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记者走访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农村时了解到,由于近期大宗作物玉米价格较低,而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的势头难以遏制,加之物价上涨农民生活支出增加,农民对今年增收预期普遍不高,如不采取措施遏制农资涨价势头,势必会影响今年粮食作物的播种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信息窗     
“一号文件”引领九亿农民增收 《经济日报》报道,中央今年“一号文件”把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促进农民增收,反映了我们党在农村工作基本思路上的一种转变。这个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保障好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只有农民的收入不断增  相似文献   

3.
岷县地处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是个农业县。今年3月份,我选择岷县有代表性的6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选择1个收入高的村和1个收入低的村,在每个村各选择一个富裕户和贫困户,重点就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农户收入差距的解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富裕农户的出现展现了农民增收的光明前景,贫困户大量走向脱贫致富展示了农民增收的现实可能性,贫困农户的继续存在表明了农民增收工作的艰巨性,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蕙 《瞭望》2005,(14)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的农资价格相比,我们国家时起时落的农资价格就像患了"舞蹈症",农资涨价严重侵蚀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给今年的农民增收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5.
黄蕙 《瞭望》2005,(18)
受各种因素制约,今年农民增收形势严峻。如果不能让农民继续得到实惠,去年改革的成果就难以巩固,刚刚出现转机的"三农"困局又将重新面临被动。  相似文献   

6.
张云熙 《学理论》2012,(23):73-74
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即农民增收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促农增收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梳理、归纳。促进农民增收思路和对策的代表性观点认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败政投入;推进制度创新;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王鸿远 《理论探索》2007,(4):104-105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投入机制,建立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双赢机制,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元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8.
程洪宝 《理论导刊》2005,(11):66-67
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关系,而现实中,在政策措施不科学的情况下,城镇化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而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负面影响,以充分体现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正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9.
高诚 《瞭望》2004,(14)
我国农业发展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实现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直接影响当前春耕生产及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事关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但目前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缺乏基本条件,各级政府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条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成为长久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关影 《学理论》2010,(24):60-62
农民增收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分析农民收入现状和农民增收缓慢原因基础上,提出促进界首市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家彪 《求知》2013,(4):35-38
连续11年的党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将"三农"工作作为关键词,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天津市委、市政府就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围绕率先实现涉农区县经济规模和农民  相似文献   

13.
凯风 《瞭望》2004,(13)
今天中国农村的问题,有两个当务之急,一个是要确保粮食安全,一个是要确保农民增收。 前者系于连续几年粮食减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上耕地锐减,天灾频仍,粮食问题已然凸显到需要中央从安全战略层面加以重视的地步。因此,中央为今年设定了一个预期目标,力争实现粮食产量45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增收难,难在缺少更为强大的增收“动力源”。因此,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除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外,更重要的是要构筑农民增收的新“动力源”。 自 1978年以来,农民增收出现过 3次高峰,增收幅度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背后都有一个较强的或强大的“动力源”。包括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外向型农业起步以及农副产品提价。进入新时期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已呈多元化,有的方面在减弱,有的方面正在得到增强,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相似文献   

15.
资产资本化: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劳动收入 ,二是资产性收入。农民的资产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现金资产 ,二是土地资产 ,三是固定资产。现在 ,一方面我国农民增收难 ,增收渠道少 ;另一方面 ,农村又有大量的资产和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来帮助农民增收 ,而允许和鼓励农民通过推进资产资源资本化 ,不失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导致本次农民增收的大多是一些外生的、难以长期维持的因素。要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增收,还须从农产品的商品化、资产的资本化、农民的组织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入手,培育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是改交农民弱势地位的关键,而农民增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马克思的资本文明思想为此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目前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好的资本收益,因此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培养新型农民;改革农村金融,激活民间资本,利用资本文明这一手段发挥一切要素的潜能为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下半年,粮食主产区外地务工农民返乡种地现象达到高潮。一位常年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在被问及重拾农具的原因时憨厚实在地回答,“今年种地划算,要比在广东打工挣的钱多一点点。”此言非虚。今年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农村经济社会出现良好发展态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出现了多年来没有的两位数增长。毋庸讳言,这“一点点”不仅仅是普通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点点”,而且是9亿农村人口增收减负疾行如风的“一点点”,更是关乎“三农”问题破解深沉凝重的“一点点”。  相似文献   

19.
黄蕙 《瞭望》2005,(34)
现金收入是上半年农民增收亮点;下半年农民增收的难度大于上半年,全年增收幅度约为5%,将低于去年的6.8%。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日益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边却是农村"超国民收入分配",是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出现了误差,还是我国经济陷入了不正常的发展轨道?从"超"字入手对农民增收的幅度空间展开分析,显示所谓的"超",正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化带给农民额外收入的同时,对农民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对农村、农业、农民进行多元扶植,在合理的增收幅度之内突破传统理论极限,最大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