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爱春  杨晓艇 《求索》2013,(12):105-107
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融儒、道、释思想于一体,强调“养正性,顺自然;静心养,静则生”、“寡欲而柔弱不争”、“先修德后养生,精进无间”。“养生”首在“修德”,这在闵一得的生命哲学中体现得更甚,在《古书隐楼藏书》中,阂一得提出“性命双修”之“真精神”,阐发了“真一、真元”等养生哲学的理论基石,强调通过“先治以身,次治以心,内炼外养,培养真气”,以达修身治世之目的。强调“命”由后天之“气”所成,“气”由先天之“熙”所注,修得“色身”,而达“性”、“命”之恒久,这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之真谛。观中国先哲之思想,察现代社会之气象,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在现代道德及养生精神之培育、心理及形体保健之实践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龙利硕 《人大论坛》2010,(12):14-15
每一场关于饮用水安全的战斗都是民生之战,甚至可以说是关于守护生命的保卫战。在过去无数次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边解决一边探索中,2010年的饮水革命同样显得声势浩大,当专家提出“两湖临界点论”时这场战斗以保卫生命之名必将长期而坚定地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老庄“道”本体论及早期道教“道”本体论思想,阐述了“道”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也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创造能力。“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因此,“道”论思想是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撒旦之吻》是女作家陆萍的又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生动细腻的笔触和神圣的激情,展示了女囚居吻雨在生命极地中惊恐凄绝的心灵世界。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们推出《撒旦之吻》长篇连载,是想以居吻雨和“惊恐凄绝的灵魂世界”警醒万千仍沉浸于“魔鬼之恋”的人们珍惜生命吧!她说我在丈夫面前是世界上最坏最坏的女入,在魔鬼情入面前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女入,在警察面前是世界上最恶最恶的罪人……居吻雨那“痛苦的颤抖”是来自于那一夜与魔鬼神秘交欢的“狂喜的颤栗”……在人生长途中爱与恨的一场错乱,…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0,(5):21-22
首先,可以在上海世博会上看到各国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盛宴。 一方面,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上海世博会上的精彩展示,将使世博园区成为世界各种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就中国国家馆而言,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理念,通过“生命之光”、“自然之美”、“生活之乐”和“文明之脉”,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深厚文化积淀,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成果,体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智慧。  相似文献   

6.
梁玉敏 《求索》2013,(9):108-110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重要主题,是哲学无法规避的必答之问。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释。从不同角度诠释此哲学问题.赋予人类生命以丰富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命哲学观:传统儒家“贵生慎死”。促进生死之融通.把对死的恐惧转化为生的追求:道家以智者的眼光从“重生乐死”、“生死俱善”两层面关怀生死,借以高扬个体生命之价值.对死亡以审美观照;佛家消极看待生死,提倡生死轮回,顿悟成佛,超越生死。儒道释三家生命观及其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死信念与思维活动.对现代社会追求生命本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读程维高     
人之临终,对于生命的留恋,往往以一种直接而残酷的方式呈现,程维高也未脱俗。在生命的后期,他在上海一家医院里化疗,痛楚难忍,曾拉着一位前去探视他的年轻人的手哀求:“你救救我吧!”那年轻人并非医生。  相似文献   

8.
张东锋 《创造》2008,(12):60-60
非典之疫,于生命是突来之祸,于社会是危机当前。钟南山以医者之心救人。以谏士之勇济世。在专业技术之外,彰显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与历史担当。“科学讲究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他是一张精准的试纸,令此时代的科学精神得以检视和自知。大医精诚,钟南山。  相似文献   

9.
陈芷烨  ;徐孙铭 《求索》2008,(7):94-96
老子道的混沌性给人们理解老子哲学带来很大困难,由此导致对老子哲学的定性,要么徘徊在唯物与唯心之间,要么径直认为老子哲学为消极哲学的典范。我们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揭示出道与万物之间的双向敞开的关联及道、体道者所显现出的外在形象,是理解和把握老子之“道”的关键。天道敞开自己,化生万物;人道敞开自己,在回归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并由此而产生对生命存在之源—道的敬畏之情。这种对世界、生命的敬畏态度是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艳 《台声》2009,(3):45-45
2008年12月中旬,阳光和煦,隆冬的羊城迎来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生命之光”强者,他们是各地癌症康复组织的领导和嘉宾。由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和香港泰山公德会联合组织的“生命之光联欢大会——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于12月13日下午,在广州市民生大厦礼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周志强 《探索与争鸣》2023,(11):169-175+196
经典现实主义诉之于认识论而呈现真实,动漫现实主义诉之于想象界而呈现真实,虚拟现实则是“身体的直接现实”。经典现实主义与动漫现实主义让读者、观众待在文艺作品之外,以“心灵之眼”完成审美活动;虚拟现实却让人们的身体与作品中的角色共处一处,同行同声乃至同感,人们在虚拟现实世界“生活”,如同经历一个大型的游戏人生,以游戏的经验构建另一种现实,构造了“游戏现实”。“游戏态”的生活正在提供真实的生命经验,游戏现实主义反转了现实主义的游戏规则,它消解了现实主义的“分析师辞说”,从而敞开了玩家通向实在界之途——游戏现实主义让虚拟时代的新型主体“玩家”站在了实在界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现代化加速演进过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生命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教育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价值导向,彰显生命教育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价值意蕴。“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并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中。要克服高等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现象危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生命价值的本质理解,就要立足中国国情,梳理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把握生命教育的多重困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开辟生命教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上岸”作为当代青年在“内卷式奋斗”与“佛系式躺平”之间寻求暂时平衡与稳定的权宜之计,是青年在文凭通胀、就业难和个体发展路径不确定性激增的背景下,走向成年个体、探索自我生平的“悬浮”之旅,也是在生命事件“夹缝”中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与成年社会角色的“两难”之旅。青年在社会时间表与制度结构中,发挥自主性与反思性建构个人生命历程,探索生活方式,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面对“岸”的想象和现实困境,社会应当给予青年试错与探索的机会,营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寻找“生活之趣”,拓宽“人生之岸”。  相似文献   

14.
生命现的变革依赖于生命诠释方法论的变革.马克思在人的生命之理解和解释的思想前提、理解维度、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变革,由此,他也创建了自己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研究传统,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以“现实的人”为基本思想前提,以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及“双重生命本质”为主要理解维度,以“现实的生命认知原则”与“超越的生命理解原则”内在统一的“实践观点”为其生命观的思维方式,而以“实践生成性原则”为主要生命解释原则.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不仅是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论前提,而且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内容,同时也为现代生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合理的生命诠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只要不是地道的文盲,大概都认识“生命”二字,但即使知识十分渊博的人,也未必都能真正理解它的深刻含义。正因如此,古往今来,珍惜生命者有之,浪费生命者有之;害怕失去生命者有之,视生命为儿戏者也有之。这提醒我们,人要善待生命,就必须深刻地感知生命。  相似文献   

16.
李进 《求索》2008,(7):188-190
苏轼人生观糅合儒道,要而以功成名就、富贵而退为人生理想,故归隐乃其理想之人生归属,归隐之念与其生命历程相始终。然而由于人生不同阶段境遇、遭际殊异,其归隐心态又表现出历时性之差异:历熙宁间放任州郡、元丰谪居黄州,至元祜还朝与外任时期,以白居易亦官亦隐之“中隐”为主;绍圣远逐岭海,则代之以陶渊明归耕之“小隐”。  相似文献   

17.
陈曦  古尧 《中国残疾人》2009,(12):38-41
中国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 11月13日晚,一场唯美的艺术盛会在中国剧院里开幕,通过全国选拔出的特殊艺术精品荟萃于“迎世博·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晚会以“生命·阳光”为主题,分为生命、阳光和祖国三个篇章。生命篇讴歌生命的顽强与尊严,阳光篇礼赞阳光的温暖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却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走的是一条由易到难的渐进式道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许多深层次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难题的解决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但只有理论之树“常绿”,才有“生命之树常青”。这就决定了理论的科学与否,对实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离开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而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离不开探索与争鸣。笔者最近系统读了1997…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把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扩展到国际范围。大学生参与国际竞争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主要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平等”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本文对“四德”实践的主要途径考评也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强调:“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总书记的论述深刻地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都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如果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灵魂”,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产生这一“灵魂”的生命之“根”。“魂”是指导思想,是精神支柱,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