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官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事。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基础.做官是职责。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一个小问题。当一个人民满意的好官,就需要实实在在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干事.清清白白地为官。  相似文献   

2.
俞思贵 《法治研究》2006,(12):34-34
中国是个官本位意识很浓的国度。自古以来在民与官之间,为官者受人看重,那是因为做官的人毕竟少数,且手中有权,多数人只能终生为民。古时的官,通常被称作“老爷”;现在的官,则时尚地被称为“公仆”。古时的官,除了世袭和册封之外,多数系科举制度的产物,重的是才;现在的官,除了政治条件之外,还要经过组织的考察和群众的推荐,要求德才兼备。古时的好官,崇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当代的好官,强调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印象最深、最典型的就是焦裕禄了。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3月20日在赤峰市境内涉嫌故意杀人,现已被公安机关羁押,而被杀害的是与赵黎平关系较为亲密的一位女性。赵黎平在内蒙古公安系统任职33年,曾任内蒙古公安厅刑侦处处长、公安厅厅长、武警内蒙古总队第一政委。身为“老警察”,赵黎平有过一番“好人论”:“如果你不能做一个好人的话,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党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警察。”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多数湖北黄冈市人来说,2004年1月8日是一个有点“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曾先后担任黄冈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监所检察处处长的陈友斌被黄梅县人民法院以贪污、诈骗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从一个反贪局长到“贪”局长,其中的是是非非耐人寻味……知法犯法,东窗事发在东窗事发之前,陈友斌还是一副“正气凛然”的反贪局长的风度。他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青云直上,令不少人羡慕不已。特别是他的亲民面孔,至今有不熟悉内情老百姓还会说:“不会吧,这么廉洁的好官,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呢?是不是冤枉好人了。”这完…  相似文献   

5.
清代《草堂书屋》里的一个故事:说有个知县,死后到阎王爷那里表功,称他在人世间如何清廉,每到一地只喝老百姓一杯清水。阎王爷笑了笑说:“如果因为只喝一杯水就是好官,我不如在县衙大堂上设一个木偶,岂不连水也不要喝了?你在世间没给老百姓办过实事,遇事总是绕着走,这样的‘清官’如何富民一方?”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双轮集团总经理刘俊卿于1993年刚到“高炉”上任不久,便号召全厂展开了一场“好人是不是好干部”的大讨论上说的。他引用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就是要人们知道:既要努力地做事,又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每天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其工作难度大,且对政治品格和政策水平要求高。但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群众有水一样的柔情,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为什么他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他能在“受苦受气”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他的一句话成为感动中国的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在这“做人”和“做官”之间,在这“像”与“不像”当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张云泉用他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7.
王东京在《嘹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2期上撰文:俗话说.制度好,坏人变好人;制度不好,好人变坏人。那么.如何才能有一个好制度呢?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说.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假定,从“好人”的假定出发,必定设计出坏制度,导出坏结果;从“坏人”的假定出发,则能设计出好制度,得到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认真学做人     
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入”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因此,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  相似文献   

9.
做人与做官     
怎样做人,为谁做官,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5周年座谈会上曾清楚地告诉我们:“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首先堂堂正正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基础,做官从政就很容易跌跤。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有时不是在对与错、是与非面前辨别不清,也不是对政策规定不了解,甚至有些人在做错事之前,就能掂量出事后可能有什么后果。他们之所以明知故犯、铤而走险,说到底还是缺乏高尚的人格品行修养。可见,解决好做什么人及怎样做人的问题,是做好官、做表率的前提。  作为领导干部,做…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官的关系。学会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础。如果连做人都不会,怎么能当好官呢?要学会做人,就要表里如一,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不能当面说一套,背后说一套;会上说一套,会下说一套;对上一种态度,对下又是一种态度。能走上领导岗位的毕竟是少数人,这既需要有德有才,也要讲机遇,缺一不可。每个干部都要正确对待名、权、利,实实在在做事。德才是基础,有才有德才能做一个…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一些学者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乃“先治官”。一、要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依照人民的授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所以,“官”实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逐步侵蚀到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2.
好官刘存喜     
“好官”刘存喜悄悄地走了。他走的这一天,天上飘舞着洁白的雪花,遮天盖地。人们含泪说:这雪是给存喜下的。   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宣传, 2000多人从渭南的四面八方赶来,冒着大雪为刘存喜送葬。“好官走了,我们来送送……”   一个小小的税务官竟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带着疑虑,我们走访了刘存喜身边的人。 刘大妈万分怀念地说:“虽然我儿子没活过我,但他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他是为别人活的,为社会活的!”   在西安市西稍门王家巷一栋老式住宅楼里,我们见到了刘存喜的父母。屋里摆设简陋,窗户用纸糊着,在寒风中仍能…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官”分两类,一类为清官、正气官、干事业的官,是老百姓所拥戴的官;另一类为贪官、腐败官,昏庸的官,是老百姓所唾弃的官。同样是官,类型不同,本质相反,原因何在?官德不同使然。因此,为“官”必先修“官”德。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处人看人品。人品不正,难以做好官,官风  相似文献   

14.
毋庸置疑,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而能否用好权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领导干部是不是理性看待权力。这里讲的理性,应该是真正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力意味着对党和国家担负的责任,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的毕竟是少数,而利用具体办事之“权”,吃拿卡要的现象却不能说极少。群众对这些以职谋私行为十分反感,有的人称以职谋私的公职人员为“官丐”。一位企业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街头乞丐好打发,一角两角足矣。而来自有关部门的‘官丐’则让人头痛,授之无力,拒之不得,如不让他们吃足喝够捞饱,即使你有红头文件批复也照样让你办不成事儿,真所谓‘现官不如现管’。”下面实录发生在某地的几起“官丐”行为。1某乡是个老区特困乡,由于基础差,筹不到资金,到了去年乡里仍未办成一个乡镇企业。去年6…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7,(3):64-64
“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不把人民群众的忧和难放在心上就不是一个好法官”,这句话出自院长刘福荣,也正是这朴实的话语,引领着新城区法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羡慕的成绩。继2002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后,2003年以来,该院又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标兵单位”,法院的审判质量、立案、调解、执行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等近九十余项工作还获得省、市、区级表彰奖励。除此之外,该院还是全省法院系统推行法官助理制度的试点单位,全市法院推行速裁法庭工作的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盧湾区公安分局通过“双反”运动,从領导到一般干部进一步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出現了“学政治,鑽业务,比干劲,赶先进,加强孶?保护好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新局面。为什么我們分局能呈現出这些新的气象呢?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我們紧紧地抓住了双反运动的关鍵,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揭发和打掉了脫离群众的官气。过去,我局由領导到一般干部,都存在着脫离群众的官气。領导方面的官气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我个人认为,对依法治国的“国”不应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来理解,而应该从本质上来理解,即依法治国的“国”应当是指国家政权、国家机器(包括掌握国家政权、操纵国家机器的人)。按照这一理解,依法治国就应当是指依法治权、依法治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原罗山县龙山乡党委书记章某,任书记二年有余,因贪污受贿三万余元被送上法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使笔者想到一则寓言:说是新官到任,同肯吏日:“做官事体当如何?”吏答:“一年要清。二年要半清,三年便挥(捞钱)矣!”此官叹息曰:“叫我如何能熬得到三年矣!”其贪心之切令人吃惊。然而此官在章某面前却是望尘莫及了。据说章某曾愤愤然抱怨检察机关对他:“相煎何太急”。殊不知,正是他咎由自取,怨得何人?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不思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做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文明史上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经是个年逾百年的老“东西”。瑞典人在二百多年前就在玩这一制度,英国人在其几十年后甚至就形成于一部制定法。成为了各国效仿的榜样。从法律实践上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点也不神秘和也不可怕,因为瑞典和英国的司法史上,在执行财产申报制度后,并没有曝出足够多的“惊心动魄”的财产类腐败罪案件,说明这是一部对官“友好”的法律,是一部促官“向善”的法律。所以,今天我们讲这一制度理论,就从“善”论讲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