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描写在屠格涅夫小说的情节中占有重 地位,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小说描写的爱情纯洁、含蓄、散发着芬芳的诗意,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因而研究屠格涅夫的创作,其中爱情描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张欣以她细致浪漫的笔调描绘都市女性的命运,选取爱情主题展现其生存的困惑及情感的渴望,由此形成了她小说的主要特点:一方面以现实主义作家的理性精神,揭示"爱情"主题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必然冲突及爱情追求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以文学家的浪漫、女性的温情,永存对爱的挚念.  相似文献   

3.
论贾平凹和他的“商州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1.在乡土文学上,作家是以一种被称为“农裔城籍”心态进入的;2.贾平凹爱善、爱美,饱含真挚的情爱,去叙写每一个女性,歌颂她们的爱情;3.他的小说语言简洁质朴,别具一格;4.在小说中,他追求一种宏阔、厚重、朴拙的艺术风格,批判地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文学应来源于生活,只有真正是民族性的东西才会属于世界,贾平凹由此而成为贾平凹,他笔下的商州也因此称其为“商州”。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在表现爱情方面是极具特色的。本文借助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论和意识构成论对小说中的爱情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艾米莉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类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上的情感的表现,其特点分别为本我——非理性;自我——非理性和理性的激烈斗争;超我——理性战胜非理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女作家用犀利的目光对人类爱情进行的深刻透视。  相似文献   

5.
网络言情小说是将传统言情小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小说形态,与传统言情小说相比,其种类繁多,与现实联系更密切,更多地映射出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了网络文学从创作到接受、作者身份与文学体制等诸多方式,庞大的网络文学用户群为网络文学甚至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商业价值超过了其文学价值。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发展也显现了当代社会精英文化的失落、父权的失落及人们对爱情的不安全感与对美好爱情期盼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6.
王海鸽的婚恋小说细腻地展现了当下时代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婚姻困惑,她以写实主义的呈现方式,描绘出了普通大众婚姻生活的种种情状,去探寻婚姻爱情的本真特质.她借助于日常生活审美建构起其婚恋小说的日常叙事原则,去关注当下知识分子和女性的婚姻困顿与生存状态,传达出她对女性及女性的婚姻存在的深度关怀.  相似文献   

7.
北村的小说创作表面上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爱情神话 ,但实际上着意构筑的是一个个的爱情乌托邦 ,这一个个的爱情乌托邦实质上是一种丧失了真爱内核的缺失的爱。造成这一幕幕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作品人物的孱弱人格与病态人性。作家深刻地洞察到了这所有的不幸归根结底揭示出的是人的荒谬紧张的生存环境 ,并努力探索着神性对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在表现爱情方面是极具特色的.本文借助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论和意识构成论对小说中的爱情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艾米莉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类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上的情感的表现,其特点分别为本我--非理性;自我--非理性和理性的激烈斗争;超我--理性战胜非理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女作家用犀利的目光对人类爱情进行的深刻透视.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涌现出大量以婚姻和爱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女性婚恋小说还只是停留在对爱情神圣性与合理性的礼赞及论证上,对男女之爱中的性爱内涵还颇为忌讳。这就造成了"五四"女性形象只看重纯洁的精神性爱恋的"圣洁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在小说文体上的建树,好似一面镜子,对照之下,可以使陷于所谓现代派、后现代派重重困扰中的文学界更深切地体悟到古典文化的真谛与魅力.当然,从另一角度而言,汪曾祺小说文体中,多少折射出了作者某种消极的创作心态与倾向.  相似文献   

11.
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虽然叙述了一个同时搀杂谋杀和爱情两大元素的故事,它真正关注的东西却是非大众的。细密画家这个知识分子群体的追求与分歧成为小说着力表现的部分,他们建构了一个文化生产的场域,这个场域有其独立的运行规则,但其独立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苏曼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任性而率真、多情善感、"出世"与"入世"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使得他的多部小说呈现出自叙传性质,在以爱情为题材,注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浓郁的佛家思想。  相似文献   

13.
金庸作为一代武侠大师,是当代武侠小说的代表,金庸小说中不但暗含有现代新型的女性观,即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的平等,男女双方感情上的平等,对传统婚姻观的颠覆.同时也呈现出其无法摆脱的传统女性观,如"弱水三千"的爱情模式,"只选一瓢"的选择标准,惟情至上的生死相许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金庸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正是源于这种现代女性观与传统女性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以独特的视角提出性就是美以及爱情就在于神圣的情爱与世俗的爱欲的统一。他的学说构成他的力作《恋爱中的女人》的主题。现代女性厄秀拉与古德兰各自缠绵跌宕的爱情经历及其不同的结局构成小说的两条主线。劳伦斯的爱情观的寓意在于以性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加以尝试性解构与扬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戏剧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称世德以垂训,以颂美而进规"的文化道统,张扬仁者爱人、修身齐家平天下以及美好爱情等人生理想,对厚人伦、美教化、稳定社会,起了重要作用。在艺术方面,中国古典戏剧由元代以批判为主调的"四折一楔",转为明清传奇以敦厚教化的多折剧制,是由当时的社会原因所导致的,但批判假恶丑,树立真善美的宗旨却一以贯之。中国古典戏剧人物形象不拘一格丰富多彩,且有意境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北京小报小说中有关男女交往、婚恋题材的作品,在对待女子的态度方面,反对女子自由出入公共场合,反对女子与男子自由交往,谈话,认为这样的行为是肇祸之由;在男女婚姻恋爱方面,对于婚前产生爱情的"男女"尤其是女子十分不屑,斥之为无耻,反对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由于作者们自身个体意识的缺乏,无法理解现代"爱情"这种精神现象的出现和内涵,因而无法对"爱情"做更深层次的描写和分析,只能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浅薄的对容貌的迷恋。  相似文献   

17.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别具一格的一篇小说。其主题思想是通过主人公柳毅的经历与遭遇,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生活理想,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闪耀着人格美与生活美的理想光辉。这种主题认识突破了传统的批判包办婚姻,肯定自由爱情的观点,是一种新视角下的阐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半生缘>为切入点,结合张爱玲的其它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小说在审美特征上取得的四个方面的卓越成就:追求通俗与高雅的统一;剖析男权、父权和金钱对女性的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扭曲和摧残;揭示"缺陷人物"与"独立女性"的内心世界;以西绪弗斯的悲剧与弥漫性的悲剧形式表现"苍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格调,在小说《半生缘》中。张爱玲将作品的苍凉美沉淀成一种沉重的哀伤。张爱玲童年的创伤、与家庭的矛盾以及艰辛的爱情造就了她孤冷的性格和苍凉的文风,历经半世沧桑.她已从早年锋芒毕露的天才渐趋平稳,跳出红尘,以冷峭的目光注视着世人。《半生缘》里,她选择惨淡的阳光、苍白的月光、刺目的灯火、幽咽的琴声等意象.营造出苍凉凄冷的意境.对于刻画主人公和渲染悲剧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沉重的哀伤感,压抑而隐晦.重重地、黏滞地,直抵人心。张爱玲作品中的意境描写既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也融入自己的性格特质,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网络“红楼同人”小说在艺术方面存在很大缺憾,但从现代女性心理研究角度却具有一定价值.以“潇湘书院”和“晋江原创网”发表的红楼同人小说为研究对象可知,此类小说主要具有三方面特征:从内容来说,多集中于表现女性对于婚姻爱情和事业的期待,尤以女性在爱情及婚姻生活过程中的挣扎和奋斗为主;从人物形象塑造来说,体现出表面丰富多样而内在趋同现象;从思想倾向来看,“红楼同人”小说具有着强烈的现实化倾向.“红楼同人”小说反映了当前部分女性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心理状态:即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女性群体焦虑感和迷茫感加强;在追求自身独立和尊严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异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