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案情]卫生院副院长陈某、副院长兼报账员梁某,因单位经费紧张.向市公费医疗办公室争取资金40万元,二人与市公费医疗办公室副主任杨某、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马某多次沟通,事前约好,40万元资金到位后,陈某、梁某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出公费医疗资金20万元交给杨某,杨某、马某各分得10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在案款物(多余部分)的处理,历来存在争议,但它确实涉及到司法公正的问题。对此,笔者仅就一案,对如何正确处理在案款物予以评析。案情被告人白某、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等人经预谋,于1999年9月2日3时许,携带菜刀、木棍等凶器,闯入某市蔬菜基地,殴打、威胁何某、张某等人,抢走人民币39万元。被告人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各分得赃款人民币1.3万元,白某分得赃款人民币2.7万元,其余赃款被其他同伙挥霍。被告人白某、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作案后被抓获归案。公安机关从…  相似文献   

3.
倪靖 《人民检察》2005,(16):35-36
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原上海某音响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被告人谯某,原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员工。赵某与谯某事先预谋,于2001年1月至6月间,谯某通过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李某等人,私自复制了由科技公司代理销售的某公司的H软件,以被告人赵某实际控制的上海益龙网络公司的名义销售给其所在的音响公司,非法所得共计人民币63.6万元。被告人赵某、谯某各分得人民币31.8万元,谯某将其中4.25万元分给李某。分歧意见本案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多个法律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系共同犯罪,是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4.
高潮 《人民检察》2005,(15):33-35
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1999年被某镇政府任命为该镇镇属集体煤矿矿长,法人代表。2004年3月6日,该矿被某市法院宣告破产还债,某市人民法院指定被告人王某、主管会计苗某、副矿长陈某、李某、单某、魏某为破产企业留守人员。3月6日至12日,6人共谋,分3次盗卖该矿被法院查封的废旧物资,得款4.8万元,每人分得8000元。  相似文献   

5.
廖哲 《法律与监督》2009,(10):35-36
2007年3月,被告人李某的弟弟在重庆市某煤矿因工伤死亡。其侄女李凤分得遗产人民币60000元。因担心李凤的母亲高某改嫁后不管李凤,李某与高某等人商定,以李凤的名义,将该60000元存人银行,由李某保管密码,高某保管存单。一日李某趁高某不在家时拿走了存单。  相似文献   

6.
被告人谢××、韩××和邹××均系某市外贸公司干部。三被告人与单位签订了经营柑桔的承包合同;规定由单位提供资金20万元,如盈利,由承包人向单位缴纯利11,000元,如亏损则由单位承担80%,承包人承担20%,要求经营手续清楚,票证齐全O台同签订后;承包人从湖南收购蜜桔27万余斤运至黑龙江销售,由于经营不善和冻烂等原因,出现了亏损,只收回货款15万余元。按照合同规定,三被告人要承担1万多元的损失。为了赔偿这1万多元的亏损,三被告人采用收入不记帐.销毁单据、伪造结算单等方法,私分销售款9,992元,每人分得3,300余元,准…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1998年底,时任厦门市海沧土地所副所长的被告人陈某,负责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证换证的初审、上报工作。该所工作人员魏某(另案处理)与A村民蔡某预谋套取海沧镇B村集体土地后,由魏请陈某帮忙到集美区财政局开具虚假土地房产所有证证明(以下简称“证明”),以套取土地使用权证。陈某同意并把魏提供的四份户主及房屋内容虚假的资料分二次交给某财政所所长颜某,通过颜开出了四份虚假“证明”;陈某付给颜人民币1万元。尔后,被告人陈某利用职务便利,将魏某所要套取的四块B村集体土地的虚假换证材料故意确认为符合换证条件并上报审批。之后…  相似文献   

8.
A公司纪委监察处查处所属甲厂厂长张某、某处长李某、某科长陈某、徐某、会计周某等五人违纪案: 1992年 11月,张某任 A公司下属乙厂厂长期间,该厂工会为提高职工福利,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经A公司工会向市总工会申请报批,成立“XX市新源技术开发部”(下称“开发部”)作为乙厂一个经营窗日,属于集体企业。“开发部”主管部门为A公司工会,法人代表是乙厂工会主席杨某,会计由乙厂会计周某兼任。“开发部”注册资金10万元:其中经张某批示,由杨某向乙厂劳动服务公司借公款5万元,通过关系让银行虚开5万元。 1994年…  相似文献   

9.
王栋 《中国检察官》2013,(14):49-50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陈某于2009年12月通过婚介机构结识江某,自称从事房地产生意。双方开始交往后,被告人陈某称其在山东省威海市的房地产项目资金周转困难,需支付农民工工资,提出向被害人江某借款,并承诺付10%的利息。被害人江某于2010年1月26日、2月2日,二次分别向被告人陈某汇款人民币120万元、80万元。2010年2月2日,被告人陈某开一辆保时捷越野车接被害人江某,自称是其丰田车被撞坏后朋友将该  相似文献   

10.
陈某是某县属集体企业宏达机械制造厂厂长。1997年11月,该厂经上级同意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公司,其股本总额为111.35万元,其中主管单位出30.8万元,职工集体股24万元,量化股24万元,职工个人以现金入股3255万元。个人股中,原厂厂长陈某投资16.6万元,占对%。企业改制后,陈某被选举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不久,宏达公司职工举报除某在原厂审计前曾与某客户串通,将本应归还企业的贷款8.5万元擅自划入由陈某控制的其它公司账户,而此笔债权在企业审计中未能体现出来。陈某承认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这85万元贷款均被其用于购买股权了。…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0年9月3日成立;注册资本60万元;由股东张某出资30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50%;股东王某出资15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25%;股东董某出资15万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25%。2003年7月8日该公司与吴某签订了《联营合同》,约定双方共同投资23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由吴某投资112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9%;公司出资1173万元,  相似文献   

12.
某市国有棉纺织厂设备动力科实行报帐制,工资由厂里如数下拨。科长肖某为了从厂里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指使科内会计刘某每月扩大耗材报损,从厂里套取现金。1998年五月到1999年6月,刘某先后18次作假,共套取现金20万元转入小金库。除3万元用于科里招待开支外,其余17万元经肖某同意后以发奖金、节日福利、加班补助、降温费、烤火费等名义20次私分给全科10名职工,但肖某和刘某各分得现金2.5万元。案发后追缴全部赃款上交国库。某市检察院在讨论定性时意见分歧较大。第一种意见认为,私分公款现象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且工厂…  相似文献   

13.
蔡怡 《法学》1993,(10)
被告人陈某系某贸易公司业务科长,1992年5月底,被告人陈某未经公司领导同意擅自挪用公款100万元归己使用,从中拿出90万元购买了2种未上市的海南港澳股票,其余10万元供其奢华生活所用。1992年7月14日,被告人陈某听到公司领导正在追查这笔巨款的下落和用途时,一下惊慌失措,即想马上抛售股票收回现款,此时股票价值总额恰好与进价持平。7月15日闻讯而来的检察机关即将股票扣押,但10万元已被陈某挥霍一空。当时股票  相似文献   

14.
正[基本案情]2006年至2010年,被告人李某在担任A市某区党委书记期间利用其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收受秦某、林某、陈某、冯某、王某等8人贿赂款共计人民币436600元。李某在侦查阶段仅有三次有罪供述,且供述的受贿的时间、地点、数额在细节上与证人的证言存在差异。李某供述2008年底在自己家中收受秦某贿赂款15万元,并为秦某在土地买卖中谋利,2009年在办公室收受秦某贿赂款10万元,并为秦某在拆迁过  相似文献   

15.
刘瑟荣 《特区法坛》2002,(71):44-44
2001年6月12目晚10点30分左右,被告人陈某在其家中以人民币伍拾元一小包的海洛因卖给吸毒人员柯某时,被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六小包,毒资人民币伍拾元,并发现吸毒人员林某在被告人陈某家中吸食毒品,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1日,网络投注额达5000多万元的江苏省宜兴市首例网络赌博案一审宣判。宜兴市人民法院对3名被告人均以开设赌场罪作出判决,其中被告人陈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被告人王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被告人裴某被依法判处管制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相似文献   

17.
张烨 《中国律师》2001,(4):47-49
案情介绍   1993年 8月 31日,申请人 (中方 )与被申请人 (外方 )签订了合营合同。合营合同中规定:合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360万元人民币,其中申请人以土地、厂房、国内配套设备及部分现金共出资 952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 70%;被申请人投入外币折合人民币 40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30%。合营公司注册资本由双方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分期分批到位,申请人须在土建工程完成前 60天通知被申请人购买设备,被申请人应在工程完成前 30天保证设备到位,双方在领取营业执照后 180天将差额资金汇入合营公司账户。   1993年 9月 6日,合营公司…  相似文献   

18.
郭某、李某、张某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期间,董事长郭某私自将公司200万元巨额资金借贷给某国有控股公司使用,收取利息。李某与张某发现后举报到司法机关要求治郭某的罪。对于如何定性意见出现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郭某作为董事长有对公司财产的支配权,不需要经过董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李某,原任某市发改委某处处长。2013年至2016年间,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为甲公司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中提供帮助,甲公司股东孙某提出送50万元表示感谢,李某要求将50万元换成甲公司每股1元的50万股权并由孙某代持,两人曾就代持事宜进行多次确认,至案发时该股权尚未分红但孙某曾按每股3元转让持有的部分股权。  相似文献   

20.
林琼 《法庭内外》2011,(2):58-58
法官:2008年元月,我与李某、吴某各自出资50万元,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经过最初的艰难创业和不断打拼,至今已是经营红火,赢利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