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有一个权威性的畅销书排行榜,即《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历史上只有两位美籍华人的书进入该榜,一位是《喜福会》的作者谭恩美,还有一位就是本文主人公张纯如小姐。1997年,她出版了记叙侵华日军在南京屠城罪行的英文专著《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她和她的这本书在全世界造成“震动”。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3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她的这本书,对于欧美,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披露,因为在这之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一本也没有,中国专家的这方面专著也没有翻译。欧美对于南京大屠杀之事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
亲近东关寨     
苏勤  吴光 《福建乡土》2013,(3):45-46
福清东关寨像一本发黄的线装书,古老而厚重。没去过东关寨,就如同无缘打开书的扉页;去过东关寨的人,如果不精研细读,也难知书里隐藏怎样的秘密与精彩。春天是阅读最美的季节。暮春骤雨初歇,当即与文友们一同去探访东关寨。趋步缓行于阡陌小道,古寨就在云雾轻绕的前方,犹如梦中水墨时隐时现,滋生着旷达的诗意,其恢宏的气势与超然,尽显苍茫古韵,仿佛处处藏着精灵,轻轻触碰,便会有故事抖落……  相似文献   

3.
一本全面论述革命老区重塑辉煌的新书肖栋梁《重塑辉煌——跨向新纪元的革命老区》一书,最近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选题较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述上颇有创见的专著。它抓住了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以...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有一家名为“淘宝”的旧书店,不仅当地文人和许多外国朋友经常光顾,就连远在新加坡、印尼和美国等地的华人,都喜欢通过互联网在这里购书。一本名为《三刻拍案惊奇》的线装书被人用3000元买走,一套1958年版的连环画《三国演义》,更是拍卖出了1.6万元的天价!就连国内一些出版社,都到这里借用图片和资料,甚至与店主合作出版图书。原以为老板是位才高八斗的老者,没想到竞是个性格活泼的漂亮女孩,她为何能将一家不被人看好的旧书店,经营得如此火爆?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是因为他的散文而成为著名作家的。在开始跋山涉水进行他的文化苦旅之前,他已是理论界和戏剧界知名度很高的教授和院长了。这之后.,他放下手中的线装书,带着文化的使命感上路了。他“踩”着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的要害部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这一走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他写下了数不清的文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都是一本本沉甸甸的系列散文佳作。是他,令我们耳目一新地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他,用他的那支笔引领着我们贴近文化的大生命。  相似文献   

6.
蒙木 《北京观察》2021,(9):68-73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典范.因为它是一位老北京人专门写给外国人阅读的,最早用英文写就,在美国、日本等地取得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一本北京风俗奇书的奇遇 本书原题名"The Adventures of Wu:The Life Cycle of a Peking Man".Adventure,冒险,奇遇,历险记?单单英文书名,特别容易让人想起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爱丽斯、痴儿西木.本书的主人公小吴(吴秃儿)确实不是实有其人,但这本书的核心场景和内容都绝非虚构.这是一本难以归类的书,在纪实与虚构之间,在通俗与学术之间,在中西比较之间,在创作与翻译之间,它从写作、出版和接受自身足以称为一场意味深长的"adventure".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句老话:「人过中年万事休」,而我的人生却是从四十岁后才真正开始的。近几年,除工作之外,在美国出版了我用英文撰写的两本书,在国内也出版了几本我编译的书,此外还为海内外报刊写了不少文章。记得前些年曾有人给我看过「手相」,说我「大器晚成」。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玩笑罢了。了解我底细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能够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九五一年搬到北京。  相似文献   

8.
高建生 《前进》2008,(10):54-55
齐峰同志《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以下简称《纵论》)一书,近由人民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此书收入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内容全是关于文化市场激烈搏击背景下推进出版产业科学发展的,是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出版产业类著述中研究角度新颖、有独到见解的一本力作,读后多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一本对党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刘显才最近,我收到山东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青年教师王立胜同志寄来的《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专著,该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珍贵之作。我用心进行了拜读,深感这是多年来中共党史学界对...  相似文献   

10.
苏联时代有过各种各样回忆列宁的文章和文集,我国根据俄文版本翻译出版了厚厚5卷本的《回忆列宁》,其中有诸如列宁亲属的较为详尽的回忆。但是与列宁相处多年的那些亲密战友的回忆却看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亲密战友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都被斯大林枪毙了,他们即使生前写过回忆列宁的文章,也不会被苏联的出版社收集出版。有一些讲到真实情况的回忆,在特殊年代也不会被原封不动地刊出。因此有关领袖的回忆录经常落得这样一种情况——知情者不写或不准写,偶尔见过领袖一面的人大写特写。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第一次读到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那则著名的苹果故事。书上说,一天牛顿躺在苹果树下,恰好有一颗苹果落下来,“它为什么会从树上落到地下?”牛顿由此深思下去,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读到这个故事时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也感到牛顿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居然能从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然的或者说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开掘出如此伟大的物理学定律,推动人类文明飞跃,“牛顿真伟大!”1965年,由林彪作序的“红宝书”业已出版,学语录立竿见影运动渐入佳境。于是,一本反映这一时尚、描写一位英雄诞生过…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今人而言,在专著之外,将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类文章、诗歌等,通过述录、整理,集结出版,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这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和尊重,更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刘保明先生的《述录文稿》正是本于此意。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该书之所以定名为"述录",正如作者所说:"编辑出版这部文稿,只是为了把过去思考过的问题、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留下来,不然就散佚了。"因此,作者将  相似文献   

13.
版本与读书     
龙美光 《政策》2004,(2):47-47
版本与读书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就如章太炎曾说“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罢了”一样。我想,凡是接触过书籍自已也读过几本书的人,原本就应该把版本和读书联系起来。 谈版本是很有趣的。前人有一句“墨香纸润,开卷一种书香”的话,很形象地概括了书籍形态的诱惑力。一句普通的话,已经涉及到了版本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3):99-99
1月13日晚21时,81岁的许燕吉平静地走了。去年10月,这位台籍文化名人许地山之女的她,在80岁高龄出版了个人回忆录《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是一本令人读完很难默然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06,(10):2-4
一本杂志出版了300期.这确实让人感慨万千……我们约请了历任主编谈谈此时此刻的感想。从这些流淌着真情实感的文字中,今天的我们感到了一份从未有过的沉甸甸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
正《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是俄国人顾彼得关于丽江的回忆,1955年用英文写成,1 9 9 2年由云南人李茂春(纳西族)翻译出版。因为丽江的名声,这本书一直畅销,我读的这本是2007年版,已经是第6次印刷。关于丽江,今天有很多书,有学术著作,也有大众的文化读本,《被遗忘的王国》放在其间,显得有些特别。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比较难以归类的书,尽管它把丽江古城  相似文献   

17.
时事学习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影印线装本即将出版我国建国以来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线装书──《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影印线装本,即将由线装书局出版,向海内外编号限量发行。毛泽东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他酷爱阅读史书,圈点、批注最多的是《二十四史》。从1952年至1976年,毛泽东通读了这部卷帙浩繁的史籍,其中许多卷册和篇章读过多遍,写下许多评注。这些评注,留下了这位伟人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见解。毛泽东又是当代的大书法家,他写的批语,留下了极富个性、造诣很高的手书真迹。《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影印线装本共850…  相似文献   

18.
正一本好书,必得让你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起,读上三句就无法释卷,也不忍跳过其中的一句。这种书我已经多年没有遇见过,直到有了钟兆云的《辜鸿铭全传:改变崇洋媚外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钟兆云钟情清末民初真正的"国际巨星"辜鸿铭由来己久,而立之年就以7年磨一剑之功,出版过3卷本160万字的历史小说《奇人辜鸿铭》。这次以洋洋  相似文献   

19.
<正> 曹礼海同志的专著《公安文化论》已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深感这是一本富有开拓性、系统性和颇有理论见解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祝贺《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创刊今年7月,《今日中国》又出英文盲文版了。全世界有2400万盲人(其中中国870多万),他们渴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现在,由我社和中国盲文书社联合出版《今日中国》英文盲文版,为说英语的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下面,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