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保安队伍中的管理者也应与时俱进,探寻更适时宜的多元化管理之道。简而言之,就是要管理者在管理队伍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用实际行动去感化队员,使下属心悦诚服,从而群策群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人们通常把领导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那么管理者怎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呢?一、以德立威。德是管理者的道德、品行、作风修养、思想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管理者只有心正、言正、行正、身正、才会赢得敬重,才可成为下属员工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2.
论领导干部的道德威信●孙德江领导干部都很关注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希望自己有崇高的领导威信。构成领导威信的因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德、才和信。其中的“德”,就是道德威信,它是领导威信的基本因素。本文拟就领导干部的道德威信,作些粗浅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3.
吴家权 《当代广西》2014,(16):49-49
正领导干部魅力至关重要。现代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借助工资、奖金、福利等激励措施只能调动下属60%的积极性,其余40%的积极性则要依靠具有魅力的领导行为去调动。有些领导干部有权力无权威,难以有效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实际上就是自身魅力不足所致。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可着重从四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魅力。以"德"立威,用高尚的品格凝聚人  相似文献   

4.
乌兰巴干 《前沿》2002,25(11):67-70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5.
乌兰巴干 《前沿》2002,4(11):73-77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6.
乌兰巴干 《前沿》2002,(11):77-80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7.
管理道德论(系列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巴干 《前沿》2002,(11):66-67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8.
乌兰巴干 《前沿》2002,2(11):70-73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9.
杨智勇  黄光琳 《前沿》2014,(1):35-36
本文研究了群众路线与高校学生干部的威信树立的关系,认为高校学生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高校学生干部威信树立的思想前提,群众路线是高校学生干部威信树立的唯一途径。建议高校学生干部应当从群众路线出发,明确"一个中心",搭建"两个平台",重视"三项前提",牢记"四种观念",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10.
正品格即艺术的层次,是艺术思想、道德、境界的尺度,而薛林兴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境界。真是一种知识的范畴,是做人的一个标志,知识的真知,做人的真诚。善是道德,要与人和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修炼,一种涵养。人品即艺品,人品不高,其艺术的品格不但不高而且会走向真善美的反面,即假、恶、丑。薛林兴自己有三条规则:一,做事、画画经常反省,审视。把好的东西保持,不好的摈弃。  相似文献   

11.
钱俊君 《湖湘论坛》2002,15(4):12-13
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作为领导干部,要在广大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仅凭其地位和权力是不行的,还必须依赖其本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地位和权力可以产生强制性作用,但如果少了品德和人格这两样东西,即使其职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会构成权威,群众不会从心理佩服他、尊重他。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树立权威,必须做到德、才、理统一。一、德:仁者爱人“仁爱”是德。要以德行政,以德爱民,“仁爱”之心不可无。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最高道德的准则和道德境界。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一…  相似文献   

12.
文化品格是丰富精神世界中的复合性素养,体现为一种境界、气度、胸怀、眼光、底蕴的精神品格.提升执政党的文化品格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抵御风险、拒腐防变能力的需要.提升执政党的文化品格,着眼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增强执政党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先机的勇气.提升厚德载物、注重道德自觉的情操,就是要私扬民族精神、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开阔开放交流、善于吸纳整合的胸怀.  相似文献   

13.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领导干部大都希望有较高威信,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但也有的领导干部树立威信的方式欠妥,不但没赢得群众的敬佩和支持,反而引起群众的反感和厌恶。这就引  相似文献   

14.
论服务型政府的伦理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政府管理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既依赖于法律和制度的硬约束,也依赖于伦理道德的软约束.一个能够实行有效治理的政府,离不开伦理品格的支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对公众、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服务人民为执政宗旨,遵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我国服务型政府伦理品格的内在要求.培育服务型政府的伦理品格,有助于在行政实践中实现政府干预与道德调节的耦合,维护社会公正,提高行政效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服务型政府伦理品格的培育需社会多层面形成舍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玩忽职守罪依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什么原因导致昔日的部级领导沦落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贪官?笔者认为,这跟郑筱萸的官德水平低下有重要关系。"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道德薄弱治不好国家,办不好事业。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一杆旗帜,当官为政者,绝对不能漠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明代王阳明就曾用金子比喻人的道德,纯度越高,人品就越高,就越能赢得他人的赞佩和敬重。可以说,道德既是一种形象,给人以无言的教育;又是一种力量,给人以鼓舞和鞭策;更是一种表率,给人以示范和引导。德乃从政之本。领导干部道德的好坏对单位建设及其部属价值取向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古人说:"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领导干部如果不讲品行和道德的修养,就没有资格领导群众。所谓"身正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其次,对领导干部来讲,崇德、讲德不只是个人的事情,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是尽好职责、干好工作的重要条件。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以德律己、以德服人,才能得人心顺民意,推动单位建设。再次,"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领导干部的行为往往是群众心目中的一根标杆。一个有德之人,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必将影响和熏陶部属,对部属品德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德者必有威,德高者必望重。首先,领导干部的威严、威信来源于个人良好的品行修养,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取得真正的威信,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官德的核心是胸怀大局、讲正气,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庸俗之风,养成这个大德并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行为,才能做到"不以物惑,不以情移"。做到慎独慎微,在生活中不断地修其身、慎其行、养其性,心甘情愿地把党的事业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来完成,而不是带着私心杂念去工作。其次,领导干部重官德,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增强公仆意识,清正廉明、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八荣八耻"为准则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责任编辑:覃天)  相似文献   

16.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在他们中树立起威望和信誉。这既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然而,有的干部对威信有一种误解,似乎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威信也就越高。其实,职务、权力和威信是两码事。职务是组织任命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威信却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树立。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就必须正确处理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眼下,不少管理者觉得下属难管,“言传身教”已经作用不大。根据一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经验,管理下属应做到“八忌”:一忌小恩小惠。这一现象在中层管理者比较普遍。一些中层管理者觉得,既然自己对下属加薪、晋升等没有“生杀大权”,就用批假条、请吃饭、签审报销单据等小恩小惠来关心下属。事实上小恩小惠只能博得下属一时的欢心,而更多的下属关注自身的事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一旦你满足不了下属更高的需求,下属就觉得你不是真正关心他们。况且小恩小惠往往是以牺牲公家(或单位)利益为代价的,一旦曝光于己也不利。二忌开“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树立威信的误区及途径王汝芬领导者的威信,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赞扬、尊敬与信任,这是客观的,是别人对领导者的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威信、道德威信、职业威信。领导者的威信性愈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愈短,领导者的影响力也愈强,这样,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品格证据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东莱 《前沿》2007,(9):179-180
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发展的历史上,品格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同时也是变动最为频繁、引发争议最多的证据规则之一。品格证据作为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针对不同的诉讼主体,品格证据有不同的提出和规范方式,并且有着特殊的运用规则,可以说,品格证据规则是证据法学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英美证据法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品格证据与传闻证据一起,被许多学者称为证据法学上的两大难题。对于品格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问题,英美法系国家主要以证据的相关性为出发点,规定了详细的规则来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的分队管理中,许多不起眼的小问题,往往会触及分队管理的核心问题。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恰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兴企育人"的企业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在注重执行力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学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心理要求,对下属亲切。并鼓励下属不断地发挥创新精神,帮助下属解决困难。相反,爱挑毛病、态粗暴的管理者,也许真的能够征服部下,但是一头暴怒的狮子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