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段执行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产物,推行该举措利于执行工作廉政建设,利于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利于执行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建设及执行工作的公信力。但分段执行在实施中面临责任不明、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模式不清晰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工作。各级法院领导要强力支持,做好分段集约执行流程节点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加强统一规范,细化流程管理,合理调配人才,改进奖惩机制,强化执行联动,使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模式能够实现质量、效率、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二中院贯彻人大加强民事执行决议取得新成效人民法院担当民事执行工作的主体,人民法院在执行事务的各个环节扮演主角,人民法院承担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主要责任,这是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提出的要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长久告诉记者,以2011年9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议》为契机,二中院及辖区法院执行庭,从深  相似文献   

3.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法院内部工作体制、机制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同志指出的:"当前,执行机构改革是重中之重"。目前,法院在执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执行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在律师中流传着一句话:一审、二审审得再好也没用,一个执行法官就可以把你的案子"干掉"(意为不公正的执行)。话虽然偏激,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一般执行案件都是一个执行员从头办到尾,能不能结案就是由一个人掌控。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执行难、执行乱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尽管造成执行难、执行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我国制定单独的民事执行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逐步完善法制的同时,还应该对我国的执行机构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执行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经过悠长曲折的演化,民事执行才逐渐制度化和人性化。其中,执行主体由自力救济过渡到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并存,执行手段由野蛮走向略显文明,执行范围从基本无限制逐渐到有所限制,是演化的总体趋势。在这缓慢的酝酿中,民事执行程序终于在近代具备了作为独立程序阶段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浅议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竹 《前沿》2007,(8):92-93
众所周知,近几年在民事司法领域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这就是"执行难"。随着执行工作体制改革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执行问题成为学者和司法机关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执行难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建立完善有效的执行监督体制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以人为本,把民商案件的调解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加大执行和解力度,提高执行和解率,随着执行和解工作的深入推进,辖区内的执行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桓台县人民法院以执行工作为突破口。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机制,探索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促使全院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42岁的倪宝林,在审判工作岗位工作了22年。他亲自主审各类刑事案件数百起,未出现一例失误。自他2002年调任执行局局长以来,亲自承办疑难执行案件116件,执行标的1300余万元,在全盟法院执行战线备受关注,成为人民群众信赖、同行信服、领导首肯的法官、领导干部和执行工作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死缓"是我国死刑的执行制度,在我国刑罚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死缓"在执行中,却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文章就"死缓"执行中减刑的具体问题和"死缓"执行中因故意犯罪变更为执行死刑的具体问题,作了探讨,并对"死缓"执行中应妥善处理的减刑、故意犯罪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登科 《求索》2011,(8):234-237
有了古代民事执行长期酝酿的基础,在人文主义和法制思想照耀下,民事执行制度在法、德、英等近代法治先进国家迅速完善。其中,公力救济成为主要执行方式,法制日益完备,废除以刑代执的执行方法,实行对物执行,民事执行日趋文明化和人性化是其基本特点,这些特点随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扩展到其他国家。我国的民事执行的近代化也体现了该特点,现代的民事执行,在充分注意和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实现的同时,十分注意执行方式和手段的文明科学,在民事执行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执行难?既需要在思想上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又必须在措施上做到循序渐进,以造就被执行人一日不履行义务,就如有芒在背、有梗在喉的感觉,形成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的局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代位执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执行方法,在执行实践中已越来越多地被执行人员所运用,有从一种执行方法上升为一种制度的趋势。但是代位执行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理论上对代位执行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设计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代位执行程序,提高代位执行的效率,是执行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拟对代位执行的性质、根据、适用条件、程序及需要完善的方面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存在救济惠及面太窄、救济权利单一、救济方法贫乏、救济渠道不畅、救济程序缺失等缺陷。其原因在于执行程序的职权主义色彩浓厚、执行工作的价值定位存在偏差、执行机构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缺少监督机制。我国应拓宽执行救济范围、完善执行救济的方法、配备执行救济程序、建立执行法律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严峻。加强自身管理,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特别是监督制度,是提升法院执行部门公信力、促进执行人员依法公正执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执行难是法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出于各种原因,执行法官对久拖未决的案件在无奈之下采取终结执行方式。此类案件虽属少数,但对当事人而言,其损害则是百分之百,公正的判决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执行制度之中应增设以下立法:在执行条例中增设执行期限条款;设立债务书制度;建立执行凭证制度;建立定期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法院执行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执行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并对司法公信力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构建科学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关乎"执行难"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关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否能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本文结合现行执行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对科学构建和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完善人民法院内部执行监督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澜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25-127
“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工作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审判阶段司法不公、法制观念淡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强制执行法律不健全、执行阶段法院工作存在问题。理论的匮乏是妨碍“执行难”解决的首要因素。必须首先进行执行理论的构建,更新执行工作观念。在此基础上,“执行难”的解决要从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建立统一领导、分权制约的执行机构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让“执行难”不再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破解"执行难"这一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司法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将民事执行工作列为今年人大监督重点,并深入剖析难点、积极建言。"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有无破解之法?从今年4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开展了紧锣密鼓的监督调研。  相似文献   

20.
王雅 《今日浙江》2016,(23):48-48
民事案件“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法院围绕“保民生、强规范、抓惩戒”工作主线,依靠信息化技术,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优化执行模式,规范执行行为,为破解“执行难”创造了新经验。2016年1-11月,下城法院新收案件5806件,执结案件4760件,合计执行到位标的额15.7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