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原史起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亚洲经济》2005年第1期刊登了他题为《中国农村的政治参与》的文章。文章首先分析了村落政治角色及其作用,然后将村集体资产的运营管理问题作为分析展开的具体切入点,对村落各政治角色要素的存在形式、参政议政的愿望、决定其自身影响力的基本变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备受关注,但学界却鲜有文章关注《中国季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国季刊》作为近现代中国学研究的重地,汇集了大批毛泽东思想研究大家的文章,其发表的文章既具有学术偏向,又反映了现实政治的发展导向。本文从有关毛主义独创性的争论、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季刊》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美刊《比较政治研究》2001年2月号(第34卷)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威廉·米施勒(William Mishler)与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理查德·罗斯(Richard Rose)合写的文章《何为政治信任的来源?——以后共产主义国家为背景考察制度理论和文化理论》。文章介绍了关于政治信任来源的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文化理论和制度理论,前者强调  相似文献   

4.
"核心欧洲"话语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31日(星期六),欧洲的几大重要报刊——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和《南德日报》、法国的《解放报》、瑞士的《新苏黎世报》、意大利的《共和国报》和《新闻报》、西班牙的《国家报》——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发表了七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系列文章。文章主题鲜明而统一: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主张多极世界,要求加强联合国的作用;要求加强欧盟的政治统一,以“核心欧洲”为基础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文章发表以后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学者纷纷撰文,或赞许或批评,掀起了对“欧洲话语”进行讨论的新一轮热潮,国内《社会科学报》、《读书》杂志先后对这一事件作了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德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师保罗·米夏埃尔·吕茨勒(Paul Michael Lützeler)的文章《但愿我们成为一个共和国》探讨了“欧洲话语”的起源,指出了上述系列文章中存在的缺陷。文章发表于2003年6月4日的德国《时代周刊》,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为了促进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发展,我们推出了《国际政治科学》这个学术园地。以往20年,我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问题型的研究论文尚未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国际政治科学》将主要刊登问题型的科学学术成果,特别是与中国对外关系相关的文章,以此促进中国国际关系的科学研究。本刊争取多发表那些清晰描述国际现象,或发现国际行为规律,或科学预测国际形势,或系统地创建国际关系理论,或提出可行性策略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学刊》2011年1月号刊登了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主席、旧金山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白永辉(J.M.F.Blanchard)题为《中国新长征之中国跨国公司:西方研究文献述评》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激发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7.
美刊《政治哲学评论》2009年第2期刊登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艾瑞克·托马斯·韦伯题为《新旧社会契约论》的文章。文章将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与以前的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它们关于"同意"和"权威"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看法。作者指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塔尔·墨菲(ChantalMouffe)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曾经师从阿尔都塞,现在是威斯敏斯特大学民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她编辑并参与撰写了《葛兰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979)、《卡尔·施密特的挑战》(1999),主要著作有《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1984)、《政治的回归》(1993)、《民主的悖论》(2000)。发表过多篇关于当代政治思想、新社会运动和女权主义的理论文章。本文选自《民主的悖论》,该书的中文版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本文中,墨菲明确把自己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后现代理论进行了区分,强调了民主的对抗维度。在她看来,政治的对抗性和暴力方面是不可取消的,政治伦理化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政治决定和伦理责任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最终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蔡欣怡(Kellee Tsai)教授针对《中国的经济开放和地区政治》、《从铁饭碗到非正式化:变化中国的市场、工人和国家》、《中国的管控型政府:面对全球化的新战略》这三部著作发表于美刊《政治观点》(Perspectives on Politics)杂志2013年9月号上的一篇评论性文章。蔡欣怡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出版过《后街金融:中国的私营企业主》、《绕过民主:当代中国私营  相似文献   

10.
美刊《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9卷刊登了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劳伦.勃兰特与马修.特纳合写的题为《不健全的选举的功效:中国农村村民选举的状况》的文章。文章以实施民主改革的中国农村为范例,旨在探索民主过程的边际变化与经济产出的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译自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雅各布·S.哈克(Jacob S.Hacker)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合著的题为《赢者通吃政治:美国的公共政策、政治组织、顶层收入的直线上升》(原文刊登于美刊《政治与社会》2010年6月号)的文章第四、第五和第六部分。作者指出,美国赢者  相似文献   

12.
帝国与大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米尔.阿明在美刊《每月评论》第57卷第6期(2005年11月)发表文章,对哈特和内格里在《帝国》(2000)和《大众》(2004)两书以及其他一系列文章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关于当前的全球资本主义政治已经发展成为“帝国”形式,反抗这种统治形式的文化为“大众”的政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英刊《比较诗学》第25卷(2005年)发表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访谈文章,涉及对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和对文化理论的新的理解,伊格尔顿也重新审视了他早年关于一切皆是政治的观点,认为这种政治的泛化有掏空政治本身的危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巴巴拉.哈洛:“  相似文献   

14.
美刊《美国政治学评论》(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4年第3期(第68卷)刊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教授杰克·西特林(Jack Citrin)题为《政府信任的政治重要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艾伯特基金会出版的《新社会》杂志2007年第12期刊登了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责任编辑迪特马尔·迪尔莫泽尔和柏林经济中心主任沃尔夫冈·默克尔撰写的题为《左翼、民主和社会问题》的文章,介绍了1998年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化:左翼相继执政。文章把左翼分为以委内瑞拉左翼为代表的激进平民主义左翼和以巴西左翼为代表的温和左翼两大类型。文章对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和智利四国左翼执政后的民主、安全、福利和社会公正的状况作了比较,一方面承认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肯定温和左翼的做法而批评激进左翼的做法,——这反映了作者的社会民主主义立场。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伊斯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社会人文知识》杂志2002年第6期刊登了哲学副博士H.B.沃洛金娜的文章《伊斯兰教:意识形态、法律和政治问题》,深入剖析了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特别是车臣地区民族问题的宗教根源,认为预防宗教极端主义的出现比与它战斗明智得多。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转载本刊情况政治类,全文转载12篇,此项(不含“选作索引”)排名第19位,选作索引70篇。经济类,全文转载7篇,此项(不含“选作索引”)排名第41位,选作索引16篇。二、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全文或部分转载本刊文章约55篇。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年全文转载本刊文章23篇。四、《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2期文章《无知的冲突》被《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转载。2002年本刊部分转载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期刊订阅单     
正《国际政治科学》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的科学研究,主要刊登国际安全、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学领域的论文,尤其重视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东亚国际关系的相关的研究成果。《国际政治科学》倡导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包括问题提出、文献回顾、国际推论和经验检验等研究程序完整的学术论文,同时适当刊出学术性较强的评论文章和书评。2014年《国际政治科学》国内零售价每期29元,全年4期(季刊);年价116元。  相似文献   

19.
荀子(约公元前313—238)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中国古代思想史学界对他的思想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绝大多数研究是从治国的内政角度出发,只有极少数学者从国际政治角度研读荀子的思想。①荀子有关国际政治的论述散见于他的各类文章之中,论述较多的三篇是《王制》、《王霸》和  相似文献   

20.
美刊《政体》(Polity)2000年第3期刊登了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阿方索·J.达米科(Alfonso J.Damico)、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M.玛格丽特·康韦(M.Margaret Conway)与爱荷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桑德拉·褒曼·达米科(Sandra Bowman Damico)合写的文章《政治信任与不信任的模式:民主政治中公民生活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