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哎!我问你,你认识“安全”两个字吗? 乙:我说你这个人啊,真是头上顶灯笼——自作高明,你以为安全两个字就你认识吗?告诉你吧!本人的姓名就叫蒋安全,这安全两字呀,我都写了几十年啦!  相似文献   

2.
甲:500元。 乙:多少?500元!我还是坐汽车去吧,才18元。 甲:你这人,观念陈旧。这能跟汽车比吗?这叫玩刺激,玩心跳。 乙:还是你自个儿心跳吧。 甲:我赶着马车,刚到乌鲁木齐,警察过来了:“站住!回去!” 乙:得,不让进城。 甲:“回去?回哪去?”“哪儿来的回哪去!”“我这是——马(念平声)的!”“你妈的!你还敢骂人!” 乙:误会了。你把那“马”字咬准了声调。  相似文献   

3.
甲:准备请您去参加堂会,您去不去?乙:可以。您准备给多少钱?(甲用乙的杯子喝水)甲:去几个人?乙:单位的人全都去,也有一二十人吧。甲:给单位一个总数,每人4个红包。乙:那好啊!那现在就去吧?!甲:现在不要去。过几天,我通知您。  相似文献   

4.
十字路口     
人物: 郝经理:男,40多岁,陕西方言。 过路人甲:女(变换三种角色和方言)。 过路人乙:男(变换两种角色和方言)。 道具: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部电话。 郝:(手提公文包上,看牌匾状)“五湖四海贸易公司营业部”,就是这里啦。(环顾四周)好地方,十字路口,四通八达。啊!这开发区建设得可真快呀!(进门,坐下,打电话)王总吗?我是老郝啊。我已经走马上任了,另外几位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到啊?明天?那么我今天……第四季度工作计划?是,今天我一定写出来。(拿出纸笔,写计划) 甲:(农村妇女打扮,四川方言)哇!开发区真是好漂亮哦!这是个十字路口,我该往哪里走噻?(发现门开着)同志,我问一下。五金大厦建筑工地朗个走噻? 郝:五金大厦?哎呀,我今天是第一天来这里上班,我也说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剃头     
《湘潮》1990,(6)
那是红军年代的事。一天,乡苏维埃主席告诉剃头师傅,要他去给红五军的将士剃头,他高兴极了。他一到营房,就对给他搬凳子的人说:“同志,请你们长官来剃头。”那人笑笑说:“我们红军没有长官。”“怎没有长官?请你去请彭军长剃吧!”那人还是和气地说:“么于军长不军长,大家都一样,么人头发长就么人先剃吧!”师傅心想:这人说话怎么没大没小!他仔细看了那人一眼,只见他穿了一身补丁衣,不高不矮,墩墩实实,蓄着平头。他心想:大概是  相似文献   

6.
人物:甲:外号“大立柜”(特征:大个子)乙:外号“书柜”(特征:中个子)丙:外号“床头柜”(特征:小个子)丁:治安员(特征:中年人戴红袖标)道具:三把折叠椅和一个菜篮子及扑克牌(幕启,甲一边哼歌一边上场)甲:(唱)“大老爷们“怕”老婆,提起老婆就哆嗦”。(看表,踱步)晦,都什么时候了,约好今早9点我们哥仨个怕老婆的在一起乘老婆们出去开会之际娱乐娱乐,谁知到现在还没来。我已经晚来半小时了,可“书柜”和“床头柜”比我来得还晚。(向观众)啊,你们问我“书柜”是谁?“床头柜”又是谁?那我告诉大家伙儿吧:他俩全是怕老婆的没出息家伙。老婆一声吼,浑身抖三抖。抖完就跪下(学跪的动作)(向观众小声)其实呀,我刚才也是跪过老婆下了保证后才溜出来的。(乙、丙跑上)  相似文献   

7.
幽默世界     
稍等一分钟有一个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道:“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万能的上帝呀,在你的眼睛里,一万个金币又意味着什么?”“仅仅意味着一个小钱罢了。”“慈悲的上帝呀,那就请你恩赐给我一个小钱吧!”“好,可怜的人,就请你稍等一分钟吧!”找到一份长工作一青年做事总是毛手毛脚,所以老是失业。这一次,他又找到一份工作,是替一家古董店干活。才上班的第一天,他就不小心把店里的一只较昂贵的玻璃瓶给摔碎了。老板很生气:“这只瓶子的价钱我会在你每个月的工资内扣。”青年一听,松了口气…  相似文献   

8.
变化     
甲:你好呀,小许子!乙:呦,大忙人曹哥呀,有些日子咱没见了吧,最近都忙些什么呢?甲:我呀,最近也确实有点忙啊。乙:都忙什么了?甲:我这么跟你说吧,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吃"。乙:吃?甲:我呢,是把"大家集中吃,自个单独吃,选择吃,点播吃、出去吃、引进吃"等等吃法相结合,咱是吃得多、吃得好、吃得透。乙:嗬!都吃些什么呀,这么些个吃法。甲:你猜猜。  相似文献   

9.
商鞅之死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元年),一个深秋的傍晚,一老一少两个男子来到函关(今河南灵宝县南)前的“悦来客栈”打店住宿。掌柜拔亮油灯,请二人出示“路引”(“路引”就是由秦国政府发给百姓的通行证)。“走得太匆忙,未带路引。我们只住一宿,请通融通融吧!”两人推诿道。掌柜扫了二人一眼,“哼”了一声,绷着脸说:“你们既是秦国人,为何不懂得秦国的规矩?早在18年前‘大良造’商鞅大人下令变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户籍法。  相似文献   

10.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11.
小闯将见了大世面 1966年秋,褚仲权小学毕业,刚要升入小沔中学,适逢“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闹革命,他领回一个鲜红臂章,上面写着三个黄色大字“小闯将”。家里人都莫明其妙,学未上倒拿来这么一个玩意儿,是什么意思?二哥褚仲模说:“好吧,当了小闯将,那就到大风大浪中去闯一闯吧!”  相似文献   

12.
歌谜     
(甲乙二人从舞台两侧同时上场,走至台前相遇。) 乙:你好你好! 甲:(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乙:(学甲唱)“我从昭苏来,你的朋友。” 甲:(唱)“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乙:可不是吗,我们昭苏大草原上蝴蝶多着呢! 甲:(唱)“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太久太久。”(上前握手)  相似文献   

13.
高干子弟的楷模 1950年,太外婆的一个本家亲戚托岸英伯父的表舅向三立要求帮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捎信的人讲:“帮帮忙,这是人之常情……”从父亲那里和从说情人那里,岸英了解到自己外婆家里一些亲人的思想状况,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本人对这种事的坚定态度,对亲戚们进行诚恳的规劝。伯父的这封信,不但在当年,就是在现在,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个亲戚也许跟他们毛家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吧?那么,请看看毛岸英给陈玉英老人,也就是曾经从小带他长大的保姆,并且跟杨开慧一起坐过牢的孙嫂的信吧!  相似文献   

14.
(甲:科长老伴乙:师督导成员) 甲:可算是碰见您啦! 乙:噢,您有事要说吗? 甲:你说说,你说说,我们家咋就这么倒“霉”? 乙:怎么啦,说说看,是碰上鬼了还是遭什么灾了?我正想找你聊聊. 甲:都不是. 乙:那是什么,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像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甲:正好,你是师里的督导员,你给评评理儿,我们家老张在机关当了20多年的科长,亲戚朋友无论是谁家办红白喜事,他几乎场场不落呀!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编者:您好!解读贵刊,感到质量很高、品位很高。对贵刊目录,提几点小小的建议:1、有几处请作改动:“城市党报研究”并列的“DANGBAOANJIU”中的“AN”前漏了一个“Y”;传真:“(0510——82758080)”中的“——”应去掉;“以姓氏笔划为序”中的“笔划”,应为“笔画”;“顾问”一栏中的姓名,应横排,与下面的横排统一;“29亲和力,党报吸引读者的法宝”中的“,”,应为“:”。2、如将目录中每篇稿件的标题,译为英文,再排一页,则它的国际性将更强,有利于走向国际市场。仅供参考!愿贵刊越办越好!□安徽徐一化读者来信!安徽@徐一化…  相似文献   

16.
婚灾(相声)     
甲:人要是有灾,想躲也躲不开。 乙:噢,你受灾了,什么灾呀? 甲:婚灾! 乙:什么?婚灾?是你头发昏,晕过去了?还是……? 甲:不是! 乙:那是什么? 甲:就是结婚闹的灾呗!  相似文献   

17.
撞车有术     
没事儿。我出车祸啦,车被撞了个洞。哈哈,玻璃全碎了,有点漏风……咋办吧,是私了还是报警?阿捞在省城当处长,今早开着公车匆匆离开,朋友总是不放心——私了私了。赔你五千,行不行?捞处长,没事儿吧,伤得重不重?这车你就开去修吧,费用怎么核算的事,你比我懂。不多不多。您因公车祸,我可以证明!回去替您写份报销申请。把你这个单位司机传来,可得为我作证。赔了人家“宝马”八千元,才总算扯了平!公事与私事我会分得清!捞处长这车撞得太没水平。若是只剩四个轱轳半个灯,那连购买加换件的回扣,我咋说也能赚辆“三驴蹦”!撞车有术@潘胜奎~~…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1,(11)
有一次,何五公(何叔衡的别名)看到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坐在路边哭,忙蹲下身子笑着说:“哭什么呀?是逃学被爸爸敲了脑壳吧!”哄了好久,才知道孩子在家中看牛割草,书没  相似文献   

19.
蔷薇园     
《前线》1985,(9)
“新闻工厂”·亦真·——不受时空限制每日每时都在上演的活报剧甲(细心的观察家):癸好长时间没出头露面了,诸位注意到了么?乙(思路敏捷的预官家):一定是出事了!丙(善于推理的辑逻专家):很可能,他是大连人,脾气躁!丁(耳沉者):他打了人?难怪。戊(热心的鼓动家):啊,我想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5):61-62
我是一名党员,喜欢文字工作,平时写些散文随笔、通讯报道,也经常见诸报刊,所以有幸被调到党委部门从事秘书工作。别看我能写散文,但我却不会写党内证明材料,请给些指教吧!——读者方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