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格,原指地位,经历,如今泛指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其备的条件,身份等.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领导更是如此,否则就难以胜任.领导的资格是什么?国家一级企业嘉兴民本造纸厂厂长张炎英说得好.“当领导的理应吃亏、奉献、这是超码的领导资格”.领导的资格包括路线觉悟,学识水平,工作能力,为政业绩、身体素质等,的能设,吃亏、奉献”是“超码”的条件,“超码”的最低限度,从此就不配做领导工作.“领导是人民的公仆”、“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马列主义政党对领导下的定义,“公仆”与“服务”就意味着“吃亏、奉献”意味着多吃苦、多劳动、多贡献,多做出牺性,除此没有别的含意.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咎说,“当领导下光劳动要带头,吃亏也要带头”.能吃亏才能多奉献,多奉献才有为政清廉.如果怕吃苦,则会斤斤计较,总得患失,鼠目寸光.如果怕奉献就会杂念丛生,自私自利,胸无大志,这机关报人只会打“小(?)盘” 搞“小圈子”.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如果担任领导必然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重视老实人,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而干部选拔路径不明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是“老实人吃亏”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党除了要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这一基本用人导向外,更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完善干部分类选拔机制、强化干部蔚位管理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使老实人群体“不吃亏”。  相似文献   

3.
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真正使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入选任视野。望城县按照“三个不吃亏”的要求,创新任选机制,为富民强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跻身“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后,去年又挺进“全国百强”。  相似文献   

4.
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真正使符合“三个不吃亏”要求的人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入选任视野。望城县按照“三个不吃亏”的要求,创新任选机制,为富民强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跻身“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后,去年又挺进“全国百强”。  相似文献   

5.
一个单位若“香”的不香,人们必然没有上进心,因而让“香”的香起来,才会形成你追我赶的生机勃勃的局面。过去笔者曾接触过一些企业的先进人物,这些人物无疑是群众的排头兵,是生产、工作的模范,是作出显著贡献的佼佼者。然而一问其当先进有何感受时,却不乏直截了当地表示不愿当先进者。何也?原来当先进有点“吃亏”,有点“难受”。显然,若先进“吃亏”而不“吃香”,“难受”而不“光荣”,那么谁还会竞相争取当先进?若大家都不愿“冒尖”,都不愿学先进、赶  相似文献   

6.
郑奇志 《党建》2012,(6):3-M0002
“当干部要肯吃亏,多吃亏,肯吃亏才会有权威,多吃亏才能众心归。”这是李源潮同志在《党的干部要做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模范》(2012年《党建》第4期)这篇文章中引用《吃亏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提醒,更是告诫:  相似文献   

7.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湖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提出和采取的一项正本清源的举措。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生前的不少言论和墨迹,堪称耐人寻味的隽语。其中一则隽语说:“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读此隽语,反复品味,不胜感慨。这隽语,无疑是他几十年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总结,也是他为人淡泊名利的高度概括。自从立志献身科学,尤其在1970年以后18年的科研高峰期,他就没有了常人的活法,“18年里没有任何节假日,没有礼拜天,没有元旦,没有年初一,都是工作日”。他关于汉字激光照排的宏伟构想,是在仅有11…  相似文献   

9.
李平 《党建》2009,(9):45-46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把树立明确的用人导向摆在突出位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相似文献   

10.
干革命,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的利益、整体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多干所谓“份外”事;见了荣誉就让,见了困难就上;……这样做吃亏不吃亏?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在这里根本不应该计较个人是不是“吃亏”,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由“以家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现代家庭中 ,人们可以更多地享受平等、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 ,更多享受爱情、亲情的滋润。这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 ,也应防止过分强调个人需求与自由 ,放弃家庭责任的趋向。因此 ,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 ,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新伦理代替“以家为本”的旧伦理 ,与时俱进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的家庭伦理才能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12.
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商水县邓城镇党委、镇政府号召全镇干部、职工、教师及全体村组干部,认真学习村官李连成乐于奉献的吃亏精神,在全镇迅速掀起“学唱《吃亏歌》,抢干吃亏事,争做吃亏人”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电影戏曲片《村官李天成》中的《吃亏歌》唱道:“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作为;当干部就应该真吃亏,真吃亏才能有人追随;肯吃亏不怕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亏多吃亏真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亏;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  相似文献   

14.
深入一线,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是领导干部应该做到的,也是一条早被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但据说,时下,“深入”吃亏说竟在个别领导干部那里得到了尊奉。这实在不能不让人愕然。吃亏者何?细细想来,竟也深悟出以下几个方面:一亏:“深入”必然远离办公室,远离机关,远离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深入”,风吹不着,雨淋不湿,出则车接,入则车送;而一旦“深入”,则意味着或长或短地与这些挥手作别,很可能深一脚浅一脚地饱受跋涉之苦,甚至频频到那些雨雪风霜地。二亏:“深入”意味着不能只在领导、权威、大款  相似文献   

15.
林彦博 《党建》2010,(5):40-40
“不让老实人吃亏”历来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前段时间,中央再次强调这一原则,为我们选人用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但是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落到实处,却是我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予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关怀“老实型”干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省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站在时代的交汇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是湖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重大创新,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7.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中,讲到选人用人工作时提出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话“亏”道“利”人为本,公平正义得民心。  相似文献   

18.
名言警句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滁特立  相似文献   

19.
“吃亏”,字面的意思就是少拿、少占、不贪,不与别人争好处,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全国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李连成就是一位做吃亏事、当吃亏人的好干部。李连成是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电影《村官李连成》就是以他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李连成常说的一句话就  相似文献   

20.
“老实人吃亏”是官场一种潜规则,古来有之。考究老实人吃亏的原因和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点: 1.老实人一生要承担太多的责任。他们十分看重做人的基本道德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他们的思维中已形成这样的定势: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共义务。要“人人为我”,首先要“我为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