育的三大手段——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三种手段特点鲜明,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可以协同一致服务于道德性格培养之目的.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手段思想体现出的注重心灵陶冶、道德教育应与学科知识教育相结合、显性手段应与隐性手段相结合的内在品质对于现今道德教育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秀娟 《重庆行政》2007,(5):106-107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法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学校对学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新时代接班人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重要的是把握学生的特点,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东雁 《传承》2011,(18):46-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将历史呈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其课程特色,以生动丰富的历史事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实施各种教学优化策略,促进"教"与"学"之间的有机衔接与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卢春妹 《传承》2008,(20):22-2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必须加强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当前,"概论"课的教学现状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知识真理性传授,轻价值认同培养、忽视认知主体的实践性需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教育与价值认同教育相结合,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必须加强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当前,"概论"课的教学现状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知识真理性传授,轻价值认同培养、忽视认知主体的实践性需求.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教育与价值认同教育相结合,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西方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教育思想主要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和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社会的道德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教育经济学思想;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对儿童实施公共教育,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把全体社会成员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等教育思想。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也充分汲取了人类其他优秀社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颖梅 《前沿》2007,(10):119-120
A.C.马卡连柯是前苏联20-3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前苏联教育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道德教育中的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培养等思想影响广泛。尤其是在今天,马卡连柯的道德教育思想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途径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关键。公安院校为培养政治素质硬、业务素质强的专门人才,只有充分发挥“两课”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学员管理模式,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李谊  王炎琪 《求索》2012,(12):102-103,71
随着儒学思想的国际化,其教育思想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孔子被列为世界十位最伟大教育家之一,孔子学院得以遍布全球,印证了孔子教育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孔子"有教无类",是中国历史上平民教育的开创者;以成就"君子"为办学宗旨,以"文、行、忠、信"为教学主要内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意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于当今传统的精髓文化被当下大众文化冲击而逐步解构,信仰匮乏,传统失落等,是治愈之良方。全人教育思想的宗旨和理念与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对接吗?如何对接是教育者的课题,拙稿有基于此,在解读孔子的同时,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理念的对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栻不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创办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授传讲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并在其丰富的书院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的书院道德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书院在当时的兴盛是与张栻教育理念的注入分不开的,随着时光的流转,岳麓书院铸造了湖湘文化的辉煌,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人才,赢得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