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省公布了新版历史教科书的审定结果,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获得通过。由此,理所当然地引起了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激烈反对,所谓“教科书问题”再一次成为日本和周边国家关系中的一个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科书问题已经屡次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结”,不但多次引起两国外交上的摩擦,更重要的是日益损害了两国国民、尤其是中国国民的民族感情,成为两国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直接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与持续发展。1982年,在中日关系中第一次出现教科书问题,引起了…  相似文献   

2.
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70多年侵华史和德富苏峰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之梦不但在亚洲走行不通,在世界也难于前行。德富苏峰辈针对中国制定的“脱亚入欧论”“大日本膨胀论”“大东亚共荣论”,都是基于武力扩张、军事侵略、占领邻国乃至称霸世界来维持日本生存的极端狭隘血腥的国策,最终将日本引入了死胡同。正如野村浩一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所说:“近代日本的历史,是一部在对华认识上失败的历史。”这是一句由衷的心声,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在建党80周年前夕 ,《中国共产党简史》出版发行了。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80年辉煌历程的著作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始终立足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体现了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观察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新思路”① ,论述准确 ,叙事简洁 ,注重反映党史研究的新成果 ,体现了时代特色。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就是摒弃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并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名称。一、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共产主义小组”根据传统说法 ,1921年7月之前 ,上海、北京、济南、长沙、武汉、广州以及日本等地 ,都建立了…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1):8-8
日本将争议岛屿列入教科书 3月30日上午,日本文部科学省召开教科书审定调查审议会,议决了主张日韩争议岛屿“竹岛”(韩国称独岛)主权的12种中学社会科目教科书。据悉,新出版的初中地理和公民教科书全部标记“独岛是日本领土”。记述“日本领土遭到韩国非法占领”的教科书也由1种增加为4种。对此,韩国当局表示强烈抗议,称“极度失望和遗憾”,并敦促日本立即修改。  相似文献   

5.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15,(12):102-108
日本国学是以日本原有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典书籍为对象,研究日本固有的思想、精神,阐释其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学术体系。纵览历史,日本国学大致可以划分为形成时期、昌盛时期、衰落时期、畸形发展时期和新形式国学的兴起时期。宏观分析,日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国学,从内涵与外延来看各有不同,也各具特点。日本近代的一些国学研究者曾极力排斥外来文化,否认近代以前对国学的界定,从而导致了当时日本国学的畸形发展。而在近代日本国学衰落之后,新时代日本的国学正在以新的形式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6.
“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这是专家学者对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长城沿线制造暴行的概括。然而,作为日本侵华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日军在长城线上残酷制造千里“无人区”的史实一直鲜为人知。日前,由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历时一年半编撰的大型文集《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套文集由200多万字和400多幅照片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史料最全的文集,是献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份厚礼。《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文集的出版,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抨击日本右翼否定和歪曲历史的行径,用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后人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彦 《党建文汇》2001,(6):45-45
日前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野村浩一撰文认为:教科书问题令人深思。文章中说,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再次摆到了我们面前。1982年审定社会教科书时,文部省指导把现代史记述中的“侵略!”改成“进入”,引起了中国和韩国的强烈抗议,最终发展成为严重的外交问题。1986年又出现歪曲历史,使战前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正当化的高中教科书问题.受到国内外的严厉批评,给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政治阴影。  相似文献   

8.
1987年7月,中国和日本部分历史学者在日本京都和东京举行了《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日中学术讨论会》。在京都的讨论会上,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作了题为《近代日本历史上的日中战争》的学术报告,系统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9.
解读日本     
推卸战争责任,朝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日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国家?对外交往相对欠缺近代以前,日本对外交往零散有限。受海洋天然屏障阻隔和交通运输条件低下的限制,日本曾经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半隔绝状态,与大陆国家交往仅限于“遣汉使”、  相似文献   

10.
时事测试     
3月25日,北京市人大常 年的《北京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管理条例》,此举引来多方关注 D .40 印度尼西亚苏门 氏( 级地震,中国政府当天决定向印 尼政府提供50万美元现汇援助 D .95 我国精心打造 大洋一号”科学 )启航,开始执 大西洋、 本“新历 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历史教 科书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为 )年版之 后,右翼组织“新历史教科书编 撰会”编写的教科书再次通过文 部科学省的审定。 A .2000 B.ZOOI C .2002 DZOO3 5.4月6日,伊拉克过渡国 民议会投票选举产生了新总统。 ()爱国联盟领导人贾拉勒· 塔拉巴尼当选为伊新总统。 A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80年来,对它的叙述前后大致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场斗争,过多地强调这场论战的政治和革命意义;二是从"学术视野"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将其视为唯物史学内部的一场论战,更多地探讨论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阶级论"提出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转折的历史必然性.认为这一转折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的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转向以全体人民为主体.文章认为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以人为目的的时候,人才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3.
14.
战争年代被誉为"四野一只虎"的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因作战果敢,行动神速,被敌人惧称为"旋风部队".这支部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战场的主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以人为本”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本文分别论述了“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为我们更好的把握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闻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执政”能力就是对新闻媒体的“科学管理”与“合理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构成,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要。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这种“新闻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8.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9.
平安北京是首都政法系统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平安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委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开展平安北京建设对于人文北京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首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首都居民的幸福指数,促进首都社会的和谐.从人文北京视角审视平安北京建设就会发现,由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构成的京城二元社会、迅速到来的陌生人社会和道德约束的弱化是困扰平安北京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三大难题.给流动人口以市民待遇,实现社会公平;培育市民的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找准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发挥道德约束的威力,既是破解这三大难题的重要策略,也是平安北京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因此,应把平安北京放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全局中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20.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